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欽州,春江水暖鴨先知

現在已經入冬。冬天,總是給人一種蕭條冷落之感,讓人意興闌珊、慵懶孤寂。

冬天,往往是年初制定目标的攻堅克難之時,能不能做到善始善終,能不能完成任務,就看冬天的表現。

處在爬坡過坎、滾石上山、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關鍵階段,欽州的發展,必須具備起步就要提速、開局就要争先的意識,需要在冬天再來“三把火”,熱情高漲、熱火朝天,奮戰到底、血戰到底,咬定目标不放松、不達目标不罷休。

欽州,春江水暖鴨先知

壹 大夢誰先覺

三國諸葛孔明,在沒有出山擔任劉備軍師之前,躬耕南陽,淡泊明志、甯靜緻遠,一曲“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恰如其分反映了其隐居的狀态。

此時,天下大亂,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問天下誰是英雄,諸葛孔明心如明鏡,已得“大夢誰先覺”之妙,隻待劉備“三顧茅廬”。

目前,世界正面臨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時和勢站在我們這邊,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曆史程序。邁向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站在時代風口,講究“大夢誰先覺”,誰積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抓住世界、國家和區域發展的一系列機遇,誰就能搶得先機,在發展上提級晉位、搶關奪隘。

欽州市第六次黨代會明确指出:目前,欽州已經從開放末梢躍升至開放最前沿。這是一個準确的判斷,這個準确判斷進一步明确了欽州所處的曆史方位,提出了“建成工業強市,實作發展願景,奮力譜寫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欽州篇章”目标。準确把握新發展階段,搶抓用好新發展機遇,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欽州的發展才是最有效的。

欽州,春江水暖鴨先知

工業強則欽州強,産業興則欽州興,欽州要實作現代化,工業化是不可逾越的階段。作為農業大市,建成工業強市是欽州實作人民發展願景的前提和基礎,隻有建成工業強市,才有美好的願景落地,才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十四五”期間建成工業強市,關鍵看欽州在建的重大産業項目建設情況,比如華誼、恒逸、桐昆、泰嘉等産業項目,這些是欽州工業發展的産業龍頭。若重大産業項目能按照既定目标如期或加快推進建設,工業強市目标實作就是大機率事件,若重大産業項目推進緩慢且受阻,那麼工業強市目标實作就會遇到困難。十四五期間,按照重大産業項目建設規劃,僅綠色石化業項目建成後,就可在十四五期間為欽州實作工業産值超過3000億元。

“打鐵必須自身硬”,欽州要有“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的清醒認識。這次黨史學習教育,欽州把英雄史、革命史、建港史貫通起來學習,融入“紅色傳奇、綠色鄉愁、藍色夢想”實踐之中,學用結合、知行合一,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繼承共産黨員精神譜系,動員全市上下在新時代發揚“不等不靠”的欽州精神,保持“馬上就辦”的欽州速度,提振“馬上就辦、真抓實幹、辦就辦好、滴水穿石”的精氣神,苦練攻堅克難的本領本事,修磨抓落實的真功硬功,鍛造百折不撓的勇氣志氣,形成舍身成仁的敢想敢幹,建成工業強市,實作發展願景,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貢獻欽州力量。

欽州,春江水暖鴨先知

貳 少壯工夫老始成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發展不是一馬平川,不會一帆風順,對于後發展地區來說,發展更是山攔水擋,難是狀态,攻堅是常态,需要跋山涉水,須曆經千辛萬苦。

堅持就是勝利。愚公可以移山,精衛能夠填海,貴在堅持。事能成,既要不堕青雲之志,更須具備移山之志,保持戰略定力,久久為功。

一口吃不出胖子,羅馬不會一天建成。成功,要先有“一萬個小時努力”的前提。在經過一萬個小時努力後,就算不一定成功,也可知道成功的竅門所在,明白成功在哪個地方。

我記得讀國中時,一個同學很笨,領悟能力、接納新知識等方面很差,學習上沒有什麼天賦,在别人眼裡就是個“笨蛋”,但他學習很努力,每天總是班上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笨鳥先飛”。他相信勤能補拙、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國中三年,他始終保持勤奮好學的習慣,好學不辍,成績慢慢趕上來并名列前茅。中考,他考上中師,畢業配置設定,回母校任教,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努力改變了他的命運。

欽州發展,在建成工業強市過程中,必須保持戰略定力。

欽州人是有戰略定力的,建設欽州港就展現了欽州在發展上的戰略定力。

上世紀90年代初,欽州咬定“南方第二大港”目标,矢志不渝建大港。

1992年,欽州人發揮主觀能動性,不等不靠、無中生有啟動欽州港建設。

1994年,欽州以建成的兩個萬噸碼頭起步,錨定目标不放松,矢志不渝永向前,把大港夢作為欽州夢,花了二十多年時間,一步步推動“南方第二大港”夢圓。

2018年,欽州港邁入億噸大港行列。

2020年,欽州港集裝箱吞吐量進入世界集裝箱港口50強,位居第47位。

欽州,春江水暖鴨先知

工業強市,也不是今天才突然說出來的。

欽州早在上世紀末建成欽州港的時候就提出并實施臨海工業發展。大概是1998年或者1999年的時候,自治區批複了欽州建設臨海工業的發展計劃。

之後,一直圍繞港口服務工業、工業為港口作支撐做足文章,不斷做大做強臨海工業,形成了石油化工、現代裝備制造、冶金、造紙、食品加工、物流服務等産業為主的臨海工業,形成了欽州石化産業園等臨海産業集聚,欽州石化産業園連續多年進入全國化工園區30強,目前位居第20位,具備了良好的工業發展基礎。

目前,欽州迎來重要發展機遇,處于開放最前沿,要素資源加速彙聚,不斷形成趨勢變量,懂得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必定大有可為,正是加快發展之時。

欽州從上世紀末發展工業,至今已經二十多年,才有了現在這麼一個基礎,但這個基礎還不穩固、很薄弱。

工業發展需要過程,工業做大做強更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工業發展不僅僅是項目建設這麼簡單,也不是僅僅有龍頭就行,還要強龍頭、補鍊條、聚叢集,更要分析判斷市場、尊重産業發展規律、适應時代發展趨勢。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這個是學習的道理、真理,也是發展的道理、真理。欽州發展工業,既要“走出去”,更要“請進來”,既是一個學習借鑒經驗“以它山之石攻玉”的過程,也是一個努力奮鬥為成全自身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過程。

曆史發展總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過程。工業強市,必須下苦功夫、深功夫,還要久久為功,以“鐵棒磨成針”的啃勁、韌勁推動目标達成。

欽州,春江水暖鴨先知

叁 待到山花爛漫時

冬天來了,想起毛主席《蔔算子·詠梅》詞:“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隻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一種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發展是難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譬如人生,苦多于樂,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農業大市的基礎上建成工業強市,對于欽州來說,是一件難事,甚至可以說是一件難上加難的難事。在這樣的情況下,欽州發展,建成工業強市,要厚植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有“待到山花爛漫時”的堅守和豁然。

欽州建成工業強市的信心何在?我們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有工業基礎,有政策支援,有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在此基礎上,欽州還建立起石油化工産業發展的相對優勢,形成向海經濟發展的要素資源彙聚,重大産業項目推進不斷夯實工業發展根基等,不斷對工業強市形成加持。這些都是欽州建成工業強市的信心和力量所在。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是著名詩人雪萊之問,中國也有詩句寫“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在發展遇到困難、遭受瓶頸、烏雲遮眼的過程中,不能受眼前所惑、所憂,不能被浮雲遮望眼,不能夠杞人憂天,要懂得穿越迷霧,懂得“欽州在哪裡”“欽州好在哪”“欽州走向哪”,明白“國際門戶港、自貿試驗區、綠色石化業、江海宜居城、小康幸福人”發展願景就是欽州的人間四月天,“五個願景”是剪刀,會剪出欽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始終成竹在胸,閑庭信步。

欽州是沿海地區,獨特的地理位置,在廣西發展中具有“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先天優勢。

我們常說,“隻管努力,一切交給天意”。曆史上也有這樣的典故:一個是關于西楚霸王項羽的,叫“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另外一個是關于越王勾踐的,叫“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努力付出了,天意不會辜負。

欽州發展,做足破釜沉舟、卧薪嘗膽的努力,就會不斷形成量的累積、疊加,最終産生“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的質變,有效達成目标。

欽州,春江水暖鴨先知

二叔欽州說事,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以文載道,歡迎合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