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军让人感到叹服的其实不单单是精良的武器装备和过人的军事素质,其完善而系统的后勤补给,也是其前期纵横欧洲的原因之一。据说,二战期间,德军根据部队等级和所在区域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一线作战部队,二线的占领区驻守部队,而国内备守部队为三级,非战斗文职人员则为四级,供给的标准按照等级依次递减。不过,不管等级如何标准怎样,各种各样的香肠总是遍布军队的菜谱之中,即便到了战争后期纳粹最为困难的时候,香肠也是并不可少的军用品之一。
为了能够拥有足够并且不失新鲜的香肠,在德军相当多的部队中,配备了里专门的牲畜屠宰排,各类用于运输、吊装牲畜的车辆一应俱全,甚至柴油驱动的绞肉机、灌肠机,甚至于可以前移机动的香肠熏制车和冷柜车等装备,在这样的配置之下,专管炊事的德军大师傅当然不会只拿一个品种来敷衍官兵们,所以几乎德国所有能的拿得出手的香肠,陆续出现在士兵的餐盘之中,在那一段时间里最常见的无非有如下几种:
巴伐利亚白肠
作为纳粹元首希特勒曾经最喜爱的食物之一,巴伐利亚白肠自然拥有着属于它的独特魅力,这种由剁碎的小牛肉、烟熏猪肉为主料,混合香芹、肉豆蔻、洋葱、姜等配料制成的肉制品,在食用方法上区别于常见的香肠。这种香肠必须使用70度左右的盐水加热10到15分钟之上,再用餐刀切开香肠去掉外皮,配上甜芥末酱或者酸黄瓜,再把白肠切成小块儿,搭配黑啤或者烤面包,那滋味别提多惬意了。
图灵根香肠
用猪肉、牛肉剁肉沫,用胡椒、牛至、香菜和大蒜灌入羊肠或猪肠制成,据说因为大部分的制作材料都来自于自图灵根地区,所以才因此命名。一般在条件充足的驻军中,图灵根香肠会有用牛油细细煎过,淋上黄色芥末酱或是番茄酱,配上筋道的小圆面包一同食用。
纽伦堡烤肠
纽伦堡是用猪肉剁馅混合各种配料包在羊肠里做成的香肠,个头不大也就7-9厘米长,所以又有手指香肠之称,这种小香肠一般都是三明治或者小汉堡的主带菜,或煎或烤皆可。
法兰克福香肠
据说,传统的法兰克福香肠是用瘦猪肉加盐渍培根混成糊状,灌进肠衣里熏制而成的。不过,如今最常见的则是牛肉混合其他肉类或者培根制作而成的香肠,因起源于法兰克福而得此名。法兰克福香肠的长度一般为20厘米左右,由于外形较粗,到了现代常常被当作热狗肠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