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B-4型203mm榴弹炮:攻城拔寨的火器,获得“斯大林之锤”美誉

作者:国平军史

  B-4榴弹炮,是苏联在二战时期装备的一种203mm大口径火炮,整体重量将近16吨,其中,仅长达5.1m的203mm火炮身管就重达5.2吨;截止当下,B-4榴弹炮仍然是圣彼得堡中央炮兵博物馆内的“伟大杰作”。

  此炮显得非常笨重,不似别的身管火炮,有两个巨大的轮子,而是采用履带式炮架负重的形式,托起了火炮的重量,炮架就重11吨,这是B-4榴弹炮非常独特且有别于其他火炮的地方。

  

B-4型203mm榴弹炮:攻城拔寨的火器,获得“斯大林之锤”美誉

  苏联军工为B-4榴弹炮,研发了长达1m的混凝土穿透弹,以及特殊的尾翼稳定弹瓦,弹丸爆炸威力非常大,在哈尔科夫、柯尼斯堡包括著名的柏林战役中,都出现了虽然笨重但是火力却非常吓人的B-4榴弹炮的身影。

  往往一发203mmB-4榴弹炮发射的弹丸砸下去,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坚固野战工事,瞬间就灰飞烟灭,因此,203mm的B-4榴弹炮,就是攻城拔寨非常给力的武器。

B-4型203mm榴弹炮:攻城拔寨的火器,获得“斯大林之锤”美誉

  B-4榴弹炮由列宁格勒布尔什维克兵工厂制造,具有良好的弹道性能和较高的射击精度,尽管此炮非常笨重,但由于采用特殊的双重驻退复进系统,因此,赋予了B-4榴弹炮非常稳定的射击性能。

  最大射程17.5公里的B-4榴弹炮,当初,研发的目的就是为了攻城拔寨,对付非常坚固的堡垒、要塞和野战工事,其弹丸装药量要远超苏军装备的152mm和西方军队装备的155mm榴弹炮,因此,爆炸威力也非152mm、155mm榴弹炮所能比拟。

B-4型203mm榴弹炮:攻城拔寨的火器,获得“斯大林之锤”美誉

  B-4榴弹炮发射时惊天动地,可谓声振寰宇,有的炮兵被震得耳鼻出血,有的炮兵甚至失聪,弹丸爆炸威力非常强大,被其所砸的工事大都被摧毁,对于人员的杀爆更是骇人。

  由于B-4榴弹炮实在过于笨重,就用大功率拖拉机来驮运,炮架尾部装有辅助轮,可用来牵引,但行进速度非常慢,最大公路速度只有每小时15公里。

B-4型203mm榴弹炮:攻城拔寨的火器,获得“斯大林之锤”美誉

  原因就是苏联的泥路,在冬季融化以后,就显得非常泥泞,卡车不可能拖带如此笨重的B-4榴弹炮,且卡车轮子陷入泥泞,都可能自身难保了,因此,只能有拖拉机来驮运笨重的B-4榴弹炮,影响了机动能力的发挥。

  由一个15人的炮班负责操控B-4榴弹炮,采用分装药,也即弹丸和药筒是分离的,先塞进弹丸,再装进药筒,由于弹丸包括药筒都很沉,因此,配备了一小型起重机,但却也影响了发射速度,每分钟平均只能发射一发203mm榴弹。

B-4型203mm榴弹炮:攻城拔寨的火器,获得“斯大林之锤”美誉

  在苏芬战争中,B-4榴弹炮就打出了赫赫威名,在霍京恩前线,芬兰军队在丘陵地带内,构筑了40多处永备火力点,其中有一半配备了75毫米火炮,令苏军屡攻不克。

B-4型203mm榴弹炮:攻城拔寨的火器,获得“斯大林之锤”美誉

  为此,苏军特调来了1个4门制的B-4榴弹炮连悄悄抵达,发射时的巨大声音,震碎了寂静的原始森林,持续203mm榴弹的猛砸,造成芬兰守军的恐慌情绪,苏军坦克终于向前推进了2.5公里,久攻不克的永备工事,罕见地停止了射击,原来芬兰守军早已落荒而逃。

B-4型203mm榴弹炮:攻城拔寨的火器,获得“斯大林之锤”美誉

  在柏林巷战中,见识了B-4榴弹炮这般炮架是履带,用拖拉机驮运的“怪物”的德军士兵,算是彻底领教了B-4榴弹炮的巨大威力。

  在203mm榴弹的疯狂砸击下,国会大厦的墙面顿时被炸得千疮百孔,用砖石堵住门窗构成的火力点,连同后面的党卫军士兵都被炸得粉碎,大厦厚实的墙面也被炸开若干大洞,以至于德军士兵惊恐地将B-4榴弹炮称为“斯大林之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