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钦州,春江水暖鸭先知

现在已经入冬。冬天,总是给人一种萧条冷落之感,让人意兴阑珊、慵懒孤寂。

冬天,往往是年初制定目标的攻坚克难之时,能不能做到善始善终,能不能完成任务,就看冬天的表现。

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关键阶段,钦州的发展,必须具备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意识,需要在冬天再来“三把火”,热情高涨、热火朝天,奋战到底、血战到底,咬定目标不放松、不达目标不罢休。

钦州,春江水暖鸭先知

壹 大梦谁先觉

三国诸葛孔明,在没有出山担任刘备军师之前,躬耕南阳,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一曲“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恰如其分反映了其隐居的状态。

此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问天下谁是英雄,诸葛孔明心如明镜,已得“大梦谁先觉”之妙,只待刘备“三顾茅庐”。

当前,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和势站在我们这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迈向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站在时代风口,讲究“大梦谁先觉”,谁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抓住世界、国家和区域发展的一系列机遇,谁就能抢得先机,在发展上提级晋位、抢关夺隘。

钦州市第六次党代会明确指出:当前,钦州已经从开放末梢跃升至开放最前沿。这是一个准确的判断,这个准确判断进一步明确了钦州所处的历史方位,提出了“建成工业强市,实现发展愿景,奋力谱写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钦州篇章”目标。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抢抓用好新发展机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钦州的发展才是最有效的。

钦州,春江水暖鸭先知

工业强则钦州强,产业兴则钦州兴,钦州要实现现代化,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阶段。作为农业大市,建成工业强市是钦州实现人民发展愿景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建成工业强市,才有美好的愿景落地,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十四五”期间建成工业强市,关键看钦州在建的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情况,比如华谊、恒逸、桐昆、泰嘉等产业项目,这些是钦州工业发展的产业龙头。若重大产业项目能按照既定目标如期或加快推进建设,工业强市目标实现就是大概率事件,若重大产业项目推进缓慢且受阻,那么工业强市目标实现就会遇到困难。十四五期间,按照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规划,仅绿色石化业项目建成后,就可在十四五期间为钦州实现工业产值超过3000亿元。

“打铁必须自身硬”,钦州要有“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的清醒认识。这次党史学习教育,钦州把英雄史、革命史、建港史贯通起来学习,融入“红色传奇、绿色乡愁、蓝色梦想”实践之中,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继承共产党员精神谱系,动员全市上下在新时代发扬“不等不靠”的钦州精神,保持“马上就办”的钦州速度,提振“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办就办好、滴水穿石”的精气神,苦练攻坚克难的本领本事,修磨抓落实的真功硬功,锻造百折不挠的勇气志气,形成舍身成仁的敢想敢干,建成工业强市,实现发展愿景,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贡献钦州力量。

钦州,春江水暖鸭先知

贰 少壮工夫老始成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发展不是一马平川,不会一帆风顺,对于后发展地区来说,发展更是山拦水挡,难是状态,攻坚是常态,需要跋山涉水,须历经千辛万苦。

坚持就是胜利。愚公可以移山,精卫能够填海,贵在坚持。事能成,既要不堕青云之志,更须具备移山之志,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

一口吃不出胖子,罗马不会一天建成。成功,要先有“一万个小时努力”的前提。在经过一万个小时努力后,就算不一定成功,也可知道成功的窍门所在,明白成功在哪个地方。

我记得读初中时,一个同学很笨,领悟能力、接纳新知识等方面很差,学习上没有什么天赋,在别人眼里就是个“笨蛋”,但他学习很努力,每天总是班上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笨鸟先飞”。他相信勤能补拙、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初中三年,他始终保持勤奋好学的习惯,好学不辍,成绩慢慢赶上来并名列前茅。中考,他考上中师,毕业分配,回母校任教,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努力改变了他的命运。

钦州发展,在建成工业强市过程中,必须保持战略定力。

钦州人是有战略定力的,建设钦州港就体现了钦州在发展上的战略定力。

上世纪90年代初,钦州咬定“南方第二大港”目标,矢志不渝建大港。

1992年,钦州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等不靠、无中生有启动钦州港建设。

1994年,钦州以建成的两个万吨码头起步,锚定目标不放松,矢志不渝永向前,把大港梦作为钦州梦,花了二十多年时间,一步步推动“南方第二大港”梦圆。

2018年,钦州港迈入亿吨大港行列。

2020年,钦州港集装箱吞吐量进入世界集装箱港口50强,位居第47位。

钦州,春江水暖鸭先知

工业强市,也不是今天才突然说出来的。

钦州早在上世纪末建成钦州港的时候就提出并实施临海工业发展。大概是1998年或者1999年的时候,自治区批复了钦州建设临海工业的发展计划。

之后,一直围绕港口服务工业、工业为港口作支撑做足文章,不断做大做强临海工业,形成了石油化工、现代装备制造、冶金、造纸、食品加工、物流服务等产业为主的临海工业,形成了钦州石化产业园等临海产业集聚,钦州石化产业园连续多年进入全国化工园区30强,目前位居第20位,具备了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

当前,钦州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处于开放最前沿,要素资源加速汇聚,不断形成趋势变量,懂得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必定大有可为,正是加快发展之时。

钦州从上世纪末发展工业,至今已经二十多年,才有了现在这么一个基础,但这个基础还不稳固、很薄弱。

工业发展需要过程,工业做大做强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工业发展不仅仅是项目建设这么简单,也不是仅仅有龙头就行,还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更要分析判断市场、尊重产业发展规律、适应时代发展趋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这个是学习的道理、真理,也是发展的道理、真理。钦州发展工业,既要“走出去”,更要“请进来”,既是一个学习借鉴经验“以它山之石攻玉”的过程,也是一个努力奋斗为成全自身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过程。

历史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过程。工业强市,必须下苦功夫、深功夫,还要久久为功,以“铁棒磨成针”的啃劲、韧劲推动目标达成。

钦州,春江水暖鸭先知

叁 待到山花烂漫时

冬天来了,想起毛主席《卜算子·咏梅》词:“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发展是难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譬如人生,苦多于乐,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农业大市的基础上建成工业强市,对于钦州来说,是一件难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难事。在这样的情况下,钦州发展,建成工业强市,要厚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有“待到山花烂漫时”的坚守和豁然。

钦州建成工业强市的信心何在?我们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工业基础,有政策支持,有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在此基础上,钦州还建立起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的相对优势,形成向海经济发展的要素资源汇聚,重大产业项目推进不断夯实工业发展根基等,不断对工业强市形成加持。这些都是钦州建成工业强市的信心和力量所在。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著名诗人雪莱之问,中国也有诗句写“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发展遇到困难、遭受瓶颈、乌云遮眼的过程中,不能受眼前所惑、所忧,不能被浮云遮望眼,不能够杞人忧天,要懂得穿越迷雾,懂得“钦州在哪里”“钦州好在哪”“钦州走向哪”,明白“国际门户港、自贸试验区、绿色石化业、江海宜居城、小康幸福人”发展愿景就是钦州的人间四月天,“五个愿景”是剪刀,会剪出钦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始终成竹在胸,闲庭信步。

钦州是沿海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广西发展中具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先天优势。

我们常说,“只管努力,一切交给天意”。历史上也有这样的典故:一个是关于西楚霸王项羽的,叫“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另外一个是关于越王勾践的,叫“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努力付出了,天意不会辜负。

钦州发展,做足破釜沉舟、卧薪尝胆的努力,就会不断形成量的累积、叠加,最终产生“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的质变,有效达成目标。

钦州,春江水暖鸭先知

二叔钦州说事,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文载道,欢迎合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