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原小卷不仅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最当红的女影星之一,同时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观众最熟悉的电影明星之一。当时日本影片《望乡》、《生死恋》开始走上中国银幕,影片中栗原小卷的青春、美貌以及丰富的内心世界,震动了中国观众,她也被无数观众奉为美的化身。
栗原小卷,1945年3月14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日本表演艺术家。
1963年,18岁的栗原小卷进入俳优座演员培训所 。1964年,参演个人首部电视剧《彩虹设计》 。1967年,首次主演大河剧《三姐妹》。1972年,凭借爱情片《忍川之恋》获得第27届日本每日映画大奖最佳女主角奖 。1974年,到苏联拍摄爱情片《莫斯科之恋》 。1978年,主演的剧情片《望乡》在中国公映,因在片中饰演山谷圭子一角而被中国观众认识 。1979年,主演的爱情片《生死恋》在中国上映,因在片饰演仲田夏子一角而在中国获得更多关注 。1980年,在传记剧《望乡之星》中饰演长谷川照 。1986年,在中国演出话剧《四川好人》 。1991年,参演谢晋执导的剧情片《清凉寺钟声》,濮存昕饰演她失散多年的儿子 ,此片之后,栗原小卷淡出影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戏剧舞台 。
小卷的温柔是流淌在她的血液里的,她那令人难忘的眼神写满了美丽、善良、忧伤和迷惘(电影《望乡》中记者),现在我们的很多美女演员则只是极力追求面部“美”(且千人一面),但眼神中却很蛮。栗原小卷女士美的优雅、美的含蓄、美的质朴。她将亚州女性身上最完美的素养展现在观众面前,即使是我们今天来看她的电影,仍然会懂得什么叫“东方女性美”!
在栗原小卷拍摄的诸多电影中,中国观众最熟悉的莫过于《望乡》《生死恋》了。
她在影片《望乡》中扮演一个女记者,研究海外卖身的日本妓女问题,意外地与当年被迫在南洋卖身的阿崎婆相遇。栗原小卷说:“我读了剧本和小说原作后,觉得非常震撼,被深深地感动了。虽然我没有真正接触过像阿崎婆这样不幸的女子,但作为一名女性,我完全能够体会她们内心的痛苦。而作者对于战争的思考,也让我觉得,决不能再让战争发生了。”这一角色,使栗原小卷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奖。
怀有忏悔之心
在谈到谢晋执导的《清凉寺的钟声》时,栗原小卷说“我和谢导认识很久了。他当时说,我这里有个角色,是扮演一位母亲,我觉得很适合你。我觉得扮演一位老母亲对当时还比较年轻的我来说很富有挑战性。我真的很被剧本感动。战争对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不幸,但是中国人民不计前嫌,反而把留在中国的日本孤儿抚养长大,悉心照顾他们。而那些日本孤儿的遭遇则告诉我们,战争其实同样给日本自己带来了灾难。所以我是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和忏悔之心来拍这部电影的。”栗原小卷说,拍摄此片,她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1979年,栗原小卷随日本电影代表团第一次访华 。1986年,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成立30周年,栗原小卷随日本俳优座剧团访华 。
2008年19日,她出席了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周,并获得中日文化交流促进奖 。2011年10月18日,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在东京新大谷饭店举行了该协会成立55周年的纪念活动,栗原小卷出席了这次纪念活动 。
2013年6月18日,栗原小卷率代表团访问北京外国语大学,与日研中心和日语系的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2012年4月10日,中国政府特使、文化部部长蔡武在东京会见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辻井乔,栗原小卷同出席了会见 。
2014年,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行日中友好团体新春招待会,栗原小卷在大会上发言 。2015年6月,应邀参加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栗原小卷访问了巴金故居,并为巴金故居留下了题词,这也是她在近三十年之后重返旧地 。
2016年4月,她出席了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庆祝成立60周年的活动 ;5月,东山魁夷石版画暨中日高僧大德书画展开幕,副市长汪志坚致辞,栗原小卷与日本驻上海总领事片山和之、京都壬生寺长老松浦俊海等出席画展 。
小叟申明:内容和配图源自网络,经编排整理。版权归原作者,侵权即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