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到有人说别人不善良,不懂得感恩。感觉好像有些人拿着自己的善良做为契约,就像黄世仁拿着算盘向佃农收租子一样。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善良成了可以变现的道具和捷径,被某些人拿来做为自己义无反顾做了好事然后索要回报的理由。所以经常看到要“知恩图报,”要“感恩戴德”,要“善良”,不要“忘恩负义”,否则就是“坏人”,就是“不善良”,等等之类的抱怨。如此,人在不知情,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善良”了,还得用善良去回报“善良”,这样才不是无耻,才是懂得感恩,才是善良的人。。。这确实让人很无语。善良之所以是善良,是因为善良的出发点一定是给人解难题,减少麻烦的,一定是以为了别人好为基础的。如果就是本着要换取好处去做的善良,并且是什么好处,多少好处都想好了,这种善良未必就坏,偶尔为之人会当做礼尚往来,但如果总是如此,这种善良就会成为别人的负担。因为没有人有足够多的资源来交换这种不可预期但又似乎必须往来的善良。虽然善良是无价的,但每个人的现实生活里的资源总是有数的,那些必须礼尚往来的善良不是人们能经常承担的了,承担的起的。所以,如果真的想表达善良,起码也应该知会一声,让人确定是否接受,否则经常的额外的礼尚往来对谁而言都是负担。表达善良也要学会尊重,至少别人有知情权和决定权以确定是否有能力接受这种善良。同时有尊重的善良才不会因期待落空而怨恨别人不善良,不懂感恩,是坏人,是无耻的,是忘恩负义,是小人。。。
对于善良确实不好指责什么,但希望通过善良获得什么,尤其是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因为期待未达到而指责对方不知感恩,忘恩负义,这实在是为难自己也为难别人。不是说做了好事不可以要回报,因为人们不能把高尚做为必然的底线,但需要回报的善良对方至少应该有个知情权和决定权,这既是尊重,也不使彼此为难。
人做好事是善良,人不做坏事实是本份。人们可以不用善良和高尚去要求自己和别人,但至少要做到本份。尊重别人的决定权,也尊重内心想要回报的真实想法。不尊重别人的决定权,无视内心想要回报的真实想法,最后这种经常的让人无准备的善良就会成为对方的负担,也成为自己内心的怨恨。所以为了大家好,请让善良多一些尊重,事先知会对方一声,把话说明白,才是真正的善良。如果别人没有获得知情权,那么不期望回报是一种善良,否则,善良就变成了一种变现好处的方式,并成为了一种交易。善良不是变现的商品,也不是实现利得的印钞机,尊重善良本身,也是一种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