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长短短《金刚川》

作者:刺客影视
长长短短《金刚川》

关磊是张飞独自一锹一锹埋的,残存的身体碎片不多,同他生前的宝贝疙瘩烟叶罐一起包在帆布里面,就埋在牺牲的战友们旁边,夜色中张飞双手把写着关磊名字的炮弹壳当做墓碑端端正正插进土里,再点起一根喇叭筒插上,烟雾飘散。他颤抖着拿出弹壳哨子放到嘴边一吹,哨子嘶哑的响了半声。沉吟着,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半晌后他站起来,贴着树干望向山下,江边修桥工地灯火通明,工兵连的战友们在拼命的抢着进度修补被炸断的木桥。忽然他抬头向远处的天空望去,云层中隐隐约约又传来了飞机的声响。。。这是电影《金钢川》中的一幕,在抗美援朝70周年到来之际,这部以抗美援朝后期一场战斗为背景的影片在网络上引起了意识形态的高度对立。其实每部影片都会有人说好也会有人不好,长得再漂亮的姑娘也有人不喜欢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这次情况有点不一样,且听我仔细道来。

长长短短《金刚川》

首先介绍一下影片故事的大背景,也就是当时的政治和军事形势。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进行了将近三年,而谈判也谈了整整两年了,经过了第一阶段战役的起起伏伏,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完全摸清了敌人的作战风格,制定了清晰的战略方针,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把战线收缩到三八线一带,以各种形式、各种战术大打、小打积少成多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场成绩,给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造成了极大的创伤,稳稳的控制住了战场形势,让西方列强尤其是美国在国际、国内政治上都面临空前的压力,所以在当时的政治形势驱使下美国人急欲脱离泥潭,退出这场意兴阑珊的战争。

长长短短《金刚川》

而我国方面当时正处在建国初期,国家各方面都是百业待举,百废待兴,需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国家建设当中去,也不宜继续打下去。所以在牢牢控制着三八线战略成果,取得了一定的战略优势和政治影响的情况下,也希望能够通过和平谈判早日结束战争。到了这个时候,我方跟联合国军旷日持久的谈判马拉松似乎终于看到了终点线。但是这时却有一个人不愿意为了停战而达成和平谈判,那么各位就要问了:既然联合国军和我们都愿意停战,什么人有这个本事能够唱反调呢?您还别说,真就有个人蹦了出来,有这个本事,也有这个胆量,他就是大韩民国的开国总统李承晚。

长长短短《金刚川》

以李承晚为首的南韩政治势力为了巩固政权,在二战时期就使出浑身解数制造各种问题希望把美军留在韩国本土,从而使南韩政府能够高枕无忧的附骥在强大的美国军事势力之下,以图稳定的统治情况复杂的国家内部和对付周边复杂的国际环境。这回本以为借着二战后尚未卸甲的世界上最为优势的西方军事集团这股东风,可以一鼓作气的荡平北边金家,达成统一朝鲜的大业,却不曾想三年时间几番反复之后还是回到了原处,要跟不共戴天的对手面对面坐下来谈判解决问题。而且在眼前的情况下谈判,谈判条件基本就是一个开卷考试,标准答案天下皆知,三八线!以三八线为界再度划线而治,眼看苦心经营的美梦就要付诸东流。

长长短短《金刚川》

李承晚是个非常强势且执着的人,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样的局面,所以公开和他的西方兄弟们撕了,叫嚣着即使美国不提供帮助,韩国人凭自己的力量也要完成统一大业,甚至还喊出了要将战火烧到鸭绿江对岸去的口号,接下来他们就进行了一系列破坏停战协议的举动,包括扣押志愿军战俘和就地释放、收编北朝鲜的战俘,在这个过程中韩国军队竟然与看守战俘的美军部队发生了交火。并且之后李承晚再次拒绝了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的调停,摆出一副破釜沉舟大干一番的架势。在今天看来,我不得不说李承晚们其志可嘉,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完整,他们拿出了孤注一掷的勇气和实际行动,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又不得不感叹其智可诛,注意了,是智商的智。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战场局势逐渐明朗,生米已成熟饭,朝鲜两极分化的局面在事实上已经无可挽回。

长长短短《金刚川》

而西方集团在朝鲜战场无法摆脱战略困境,再打下去只能够遭遇更大的失败,这不符合西方人的利益,一切都已赤裸裸的摆在台面上,连个傻子也看得出来。而且话说回来,别人来给你帮忙茬架,结果没讨到便宜变成吃不了兜着走的局面,你还不许人家讲和回家,要一直陪着你干下去,这从道义上也说不过去呀。再退一步讲,一场架干下来,当初你们十几个一起上也打不过,现在弟兄们都不打了,你一个人上去有打赢的可能吗?完全就是没有任何希望的愚蠢行为。

长长短短《金刚川》

如果一个人这样不顾一切,我们可以夸赞他的血勇,但是对于一支政治力量一个国家来说,在危机面前如果完全失去了理智,丢掉政治权衡与考量,明知必然会失败还作出不计后果的梭哈决定,那就是一种愚蠢了,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对韩国的国民性格有所了解。李承晚当局的行为,让他的盟友们非常的难堪和愤怒,这是一个微妙的局面,当时我国领导人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点,立即作出了英明的决断,那就是趁此敌人间隙已生露出大破绽的时机,集全军之力一举消灭集结在金城附近的李承晚韩军主力,鼎定停战和谈局面,这样就有了金城战役。

长长短短《金刚川》

而要发动金城战役,志愿军部队就必须由后方机动到金城战场附近,这条线路上有个必经的咽喉位置就是金刚山下的金刚川,参战部队必须在计划时间之内通过金刚川上唯一的桥梁才能够到达预定战场按时发起进攻,而那时整个金刚山地区都在美国空军的制空范围之内,所以就有了这场金刚川修桥保卫战,这场在此前绝大多数中国人民都不曾了解过的英勇保卫战就是电影《金刚川》的蓝本。

长长短短《金刚川》

因为种种原因,这部电影从开机拍摄到上映的时间只有短短两个多月,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为了达到在计划时间上映的目标,片方采用了三个导演管虎、郭凡、路阳来联合执导。开机后三个导演各带一队人马,分赴三个外景地同时开机拍摄,在核心分工侧重上各擅其长,陆阳负责人物心理部分,郭凡负责视觉效果,管虎把控全局,

长长短短《金刚川》

应该主要是考虑到时间因素,为了能够按时交卷,管虎把片子编成了不多见的四线叙事结构这也是最终导致了本片产生了大量争议的原因,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讲有关争议。

争议主要是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普通观众,另一个方面是网络大V、公知们。首先讲第一个也就是观众方面的问题,基本上对本片持负面态度的观众看法是:“电影重复的地方太多了,看不懂,不好看”。这个原因就是因为电影的叙事结构导致的,一般电影都是单线性叙事结构,按照从头到尾一条线的时间顺序来讲故事,线索基本是一条直线,这样的话在理解剧情时不费脑,对欣赏者理解能力没有太高要求,一般观众都能够看懂。

长长短短《金刚川》

而金刚川则采用了四线结构,分别是《士兵》、《对手》、《高射炮》与《桥》,前面三条线是平行的,分别从步兵连,美军飞行员,高射炮连的视角来进行演绎,把同一个故事放在不同的角度讲了三次,然后再汇接到第四条线上继续把整个故事讲完。这种结构从形象上来理解类似于希腊字母Ψ,就因为这么个比较复杂的结构,把很多观众都看蒙了。电影艺术有很多种叙事结构形式,这个基于导演的艺术追求或者影片本身的需要来选择无可厚非,但是在选择艺术形式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受众的接受能力和欣赏水平问题,打个比方你跟菜市场的老板们谈上层经济结构就不能够希望大多数老板都能听得懂了,所以说面对结构复杂的电影,观众们有反应也是正常的,看不懂不知道你在讲啥,当然也就觉得不好看了。而在高知群体和对电影艺术有一定了解的观众之间这个问题应该不会那么严重,总的来说问题的产生还是因为导演在设计影片结构的时候对于受众问题有欠思虑;

长长短短《金刚川》

接下来讲讲另外一个方面,也就是网络大V和公知们的反应,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的。我大致归纳了一下公知们的批判意见,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第一,电影细节与史实不合,比如桥面不够宽,浪不够急。第二,个别战士形象没有党性和纪律性,比如吴京扮演的张磊行为散漫不听安排,是个兵痞,还有人定义为土匪。第三,影片中只有战士和敌人,看不到敌人的残暴和人民群众的力量。第四,大导演管虎种种日常行为不尊重革命先烈,不爱国(扯到个人身上去了哈,感觉这手法有点熟悉)。证据是他向革命烈士墓鞠躬的时候手背在后面,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带着印有英文的帽子。

长长短短《金刚川》

下面我就怀着对这些大V公知们万分崇敬的心情来说道说道这些个事情,第一,关于电影细节不符合史实,史实到底是什么样子?金刚川的实际修桥情况网络上有真实数据和图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来看看到底有多大的出入,而我想说的这只是一部电影,电影是一种影象艺术,作为艺术夸张、象征、虚构,等等手法,都是为了达到叙事目的完成主题的合理手段。具体到道具是为了帮助剧情的讲述而制作的模拟器具,只要不对剧情产生影响那就是合格的,比如说剧中的枪炮并不是真的,子弹也不是真的,被射中的人也不是真死了。那么您能够为了要求剧情的真实性让这一切都是真的吗?如果不懂这一点,刻意要求电影方方面面完全重现历史,细节和情节完全与史实贴合,那就是耸人听闻了,电影史上又有几部电影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哪怕是纪录片也做不到这一点,提出这种要求,只能说是无知而可笑了。

长长短短《金刚川》

第二,关于党性和纪律性,这个问题主要是从吴京的表演部分产生的,结论是有个性,行为散漫不配当革命军人,所以是兵痞、土匪。首先我想问问这些公知,您知道这场战争发生在什么时候吗?知道那个年代人民解放军的组成成分吗?他们都是从旧社会浴血走过来的军人,可不是军事学院的三好学生。其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习惯和优缺点,一个人处于炮火纷飞,每个下一分钟都有可能失去生命的野战战场,在一定程度释放个性难道不是很合理的吗?难道要求每个革命军人在战场都五讲四美三热爱喊着革命口号去战斗?再次基本上每个革命色彩的片子里面也都有生性跳脱的角色,随便举2个例子:雷锋和董存瑞在牺牲之前也都有过违反纪律的行为,那么他们也是兵痞土匪咯?

长长短短《金刚川》

第三,关于影片中看不到敌人的残暴和人民的力量,这个估计是样板戏看多了上瘾了,这种情况我就只能给出一个简单的建议了,建议持这样观点的朋友只看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电影,那样的话人生比较圆满。第四,评判一部片子扯到导演的日常行为上面去了,感觉就更怪了,首先这个背手鞠躬的问题我也在网上查了很久,至少我是没有查到禁止或者不允许这样做的礼仪指导,简单的说就是没有明文不允许这样做,说这样做有阴谋有问题的人都是自己的主观看法。其次关于钢盔和英文帽子的问题,在这个时代戴过莫名其妙英文帽子的普通人和名人都太多了,尤其是那些搞艺术的,可惜的是某个伟大的运动时期一去不复返了,现在连黑社会也不流行了,所以估计对此有意见的朋友也只能够开开嘴炮,做不了什么实事,没法抓住这点放倒人家了。

长长短短《金刚川》

说完这些,再回来讲讲电影本身,发展到今天国产战争片从拍摄技术、叙事方法以及剪辑合成上来说比之以前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整体来说和世界顶流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只要继续坚持努力,量变促成质变将是一件并不遥远的事情,也正是因为有一大批有思想、有追求的电影人在不懈前行,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电影作品一定可以听到幸福来敲门的声音。电影的进步一般是由电影技术的进步来带动的,从技术层面来看《金钢川》在服化道、画面风格、录音效果,现场调度,战斗场面剪辑都可圈可点。由此也可以见得这些年来我们在电影技术方面已跟上了国际潮流,差距不大。

长长短短《金刚川》

真正需要花大力气追赶的还是在思想和艺术性上面,如果艺术手法处理得当,像《金钢川》这样多角度平行叙事结构的影片也可以拍得很经典、很好看,国外的同类型电影比如《罗生门》、《敦刻尔克》、《刺杀据点》都做的相当不错,在世界影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跟他们对照一下《金刚川》的问题就不是那么云山雾罩,雾里看花了,可以捋得清清楚楚。影片的结构类型没有问题,问题在运用和处理方式上,这种结构的电影精髓是通过不同的视角来提供各自完全不同的局部线索,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不同的讲述视角之间又要巧妙的形成矛盾冲突,最后通过每条线上展现的局部细节组合成完整的故事轮廓来解决掉所有的矛盾。电影的水平说白了就是制造然后解决冲突的水平,这样的多线性叙事结构如果处理好了比传统的单线性叙事更有看头,因为多视角展现出来的矛盾立体性更强、人物的个性也更丰满,从艺术性高度来说要比单线性叙事高出一大截。

长长短短《金刚川》

而《金刚川》却没有把这个东西运用好,三条平行的叙事线本身展开的方式都过于简单、平直了,给人的感觉就是平淡单调。第一条线就已经把故事讲完全了,另外两条线只是在重复、补充一些细节罢了,没有新的东西制造出有份量的剧情冲突,那么观众的情绪就调动不起来。而且我们前面说过电影就是一个不断制造冲突和解决冲突的过程,你第一次就已经把所有的冲突都表现出来了,然后又接着重复讲了两次,这就造成了观影情绪线的严重阻断,也就怪不得观众看得不耐烦了,高明的导演对剧情的设计应该与小品、相声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剧情发展的本质是为了引导观众的情绪,观众的一哭一笑都在我的设计和把握之中,管虎这点做得不好,造成了本片最大的问题。《金刚川》只是采用了多角度平行叙事的形式,而没有抓住这种叙事风格的实质来做文章,用五个字来概括:有形而无神。并且电影的第二条线《对手》在剪辑上也有很大问题,转场处理太低级,细节上有败笔,导致结构松散拖沓,让人觉得不真实很容易出戏,从而影响了影片的整体水平。以上这些问题说明《金钢川》并不是一部很完美的影片,导演编剧水平还需要多加锤炼。套用一句老话来勉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长长短短《金刚川》

至于思想高度方面倒从来都不是国产影片的弱点,电影最后所有的主角都壮烈牺牲了,一方面反映了战斗的残酷性,历史上这座桥被炸毁七次,七毁七修。另一方面,就是从整体上体现了电影的主题和核心思想“牺牲”,提醒人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曾经像我们这样普通,有血有肉,而最后的关键时刻他们毫不犹豫的挺直了脊梁,托举起国家、民族的尊严,把生命融入了山川大地,铸就守护我们族群的血肉长城。

长长短短《金刚川》

优秀的战争片都是震撼而残酷的,其目的并不仅仅为了给人们提供一种视觉感官上的冲击,而是为了更真实的揭示战争的恐怖和残酷,让当下的人类社会心生警惕,从而远离战争,这也就是战争片的最大的内涵,反战!死亡也从来都不是艺术追求和歌颂的目的,艺术展现死亡和牺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体现生命的尊贵和用小我换取大我尊严的伟大人格。这样才让能观影的人们产生强烈的共振,乃至走出影院以后在现实的夜色中能够深深地感触到和平真好!活着真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