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抗恶性肿瘤药</h1>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一、概述</h1>
1.干扰核酸生物合成
在不同环节阻止 DNA 的生物合成,属抗代谢药。 化学结构与核酸代谢的必需物质叶酸、嘌呤、嘧啶等相似,属作用于 S 期的周期特异性药。
① 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药;甲氨蝶呤
② 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 氟脲嘧啶
③ 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药; 巯嘌呤
④ 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 羟基脲
⑤ DNA 多聚酶抑制药; 阿糖胞苷
2.直接影响 DNA 结构与功能的药物
① DNA 交联:氮芥、环磷酰胺等烷化剂
② 破坏 DNA 的铂类配合物;顺铂
③ 破坏 DNA 的抗生素类;丝裂霉素;博莱霉素
④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喜树碱类
3.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 RNA 合成药物
嵌入到 DNA 碱基对间,结合到 DNA 上,阻止 RNA 转录过程,抑制 RNA 合成;也能阻止 DNA 复制。放线菌素(更生霉素,DACT)、 多柔比星
4.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
①微管蛋白活性抑制药:长春碱类(抑制聚合)、紫杉醇类(抑制解聚)
②干扰核蛋白体功能药物:三尖杉生物碱类
③影响氨基酸供应的药物:L-天门冬酰胺酶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3">二、三尖杉紫碱、高三尖杉紫碱</h1>
机制:抑制蛋白合成的起始阶段,并使核蛋白体分解。释出新生肽链。周期非特异性药,对 S 期细胞作用明显。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6">三、甲氨蝶呤(MTX)</h1>
机制:化学结构类似叶酸,与叶酸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 FH2 ® FH4 ® 5,10-甲酰四氢叶酸®DNA 合成受阻
临床:用于儿童急性白血病和绒毛膜上皮癌,鞘内注射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预防和缓解。 不良反应:骨髓抑制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0">四、巯嘌呤</h1>
临床:主要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维持治疗,大剂量对绒毛膜上皮癌有效。 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黏膜损害。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3">五、羟基脲</h1>
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疗效显著,对黑色素瘤有暂时缓解作用,增加放化疗敏感性。 毒性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6">六、氟尿嘧啶</h1>
临床:对消化系统癌症(食管、胃、肠、胰腺、肝癌)和乳腺癌疗效较好。对宫颈癌、卵巢癌、绒癌、 膀胱癌、头部肿瘤也有效。
不良反应:对骨髓和消化道毒性较大
七、阿霉素(多柔比星)
机制:嵌入到 DNA 碱基对间,结合到 DNA 上,阻止 RNA 转录过程,抑制 RNA 合成;也能阻止 DNA 复制。药理:属周期非特异性药。对 S 期作用强。抗瘤谱广,疗效高。
临床:主要用于耐药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肉瘤、乳腺癌、卵巢癌、小细胞 肺癌、胃癌、肝癌及膀胱癌等。
不良反应:心肌退行性病变和心肌间质水肿;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色素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