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百年战争的时长,加圣女贞德送给英国的失望,打破两国严密的交集

从1428年开始,英军围困法国奥尔良,这可是英法百年战争接近尾声最重要转折之战。用转折这个词,就完全可以概括前九十多年里法国老是输,这次要逆袭了,而逆袭的关键人物就是圣女贞德。

百年战争的时长,加圣女贞德送给英国的失望,打破两国严密的交集

奥尔良在法国中部,当时北部已经是英国的地盘,南部是法国查理七世的地盘。常年的连续失败,已经让法王和法国大贵族们威信扫地,这时候恰好农家少女贞德前来毛遂自荐,他们当然是求之不得,立马送给她一套骑士装备,奥尔良救援队出发了。当然,贞德并不是这支队伍的领导者,贵族们也不可能一上来,就完全信任这个没受过任何军事教育的女孩。

百年战争的时长,加圣女贞德送给英国的失望,打破两国严密的交集

英军这边呢?由于亨利六世虽然兼着英王和法王的"双王"头衔,但年龄太小,他在英国和法国各有一个摄政王帮他料理,俩都是他叔。坐镇英国那个是格罗斯特公爵,率领英军南下要征服法国全境的这个,是贝德福公爵。

贝德福的战术非常稳健,他知道奥尔良有多难打,毕竟这可是当时法国两大势力,勃艮第公爵和奥尔良公爵中的一个。当初勃艮第公爵为了一家独大,选择拿下巴黎交给英国,现在的奥尔良城里的人,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团结,仇视着城外的敌军。他们是不会轻易投降的,所以贝德福公爵在城外修筑了众多堡垒,打算围到他们弹尽粮绝、无力抵抗。

百年战争的时长,加圣女贞德送给英国的失望,打破两国严密的交集

城里的百姓不是不知道上次法国北部重镇鲁昂被围时,一次性饿死了五万多人,他们既绝望又同仇敌忾。就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一个身着闪烁银光的铠甲、手举写着耶稣的大旗、胯下骏马、手中长剑的女骑士及其身后的援军到达了。其他骑士们的装备都是用过一阵儿,甚至是用了好长时间的,而贞德这套可是全新为她量身定制的,再加上她的容貌和手里的大旗,这支救援队伍的真正统帅也黯然失色了。

百年战争的时长,加圣女贞德送给英国的失望,打破两国严密的交集

贞德在奥尔良的第一件事,还是宣布一下她12岁的时候,三个天使来找她,让她带领法国人驱逐英国人,帮助查理七世加冕,这样一个"神迹"和"使命"。

要知道,在此前的九十多年里,法国普通贫民对于卢瓦卢王朝王室的这点"家事"并不怎么感兴趣,当时法国和英国人的领主概念远大于国家和民族概念。再者来说,中世纪打仗一般都是骑士们的事儿,跟庄园里的农民伯伯关系不是很大,所以很多战役的人数也就几千到几万人这个规模。而贞德的到来完全改变了战争的性质,此前节节败退是为领主和贵族们而战,现在披上了一层宗教的外衣,当时几乎每个人都是基督徒,是容易也愿意相信贞德身上这份"上帝赋予的使命"的。

百年战争的时长,加圣女贞德送给英国的失望,打破两国严密的交集

除此之外,长久以来被英军践踏的法国人,早已有之的"本地和外地"之分的情绪压抑了太久,贞德正是带领他们集中爆发的那个人。为什么不是"本国和外国"?因为中世纪就是以领主领地为地区的第一划分标准的,法兰西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跑去英格兰做了国王,法国安如伯爵亨利二世也跑去英国做了国王,他老婆家的阿基坦也因亨利二世的个人继承,而成了英王的财产。有这么三大块既是法国领土又是英王封地的存在,再加上其他小地方以及两家王室之间的血缘关系,你想分都分不清楚,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百年战争的时长,加圣女贞德送给英国的失望,打破两国严密的交集

法国人觉得英格兰是法国贵族过去占领的,英国人觉得按照血缘,从英文爱德华三世开始就该继承法国王位。抛开这些主观见解,我认为当时英格兰在客观上,也确实就是法兰西文化的海岛分支,就连英格兰自己的高端语言都使用法语。

双方打了一个世纪,就算是再厚重的"亲密"交集,此时也到了彻底撕裂的时候了。贞德率军把贝德福公爵的堡垒一个个击破,解了奥尔良之围后又顺利北伐,恢复大片北方领土,成为法国人心目中永远的民族英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