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致敬科技创新者㉜ | 于英涛:在数字经济时代破浪前行

致敬科技创新者㉜ | 于英涛:在数字经济时代破浪前行
致敬科技创新者㉜ | 于英涛:在数字经济时代破浪前行

“100系列”

献礼建党百年大型

全媒体宣传活动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在建党百年之际,全省科技工作者们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新征程,为率先实现共同富裕、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提供强劲科技动力,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浙江力量。

6月起,全省科技系统启动“100系列”献礼建党百年大型全媒体宣传活动,持续宣传100位有代表性的科技人物,深度挖掘100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创新成果,陆续展出100幅具有科技辨识度的照片,与大家一起在回望中,坚定信仰信念、增强自信自觉;在前行中,敢于担当担责、不断开拓创新。

致敬科技创新者㉜ | 于英涛:在数字经济时代破浪前行

人物简介

于英涛,紫光股份董事长、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浙江大学启真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0年度卓越科技创新人物”等荣誉。

致敬科技创新者㉜ | 于英涛:在数字经济时代破浪前行

“挑战、创新、进取”是于英涛社交账号上的个人简介,也是他最真实的写照。从联通“老兵”到新华三“掌舵人”,二十多年来,他的头衔虽然一直在变,但那股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劲却一直在他身上保留着。

在角色变化中迎接挑战

1981年,于英涛参加高考,成为了家乡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在报考专业时,知识分子出身的父亲为他指点了一条“保险”的人生道路——机械专业,“当时老一辈对我的规划是长大后做一名踏踏实实的工程师”,于英涛回忆说。然而,1985年从山东大学毕业后,恰逢国家推动干部年轻化的政治体制改革,于英涛被山东省委组织部选中派往基层政府挂职锻炼,随后,又被遴选进入到了烟台市政府从事经济工作。

如果沿着这条职业道路继续向前,或许现在于英涛已经在政府经济部门身居要职。但1994年的一场改革,把他的职业轨迹又带向了另外一个方向。当时,伴随着中国电信体制改革,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于英涛受命组建中国联通烟台分公司,并出任总经理一职,自此开启了在通信行业的耕耘岁月。在联通的21年时间里,于英涛完成了多个“第一”:首创全球第一款双网双待手机、率先开创运营商手机定制销售模式、代表联通率先将苹果手机引入中国……

在取得累累创新硕果后,这位资深电信专家在2015年又做出了一个新的职业选择――离开联通,加盟紫光。于英涛表示,“在联通的21年里,我为通信行业创新尽了力,希望能够在一个新的行业,在更为宽广的市场环境中,重新挑战自己,再次实现自己的价值。”

致敬科技创新者㉜ | 于英涛:在数字经济时代破浪前行

在互联网浪潮下寻求变革

2016年,于英涛出任紫光旗下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成为新华三的“掌舵人”。在联通积累的经验和对市场的敏锐嗅觉,让他很快适应了新华三的节奏。但考验也随之而来,“新华三是由杭州华三、中国惠普企业集团重新组建的数字化企业,拥有国有控股、中美合资、上市公司三重身份,复杂的组成架构让新华三集团在建立初期面临文化和价值观上的一些冲突”,于英涛回忆道。

凭借多年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扎实的领导能力以及在通信行业、消费者领域的深厚积淀,于英涛更懂得掌控公司的发展节奏和资源投入,也更理解客户的需求。仅一年时间,他就实现了对这家“混血”公司的平稳整合,确立了新华三在发展中坚持和传承的核心价值观——“领航者文化”。同时,他带领管理团队不断跟各省、市政府洽谈合作,快速提升了公司的战略格局,脱胎换骨、全面升级后的新华三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在产品和所涉足的行业领域都取得了耀眼的成绩。

但变革也随之而来。当时正值互联网行业风起云涌之时,互联网浪潮的到来催生了数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与数字经济相伴而生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型基础设施,让数字化转型成为了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重构的关键要素。于英涛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趋势,2018年,他开始加快推动新华三从领先的ICT基础设施提供商,向服务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在“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的企业定位引领下,新华三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驱动下的数字经济构建了发展和变革的底座,迈向了数字化时代更广阔的赛道。

在积极推动内部创新的同时,在于英涛的带领下,新华三更是主动承担起了“科技兴邦”的重任,承担或参与了34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中国科技的发展和变革做出了贡献。

致敬科技创新者㉜ | 于英涛:在数字经济时代破浪前行

在数字时代持续开拓进取

“聚焦主营业务,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这是于英涛一直以来秉承的理念。2019年5月,新华三成立半导体技术公司并投资运营芯片设计开发基地,聚焦于新一代高端路由器芯片的自主研发。谈及这一布局,于英涛表示这个决定一方面是为了响应国家战略,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持新华三在高端路由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完善企业自身的供应链布局。之后的两年时间里,于英涛较少出现在媒体的视野中,更多的是带领各业务部门埋头攻关,这段日子也被他称为自己的“蛰伏”时刻。

孵化成果终有成效,2021年4月,首款高端可编程网络处理器芯片“智擎660”回片成功点亮;7月“智擎660”启动量产,开始广泛应用于新华三内部的高端及核心路由器产品;9月首款搭载“智擎660”芯片的高端路由器产品CR16000-M智擎云业务路由器正式发布。据了解,作为国内唯一支持高级语言可编程的网络处理器芯片,“智擎660”具备超高集成度、高性能、大容量、可扩展性强、绿色节能等突出优势,相比传统的网络处理器,其应用场景更广泛,可应用于路由、交换、安全、无线等数据通信领域。

“智擎芯片的成功来源于优秀的芯片人才”,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的“领航者”,于英涛深知研发创新的重要性。据他介绍,自新华三成立以来,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占年收入的比重都在14%以上。除此之外,新华三还推出了年度技术大奖、专利奖励办法、高端人才长期激励制度等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来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何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一直是我们考量的一大重点。”

当前我省已全面启动数字化改革,致力于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作为生在浙江、长在浙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军企业,新华三在于英涛的带领下正持续探索创新技术的前沿变革,以“数字大脑”全栈实力全方位服务浙江的数字化改革。到2025年,新华三的营业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成为中国在新一代信息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将为数字浙江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于英涛曾多次强调,新华三的发展目标是“不求最大,但求最强”,把新华三打造为一个令人尊敬、员工引以为豪,引领科技进步,富有创新和人文精神的高科技企业是他的孜孜追求。“我不需要成为技术领域的顶尖专家,而是要让新华三成为各领域专家们能更高效地工作、创新,更喜欢为之工作的好公司。作为企业的掌舵者,我更关注的是,新华三如何在数字经济时代做大做强,为数字中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面向未来,新华三将在“云智原生”与“数字大脑”战略的指引下,继续深化“芯云网边端”战略布局,同时聚焦“双碳”战略带来的绿色低碳转型需求,把产品做到极致,把解决方案做到最优,扮演好数字化产业领军者和产业数字化赋能者的角色,成为客户业务创新、数字化转型最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致敬科技创新者㉜ | 于英涛:在数字经济时代破浪前行

来源:厅规划处、省科技宣传教育中心

撰稿:陈苑

编辑:甘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