
9月3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悄悄照进县学街小学四年级(9)班教室时,温超站在讲台旁静静地听着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仿佛在聆听天底下最优美的乐章。
课堂上,温超为学生解答问题。 资料片
<b>一位有温度的老师</b>
走近温超,她温和的目光、恬静的笑容,特别是言谈话语间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激情,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每一块‘顽石’都是未开凿的美玉,每一根‘朽木’都可以雕琢成未来的栋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23年的班主任生涯,让温超对立德树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我会创设各种机会让他们锻炼自己;对于沉默寡言的孩子,我会在课间休息时拉着他们的小手一起聊天;对于缺乏自信的孩子,我会悉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在最恰当的时候给予表扬鼓励……”
“老师,我知道我不讨人喜欢,身上有很多坏毛病,可您从不嫌弃我。看着您写的便笺,我觉得世界上只有您最欣赏我,我愿做您心目中的好孩子!”在一摞便笺的扉页上,记者看到这样一段话。写下这段话的,曾是一名闻名全校的问题女孩。一次,温超发现这个女孩的作业中尽管错题很多,但书写比以前有进步,便拿起手边的便笺写道:“你今天的书写宛如你漂亮的容颜,让我着实喜爱!”作业本发下去后,女孩看到夹在里面的便笺,眼睛里闪现出喜悦的光彩。此后,温超及时捕捉女孩的优点,并把她的点滴进步写在便笺上,一写就是三年。毕业时,女孩把便笺按年份钉成了厚厚的几本,捧在手中送给了自己的老师。
这就是温超,一位有温度的老师。
学校运动会上,作为班主任的温超正在安慰因即将上场而心情紧张的学生。
<b>一位饱含温情的老师</b>
“班主任就是个‘孩子王’,但是要当好这个‘孩子王’,却是一门需要毕生修炼的艺术。”温超告诉记者,她班上有个出了名的“淘气包”,爱打架,几乎每天都有任课老师和同学跟她告状。
“管教这样的孩子,是班主任的责任。可是,教育是慢艺术,有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像‘淘气包’这样的孩子,严厉的批评往往很难奏效,只能巧妙地和他们讲道理。”温超面带微笑地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这个孩子特别喜欢听故事。于是,我从家里翻箱倒柜,找来一本本故事书。每当‘淘气包’犯了错误,我便将他叫到身旁,给他讲《毛泽东尊师》,讲《烈火中的邱少云》。听故事时,‘淘气包’睁着大大的眼睛,时而紧握拳头,时而会心地微笑……故事一讲就是两年。两年了,大家对‘淘气包’的批评声越来越少,表扬声越来越多了。”
这就是温超,一位饱含温情的老师。
在“寻找家乡美”活动中,温超带领学生共同探寻古莲池。
<b>一位让课堂出彩的老师</b>
“教师是我钟爱的职业。能将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很值得!”置身县学街小学校园,温超跟团聚在她身边的孩子们一样,话语中充满着新学期重返课堂的兴奋和快乐,“班主任就像学生人生航道上的灯塔,我要用爱之光,照亮每个学生的人生之路。”
从18岁师范毕业登上县学街小学的讲台,到如今已年届不惑,作为班主任,温超获得过省班主任素质大赛二等奖,收获了河北省先进德育工作者、河北省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荣誉。她带的班级获得过全国特色中队、河北省优秀班集体称号。作为语文老师,温超一次次面对空荡荡的教室独自试讲,力求把每一堂课都做成精品。
“要想让课堂出彩,让学生眼睛发亮,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温超回忆说,“2016年,我刚刚加入学校作文课题组时,每隔一周,都要利用周末时间去北京参加学习研讨。那一年,我像一个学而不厌的疯子,凌晨3点多起床赶火车,晚上披星戴月而归,周一又迫不及待地想将所学所悟应用到课堂上。针对小学生写作文普遍存在的有心理障碍,我把‘情趣’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体验、表达、成文。没想到这种‘玩中学写作’的课堂方式在校园里圈粉无数,孩子们说上我的作文课就像在追剧,听完一节还想听下一节。”
这就是温超,2020年保定市最美教师。
来源:保定晚报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