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其实”一词的历史演变与小人物们的集体自嘲

“其实”(实际上)一词确实源自古语,不过在古人身上又确实用得不多、反倒是当代人整天将其挂在了口头上;说到底,这当中的演变就是一出罗生门,因为说“其实”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谁也不会服谁。

“其实”一词的历史演变与小人物们的集体自嘲

梁元帝表里两套的“其实”

古籍中的“其实”在《孟子·滕文公上》里已出现,二千多年间使用语境基本都偏贬义、即“表面是好的,实际上却非如此”(比如《北史·萧大圜传》:梁元帝对萧大圜打的小九九、表面上派他出使,其实他就是个人质),只有到了当代、才有了“表面不好、实际上好”的双向含义。

大家自己想想看,自己都是在怎样的情形下才说“其实”呢?——说得越频繁,就越会暴露你的“小人物”本质,以致于周星驰干脆将它作为自己每部影片的必备“金句”用词之一、借这样的”喜剧式自嘲“加强小人物的悲剧色彩。

“其实”一词的历史演变与小人物们的集体自嘲

《功夫》:小人物的“其实”式自嘲

古人不爱用这词是因为等级使然,因为文献的记录方同时也是作为统治者的“话事人”,从他们自己高高在上的角度描述事情时,自然就成了“表面是好的,实际上却非如此”。比如老板对你说:“别看你忙了一整天,其实啥事情也没做好”;即便你确实干得很好了,老板这么说只是因为他的身份角色,谁让他凌驾在你头上呢?

所以在《孟子·滕文公上》一文里,孟子描述从前赋税制度时就说:”别看夏朝以田五十亩、商朝以七十亩、周朝以百亩才起贡,其实税率都是十分之一呀!“(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意思是田越多赋税也越高,实际上并无降税,言语间充斥着批判、鄙夷之意。

“其实”一词的历史演变与小人物们的集体自嘲

孟子是少数敢用“其实”批判前朝的古人之一

我们再挖掘古籍中不多见的“其实”,基本也是这类由正到反的含义:后人批判前人、上级批判下级,这本是最有资格用“其实”了,作为弱小的一方根本就没“反驳”的资格。然而“独尊儒术”之后,各类“其实”就成了自我批评、毕竟两千年来历代都用的是同一统治体系,统治者显然不爱这么做,所以你翻遍二十四史也找不到多少“其实”。

当代人多少有了些言论自由、发发牢骚反驳一下总是可以的,虽然这并不能改变什么。所以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就如此为自己“反驳、辩解”:“其实我是一个演员”,从“龙套”到“演员”就是由反到正的表白;在《少林足球》里又说:“其实我是一位研究僧”,同样是小人物面对无奈的无力辩白;《破坏之王》里他又不断想告诉阿丽:“其实我就是那位蒙面人”,结果呢、同样是“悲具”告终。

“其实”一词的历史演变与小人物们的集体自嘲

电影里笑中带悲的周星驰

作为一名当代小市民,每当老板骂你“废柴”时,相信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为自己辩解过:“其实我这么做是因为……”,不过老板肯定会这么说:“你不需要解释,其实我要的只是结果!”看到了吧,历史演变了这么多年,底层小人物们只是多了自嘲的“权利”罢;而底层人越多,今天的各种“其实”也会越多,不过这并没什么卵用、你可能依旧还是大小老板们眼里的那类“废柴”。

虽然古人们很少用“其实”来自我批评,为了更生动地去描述古代的这种尊卑等级关系,今天的古装影视剧却会大量地给古人套上“其实”。

描述唐初历史的大剧《贞观长歌》里,为了刻画太子李承乾的懦弱无能,他的台词中就有大量“其实”,比如“我这么做,其实都是为了父皇您呀!”、“这事情我虽然做得不对,其实都是为了大唐江山呀!”……各种无能之举加上各种“其实”式辩白,直接让唐太宗废掉了他这太子。在唐太宗面前,李承乾就是今日老板们眼里的那种“废柴”,不过史书里的李承乾则全无这样的记录,史官们好歹还是知道上下分寸的。

“其实”一词的历史演变与小人物们的集体自嘲

李承乾的自我辩白

前有长达两千多年的森严等级关系、后有社会地位上的尊卑关系,“其实”从正到反或从反到正的表白缘何又成了一出“罗生门”呢?归根到底,无论“其实”被记录在典籍上或被唠叨在各人心里,它都是人性“自以为是”的一种本能表现,只是有些人可以这么说、有些人只能在心里默默唠叨、发着牢骚。

周星驰的成功就在于,他把两千多年来小人物们心里唠叨的各种”其实“都说出来了(然而并未改变什么),所以人们才说、他拍的其实都是悲剧电影。

如今许多历史水文作者都爱用各类惊人标题描述古人,比如“李白其实是一位武林高手,孔子其实武力值惊人”……等等等等,这其实也是典型的小人物心态;估计某些人内心里也在幻想、期盼着能这样向心上人表白:“其实我就是那位多金与智慧并重,孟尝与潘安的化身......玉树临风,风度翩翩的王公子!”,其实你是谁、你自己比任何人都清楚。

“其实”一词的历史演变与小人物们的集体自嘲

其实,你我在这世上都只是“路过”而已

不管出于哪一种本意(批判、自嘲还是控诉),也许“少说多做”当一名行动派,这才是避免嘴上总挂着“其实”的最有效举措吧?如果你真是块材料、金子总是盖不住的!

写给所有迷惘、失去方向的年轻人们,其实,你就是你。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本号将坚持文章100%原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若存疑义联系即删),持续为大家输出选题丰富的文化史论内容;文字均亲自码出,观点为个人见解,绝无任何映射行为,欢迎订阅转发及评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