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太原美食之郭杜林晋式月饼

每年中秋时节,我总会给家里长辈送上月饼,但多少年下来发现长辈们对郭杜林月饼是情有独钟。

太原美食之郭杜林晋式月饼

记载据记载,郭杜林月饼起源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光绪时以享誉全省各地,成为深受大家喜爱的节日食品。

关于郭杜林月饼的来历,山西民间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清初,太原城内有一家糕点铺,铺内有三位技术高超的糕点师傅,分别姓郭,杜,林。这一年中秋前夕,三人因喝酒误了时辰,本来和好要打制月饼的面,结果发酵了,这可怎么办?浪费了面,东家会责怪的,于是师傅们灵机一动,仿照平时蒸馒头的方法,往发酵的面中掺入生面,并加入适量碱面与油糖做成一种包馅饼。

没想到,这批包小月饼上市后,广受百姓欢迎,从此这种特殊技艺制作的月饼,在市面上广为流传。为纪念开创的师傅,便用三人姓名“郭杜林”合称为月饼命名。

太原美食之郭杜林晋式月饼

据说,后来慈禧西行,途经太原,双合成老铺曾将“郭杜林”月饼作为贡品献上,连慈禧吃了也连连称赞,从此他便有了“清廷贡品”的美誉。

连后来山西土皇帝阎锡山,在执政期间也常派人到柳巷双合成老铺买郭杜林月饼。今天双合成牌匾,便是其机要秘书孙焕仑亲笔题写。

杜林月饼图案开始为篆字条纹,后改设水波纹,民间俗称“鞋底子”,这朴实无华的标志,反映了山西人崇尚节俭的性格特征。

刚出炉的月饼皮,皮硬馅软,在陶瓷罐中放一个月后可达到皮绵,馅酥,香酥一致的最佳口感。若室内无烟气,凉爽,干燥,成品储存一年内不会变质。

太原美食之郭杜林晋式月饼

一百多年来,郭杜林月饼已成为山西中秋民俗和节日饮食文化一个闪亮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