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分短片《百花深处》:从一个“疯子”视角呈现出失落的传统文化01 叙事手法上,通过独特镜头语言以及意象隐喻,赋予影片独特艺术价值02 人物塑造上:影片将角色进行符号化呈现,来象征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矛盾对立03 主题呈现上:用一部寓言性质的短片,寄托了对于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之间冲突与融合的反思。写在最后

作者:薛定谔的猹

短片用荒诞及超现实的手法,让消失的家园以诗意的形式再现@薛定谔的猹

《十分钟,年华老去》由英国“10分钟,年华老去"公司于2002年推出,由多位世界级大师导演所拍摄的十分钟短片组合而成,其中便包括了陈凯歌的这部豆瓣评分高达9.2分的《百花深处》。

影片讲述了一位“疯子”冯先生找搬家公司,搬他两进两出的大院子,但眼前却只有一片荒地和老槐树的故事。

短片相对于标准时长的常规影片而言,更容易通过高度浓缩的试听语言,展现导演个人独特风格,以及其实验、探索性质。而陈凯歌也在这部短片中,运通独具匠心的视听语言及人物塑造,展现了时代发展变迁下,老北京城物是人非的景象,诠释了传统文化面对现代文明冲击的脆弱与易逝,并借由影片给予观众深刻反思。

高分短片《百花深处》:从一个“疯子”视角呈现出失落的传统文化01 叙事手法上,通过独特镜头语言以及意象隐喻,赋予影片独特艺术价值02 人物塑造上:影片将角色进行符号化呈现,来象征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矛盾对立03 主题呈现上:用一部寓言性质的短片,寄托了对于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之间冲突与融合的反思。写在最后

<h1 class="pgc-h-arrow-right">01 叙事手法上,通过独特镜头语言以及意象隐喻,赋予影片独特艺术价值</h1>

①封闭式的构图以及俯仰视角的切换,来体现影片主题和人物内心世界。

影片一开场,便用及其精准的镜头语言展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碰撞与冲突:一处新式住宅楼底下,出现了忙碌着的搬家工人、搬着西式的家具,楼里传来孩子要家长买电脑的叫喊声,结合短片拍摄时2000年初的时代背景,展现了一幕朝气蓬勃的现代化生活图景。

伴随着劈里啪啦的鞭炮声,镜头缓缓上摇,最终用一个大仰角定格在封闭式构图上:画面几乎被高耸的楼房占满,只露出一隅小小的天空,展现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让人的内心变得更为封闭和压抑。再高楼背景下,仅有两盏红灯笼和一只小小的鞭炮作为点缀,展现了传统文化面对现代文明的渺小与弱势。

高分短片《百花深处》:从一个“疯子”视角呈现出失落的传统文化01 叙事手法上,通过独特镜头语言以及意象隐喻,赋予影片独特艺术价值02 人物塑造上:影片将角色进行符号化呈现,来象征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矛盾对立03 主题呈现上:用一部寓言性质的短片,寄托了对于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之间冲突与融合的反思。写在最后

随后,冯远征饰演的冯先生出现在画面中,要求耿乐饰演的搬家工人跟他去“百花深处”胡同帮忙搬家。导演采用封闭式构图,利用车窗、后视镜来切割画面并增加纵深,展现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同时,导演通过正反打、俯仰交替镜头,让搬家工人始终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势审视着冯先生。进一步突出了传统文化的弱势地位,不到两分钟的时间,用及其精准的镜头语言在第一场戏就奠定了全片的基调。

高分短片《百花深处》:从一个“疯子”视角呈现出失落的传统文化01 叙事手法上,通过独特镜头语言以及意象隐喻,赋予影片独特艺术价值02 人物塑造上:影片将角色进行符号化呈现,来象征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矛盾对立03 主题呈现上:用一部寓言性质的短片,寄托了对于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之间冲突与融合的反思。写在最后

随后,冯先生上车,跟随搬家公司穿过“百花深处”胡同。导演首先通过一个画框式构图,展现了卡车驶过一片荒凉场景:被砍了的树、被拆毁的房屋,也预示着他们即将去往一个消逝的地方。随后,镜头又透过车内的窗框向外望去,在前景红色中国结的映衬下,展现出车外一片片被拆除的民居,也隐喻着一去不复返的传统文化。

接着,搬家工人跟随冯先生来到他所谓的“百花深处”,却发现这里一片荒凉,什么都没有。冯先生兴奋地爬上斜坡,向搬家工指着自己的”家“,但是搬家工们显然觉得自己被骗了,一气之下就要离去。

在这段戏中,导演反常规地用俯视镜头拍摄处于高位的冯先生,却用低机位仰拍处于低位的搬家工人,展现了冯先生所代表的传统文化面对现代文明的弱势与无助。

高分短片《百花深处》:从一个“疯子”视角呈现出失落的传统文化01 叙事手法上,通过独特镜头语言以及意象隐喻,赋予影片独特艺术价值02 人物塑造上:影片将角色进行符号化呈现,来象征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矛盾对立03 主题呈现上:用一部寓言性质的短片,寄托了对于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之间冲突与融合的反思。写在最后

随后,车子开动,搬家工接到公司打来的电话,得知了冯先生是一个”疯子“,他向反光镜望去,在封闭式构图下,冯先生站在槐树旁,正好构成了“木”旁边的“鬼”字。结合反光镜下摇晃着的中国结,通过冯先生这一形象隐喻了年华老去、无法融入现代社会,渐渐被抛弃、死去的传统文化。

高分短片《百花深处》:从一个“疯子”视角呈现出失落的传统文化01 叙事手法上,通过独特镜头语言以及意象隐喻,赋予影片独特艺术价值02 人物塑造上:影片将角色进行符号化呈现,来象征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矛盾对立03 主题呈现上:用一部寓言性质的短片,寄托了对于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之间冲突与融合的反思。写在最后

②通过无实物表演和音效的巧妙运用,用荒诞幽默的手法展现了影片的讽刺反思意味。

如果说影片前半部分为我们展现了一幕辛酸现实的话,那后半部分则通过了一场颇为超现实、荒诞的“假搬家戏”,进一步将主题升华。

在搬家工人所代表的现代人眼中,观念的冲突不重要,一切都可以用钱来解决。他们掉转车头,告诉冯先生,只要肯给钱,他们可以帮他搬那些根本不存在的家具,陪着他一起“疯”。影片在这里颇为讽刺地将双方的角色对调,用仰拍来拍冯先生,而搬家工人则处于了俯视镜头,展现了主导权的交替。

高分短片《百花深处》:从一个“疯子”视角呈现出失落的传统文化01 叙事手法上,通过独特镜头语言以及意象隐喻,赋予影片独特艺术价值02 人物塑造上:影片将角色进行符号化呈现,来象征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矛盾对立03 主题呈现上:用一部寓言性质的短片,寄托了对于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之间冲突与融合的反思。写在最后

冯先生虽然成了”疯子”,但他是出于自己的理想和对传统的坚守。而作为正常人的搬家工人,却主动为了金钱利益装“疯",其讽刺意味可见一斑。试想现实中又有多少人打着保护传统文化的旗号,实则根本不在乎它的死活,只想从中牟利呢?

随后,影片通过一个近两分钟的长镜头,结合演员精彩的无实物表演、 搬东西的音效声,伴随着背景音乐的鼓点声,展现了一出看似荒诞热闹,实则悲凉的”假搬家戏“。从冯先生描述的紫檀木大衣橱、大金鱼缸、精致的花瓶,我们可以得知他家里曾经的气派景象,隐喻了曾经辉煌的传统文化。

冯先生从废墟中找到了当年屋檐下铃铛的铛子,这也是唯一出现的一件“实物”。暗示了衰败的传统文化如今只剩下仅有的一丝痕迹供人凭吊和缅怀。随后,工人们因为在传递打火机的时候不小心把“花瓶”摔碎在了地上。此时,带着淡淡忧伤的笛声响起,冯先生蹲坐在地上,手捧“花瓶"碎片,嚎啕大哭。花瓶的破碎,正象征着传统文化的消亡,冯先生的痛哭,夹杂着年华老去、物是人非的悲哀以及对传统丢失的的痛惜之情。或许冯先生一直没有疯,只是作为传统文化的殉道者,不想面对现实而已。

高分短片《百花深处》:从一个“疯子”视角呈现出失落的传统文化01 叙事手法上,通过独特镜头语言以及意象隐喻,赋予影片独特艺术价值02 人物塑造上:影片将角色进行符号化呈现,来象征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矛盾对立03 主题呈现上:用一部寓言性质的短片,寄托了对于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之间冲突与融合的反思。写在最后

<h1 class="pgc-h-arrow-right">02 人物塑造上:影片将角色进行符号化呈现,来象征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矛盾对立</h1>

如何用一部仅有十分钟的短片,展现出深刻主题与内涵是非常考验导演功力的。而陈凯歌则在这部短片中将人物形象进行符号化处理,通过“疯子”冯先生以及搬家工人来分别象征传统文化以及现代社会,凸显影片主旨。

冯远征所饰演的冯先生,是一个类似堂吉诃德式的人物,一个固执、守旧、脱离现实的老北京。在年轻人眼中,他是一个和时代脱节的“疯子”:穿着红黄相间,象征中华传统文化的旧运动服、运动帽、沉浸在自己对过往的幻想中,作为一个老北京却认不出自己的家乡,面对现代社会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无所适从。

但他又是一个可悲的理想主义者,坚信自己两进两出的四合院子、家具陈设都依旧保存着,在百花深处的废墟残垣中寻找自己早已不存在的家。

这部短片的高明之处便通过一个“疯子”的视角,用用荒诞、超现实的手法来达到深刻的讽刺和反思效果。冯先生某种程度上正代表了,现代社会在一味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摒弃、丢失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家园。

而由耿乐等人所饰演的搬家工人,俨然就是现代社会的缩影,他们对传统文化嗤之以鼻,本质上却又对其一无所知,连最基本的家具陈设的摆放方位也搞不清。另一方面,讲究金钱至上的他们又可以为了钱配合冯先生进行一场根本不存在的搬家行动,以至于被路过的路人也当成了疯子。

在荒诞的现实下,到底谁才是疯子?

高分短片《百花深处》:从一个“疯子”视角呈现出失落的传统文化01 叙事手法上,通过独特镜头语言以及意象隐喻,赋予影片独特艺术价值02 人物塑造上:影片将角色进行符号化呈现,来象征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矛盾对立03 主题呈现上:用一部寓言性质的短片,寄托了对于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之间冲突与融合的反思。写在最后

<h1 class="pgc-h-arrow-right">03 主题呈现上:用一部寓言性质的短片,寄托了对于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之间冲突与融合的反思。</h1>

从《黄土地》到《霸王别姬》再到《梅兰芳》等作品,我们都可以看到陈凯歌导演的人文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而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经历过这座城市从传统走向现代化完整过程的陈凯歌,在这部短片中则更明显的倾注了更多的个人情感。

而这部短片突破性的地方,便是没有一味地沉浸在对逝去传统的缅怀,从而对社会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进行否定。而是从更深的角度,通过符号化的人物塑造,来展现如何在现代社会找回失落传统文化、精神家园的反思。

影片最后,搬家工人因为打碎了不存在的花瓶,而没有收取搬家费,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他们开始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随后,工人因为没有听冯先生的指示,让车子陷进了沟里,也隐喻了一味追求发展而抛弃传统的后果便是陷入瓶颈和迷失。

冯先生跳下车,从坑中挖出了埋藏着的铃铛,转身回去。而铃铛正象征着重新开启传统文化的钥匙,画面透过摇曳着的铃铛,切换到了用电脑特技呈现的水墨画,在那里,冯先生找回了自己的家,工人们也看到了当年的胡同,传统的老北京借助现代科技,以另一种形式重现。

高分短片《百花深处》:从一个“疯子”视角呈现出失落的传统文化01 叙事手法上,通过独特镜头语言以及意象隐喻,赋予影片独特艺术价值02 人物塑造上:影片将角色进行符号化呈现,来象征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矛盾对立03 主题呈现上:用一部寓言性质的短片,寄托了对于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之间冲突与融合的反思。写在最后

正像影片最后一幕,冯先生摇着铃铛,冲向百花深处,那颗大树和夕阳的余晖,所构成的“梦”字一般,我们在短短十分钟的光影交错间,仿佛也同样体会了年华老去的过程。

逝去的已经无法再挽回,时代终究要向前发展,而如何在这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将其和现代科技相互融合重新焕发生命力,是短片给予我们的更深一层思考。

高分短片《百花深处》:从一个“疯子”视角呈现出失落的传统文化01 叙事手法上,通过独特镜头语言以及意象隐喻,赋予影片独特艺术价值02 人物塑造上:影片将角色进行符号化呈现,来象征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矛盾对立03 主题呈现上:用一部寓言性质的短片,寄托了对于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之间冲突与融合的反思。写在最后

<h1 class="pgc-h-arrow-right">写在最后</h1>

18年后的今天,随着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北京的传统街区、四合院以及京韵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文化在经历发展的阵痛期后,也将重新融入现代社会,以新的形式焕发生命力。结合现实,让我们再回顾这部颇为超前的寓言式的短片时,有了更深一层的反思,体会到这部作品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所在。因此,我也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下了这篇文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