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合“常庆记”盆牛脯的传承人常玉兰

《六合盆牛脯(pǔ)》,古称《盆牛脯(fǔ)》,是六合回民的传统清真食品,始于隋唐,盛于明清,为清朝宫廷之贡品,约有140多年的历史。清咸丰年间,六合一位皇甫的师傅擅长制作五香牛肉,技艺独特,无与伦比,后传艺给回民常氏家族三人手里。他们在皇甫技艺的基础上,师承祖法,反复实验,大胆创新,分别挂起“常庆记”、“常镜记”和“常玉记”的招牌,其中以“常庆记”为最佳,在六合县城自产自销盆牛肉,创出了六合独特的地方名品。六合盆牛肉在多年传承祖辈的技艺中,质量越做越好。常玉兰的祖父常厚原生于1899年,父亲常福生生于1919年,他们继承了“常庆记”盆牛肉的做法,把盆牛肉的口味越做越好,很多的食客们都是慕名而来 !这门手艺传到了常玉兰这一辈,她不但传承了祖传上的老卤秘方,精心的制作盆牛肉,同时也在原有制作技艺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创新和变革,从而更加发扬光大了六合盆牛肉的传统技艺!
常玉兰,1951年8月7日出生,是六合“常庆记”盆牛脯的传人。祖父和父亲一直继承着祖上的这门手艺,常玉兰从他们手中接过棒来,延续的祖上的做法,经营着这门生意。主营盆牛脯等系列菜品,选用的都是每天现宰的新鲜水牛肉,加上陈年的老卤秘方,才能做出令人回味无穷的盆牛脯系列美食!2012年在六合区文化部门的推荐下成功入选了市级非遗,成了非遗传承人,常玉兰感到荣幸的同时也深感一份责任,从口味、卫生、质量等各方面都严格把好关,从不马虎大意!由于一贯的坚持努力,得到了顾客一致认可,先后被南京电视台、金陵晚报等新闻媒体对盆牛脯做了多次的采访报道,2016年在第八届江苏省创新菜烹饪技术比赛中荣获个人赛金牌奖,2017年在第二届菱塘民族旅游美食节清真烹饪比赛中荣获金奖。如今这门手艺传给了女儿朱晓蓉,将更好的把这门非遗美食手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地址: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文昌街1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