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11》:看王小帅对时代烙印下的青春成长的解读 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多次对话,从王憨的视角一点点为我们展开成人世界时代性的压抑与个体艰辛而无力的反抗 时代影响下青春的成长与记忆是朦胧且美好的

我们在生命的过程中,总是看着别人,假设自己是生在别处,以此来构想不同于自己的生活。可是你就是你,你生在某个家庭,某个时代。你生命的烙印,不会因你的遐想而改变。那时,你所能做的就是接受它并尊重它。@皮皮爱唠叨

2011年王小帅继电影《青红》之后又上映了《我11》,电影延续了王小帅一贯的艺术坚持。温婉而不失冲突的文艺气息,直刺每一个观影者的心房。勾起观众关于自己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展现了对复杂社会的迷茫和对青春的成长单纯而关好的祭奠。

《我11》:看王小帅对时代烙印下的青春成长的解读 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多次对话,从王憨的视角一点点为我们展开成人世界时代性的压抑与个体艰辛而无力的反抗 时代影响下青春的成长与记忆是朦胧且美好的

电影《我11》截图

电影上映后闫妮获最佳女演员奖,此外还获得三次提名,分别是:2012年第六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女配角闫妮提名,最佳剪接Nelly Meunier提名;第八届中美电影节最佳女演员闫妮获奖;2013年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配角闫妮提名。

《我11》从11岁的王憨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西南三线地区那些怀揣理想,远离家乡的建设者的真实生活。王憨因为目睹了一起“杀人事件”而开始走入成人世界。在他的好奇、迷惑中探索成人世界的残酷、压抑、冷漠。

影片以“时代压抑下个体的无力反抗”和“青春成长与时代残酷现实碰撞”为创作主题,向观众再现了1975年三线建设中“移民家庭”的真实生活情况。通过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多次对话,让观众看到时代压抑下个体的艰难抗争、时代影响下青春的成长与记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多次对话,从王憨的视角一点点为我们展开成人世界</h1>

01 儿童性格特征鲜明,成人隐忍、谨慎而保守

影片以11岁的王憨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在王憨的好奇、困惑、失落中成人世界的压抑、荒谬、残忍一点点被剥开。由此构建了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多重对话。

《我11》:看王小帅对时代烙印下的青春成长的解读 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多次对话,从王憨的视角一点点为我们展开成人世界时代性的压抑与个体艰辛而无力的反抗 时代影响下青春的成长与记忆是朦胧且美好的

王憨和他的伙伴们

影片中镜头最多的要数王憨、小老鼠、八拉头、卫军这四人。通过细节刻画着四个儿童的性格各有不同:王憨的敏感多思,沉默倔强;卫军的少年老成,稳重耿直;小老鼠的伶牙俐齿,机智圆滑;八拉头的大大咧咧,心直口快。

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成年人的性格则大同小异:隐忍、谨慎、保守。影片中无处不在的起床号、革命歌曲、标语,都在告诉观众这是一个政治形态为主流形态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下个人完全被集体同化,成人身上的个性、真情是不允许存在的。这一点通过学校选动作标准的王憨来领操就可以看出,他们更希望这个世界是规则的,希望培养孩子“整齐划一”思想意识。

通过儿童与成人性格之间的鲜明对比,我们更直观的看到了那个时代下,集体主义、荒谬错误对人性思维、生活方式的摧残。他们生活在刻板单调的政治氛围中,默然看待政治派别之间的争斗,努力经营个人的家庭生活,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们依然渴望自由。

《我11》:看王小帅对时代烙印下的青春成长的解读 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多次对话,从王憨的视角一点点为我们展开成人世界时代性的压抑与个体艰辛而无力的反抗 时代影响下青春的成长与记忆是朦胧且美好的

影片中的广场

02 白衬衣代表了儿童世界的纯洁无瑕和成人世界的肮脏

影片中,王憨因为要领操央求妈妈给自己买了一件崭新的白衬衣。后续的故事发生的导火索也是白衬衣,白衬衣在影片中多了些时代内涵,连接着儿童世界的单纯与成人世界的邪恶。

衬衣第一次登场时,是纯白的布料,显得纯洁而珍贵,后来被谢觉强的鲜血染红之后,成了“不洁之物”,沾满了仇恨、血腥与死亡的气息。最后,当衬衣从第一监狱寄到王憨手上时,尤边德洁白如初。对王憨来说,他的童年本来应该是单纯而美好的,就像那件白衬衣一样。但是,当他第一次看见死亡,遇到被追杀而抢走他衬衣的谢觉强,看到父亲在保皇党与411的争斗中负伤,他才发觉原来自己的身边隐藏着如此多的丑陋与残忍。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的童年与单纯明朗彻底无缘了。

影片的结尾,王憨收到了自己的白衬衣,谢觉强完成了自己的约定。但是,在王憨看来衬衣背后的血腥意味依然存在,它将成为对那个时代的祭奠,成为对王憨童年时光的一种铭记方式和青春成长的见证。正因为如此,在听说谢觉强要被枪毙时,一向爱看热闹的王憨没有敢去刑场,知识远远的驻足,枪声响了他对这是世界的认识也彻底被改变了。

影片选择以王憨的视角来解构故事情节,呈现电影场景。一方面通过这种叙述让故事情节发展更加合理、逼真,另一方面导演也是希望通过儿童世界的单纯、童真来衬托那个时代下被压抑的成人,解剖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之间的联系——儿童的成长以成人世界为参照面。

《我11》:看王小帅对时代烙印下的青春成长的解读 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多次对话,从王憨的视角一点点为我们展开成人世界时代性的压抑与个体艰辛而无力的反抗 时代影响下青春的成长与记忆是朦胧且美好的

穿上白衬衣的王憨

<h1 class="pgc-h-arrow-right">时代性的压抑与个体艰辛而无力的反抗</h1>

01 谢觉强杀陈昆放既是为妹妹报仇,也是他对时代的抗争

1975年,时代性的荒谬正接近尾声,但其统治力依然显得强悍。故事的发生地是一个偏僻、优美的小镇,郁郁葱葱的树木、清澈见底的河水、朴实和谐的邻里关系,这一切看起来像极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但是,政治依然是这里的主流形态。“政治”产物兵工厂、“411与保皇派”的武斗都在告诉观众这是一个压抑、灰暗、饱受煎熬的时代。

陈昆放是兵工厂革委会的干部,代表着官方的神圣与权威。但是就是这个“革命”的代表者以权力为筹码,强暴了16岁的中学生谢觉红。豆蔻年华的少女因为他的欲望变得生机全无。哥哥谢觉强为了替妹妹出气,杀死了陈昆放,割掉了他的生殖器,甚至打算放火烧工厂。

从谢觉强烧工厂的举动可以看出,对这个时代不满,他质疑的“三线建设”政策,所以,他希望混掉工厂代表的革命权威。可惜的是,影片的最后谢觉红和父亲只能藏起来生活,谢觉强也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一家人的悲剧告诉我们,个体对现实的反抗只能停留在思想层面,是无法实施的,也不可能实现的。再次让我们看到了时代压抑下个体的无声哀痛。

《我11》:看王小帅对时代烙印下的青春成长的解读 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多次对话,从王憨的视角一点点为我们展开成人世界时代性的压抑与个体艰辛而无力的反抗 时代影响下青春的成长与记忆是朦胧且美好的

杀人后逃跑的谢觉强

02 成人麻木的生活下是对命运和现状的无声反抗

除了谢觉强一家,影片中的其他人也无时无刻不被这种压抑的时代所束缚,他们无处可逃,更无法宣泄,只能麻木的活着。

王伯驹夫妇邻居喝酒时,有人唱了一段沪剧,立马就被朋友要小心,并提议改唱革命歌曲。但是众人都不愿意听革命歌曲,所以让王伯驹夫妇唱了一段《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大家听到久违的音乐心中都十分愉悦,但是听着听着大家哄堂大笑起来。因为这首歌的歌词也在歌颂党,歌颂国家的权威政策。这群人“的人生正是被“党的政策”所彻底改写,他们儿女的前途也将因“党的政策”不知归处。

《我11》:看王小帅对时代烙印下的青春成长的解读 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多次对话,从王憨的视角一点点为我们展开成人世界时代性的压抑与个体艰辛而无力的反抗 时代影响下青春的成长与记忆是朦胧且美好的

王伯驹夫妇唱《草原上升起日不落的太阳》

王伯驹是一个热爱艺术、追求艺术的小演员。对于现实生活虽然心有怨尤,却不会反抗。在影片中他唯一的反抗就是培养儿子王憨学画画,他说:“只有在画画的时候你才是自己为自己工作的”“画画的时候要注意光线,有时候光线最强的时候反而最黑暗”。他在保皇党与411的斗争中被打伤,无助、压抑的他在妻子面前大喊:“我到底算哪一派,我什么都不是”,但是面对儿子时他又燃起蜡烛仔细的为他讲述“印象派”画作。

王伯驹的前半生被自己的信仰束缚,只能生活在压抑的西南兵工厂下,麻木的过着自己厌弃的日子。他不是不想抗争,而是在政治、时代的压迫下,他无处可逃。他的反抗寄托在儿子王憨身上,努力的教儿子学画画,知识希望儿子可以自由,获得真正的“阳光”。

<h1 class="pgc-h-arrow-right"> 时代影响下青春的成长与记忆是朦胧且美好的</h1>

对王憨的青春成长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谢觉红了。王憨与父亲在野外写生时碰到了谢觉红,青春少女,眉心一颗红痣,温暖美丽。这也是王憨第一次认识到谢觉红与自己的不同。后来他与小伙伴在教室门口讨论谢觉红的发育问题,现实出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的好奇,这正是他们对青春成长的探索。随后他们一起去偷窥卫军哥哥谈恋爱,用石头丢他们,认为情侣之间的拥抱是令人害臊的,都刻画出青春懵懂的一面。

《我11》:看王小帅对时代烙印下的青春成长的解读 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多次对话,从王憨的视角一点点为我们展开成人世界时代性的压抑与个体艰辛而无力的反抗 时代影响下青春的成长与记忆是朦胧且美好的

谢觉红

之后王憨与谢觉红淋雨,两人共披一件衣服,在谢觉红换衣服时王憨无意窥到少女半露的身体,在这里镜头停留了很久,意味着王憨偷看了许久,这就是王憨岁女性身体的最初记忆。之后,母亲发现王憨梦遗,父亲开始让他喝白酒,王憨终于在压抑的时代下完成了自己的性成熟,告别了自己的童年和纯真。

在王憨的青春成长中谢觉红兄妹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谢觉强的出现,他接触到了成人世界的肮脏与压抑,也是从这时开始王憨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改变,他开始像成人一样思考;因为谢觉红的出现,王憨认识到了男性与女性的不同,从生理上成熟,告别了孩子的童真。同时,谢觉红和谢觉强也代表了那个时代下在夭折中成长的青春和无言又激烈的反抗。在王憨的世界里,时代的大事件他或许印象不深,但是那些发生在他身边的关于青春成长的记忆将伴随他一生。

总结一下,《我11》从一个儿童的视角,展现了特定年代里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用“童真”触摸了历史深处的无奈和忧伤。影片没有激烈的情节冲突,但叙述的逼性,清冷的场景、阴沉的色调再现了时代性的压抑与憋闷,呈现了那个时代的荒谬与悲哀。

王憨的青春是在压抑中成长了,被打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即使他垂垂老矣,仍不能摆脱青春的记忆、时代的影响,这也是导演想要告诉我们的:过去无法改变,我们能做的就是坦然接受、负重出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