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建筑——浰东小筑

小编在介绍了我们客家文化和历史的时候,发了很多篇关于和平的特辑,今天怎能不介绍下和平县最具有历史性的建筑浰东小筑,徐博霖的故乡

历史建筑——浰东小筑

浰东小筑位于河源市和平县下车镇石含村,是近代名人徐傅霖故居,门额上有时任农林总长谷钟秀的题匾“浰东小筑”与对联。

历史建筑——浰东小筑

要介绍浰东小筑,首先得介绍它的创建者、首任主人徐傅霖:

徐傅霖

徐傅霖,字梦岩,邑人尊称其为“梦公”,广东省和平县下车镇石含村人,生于1878年,前清秀才,京师政法学堂毕业后,留学日本京都政法大学。早年参加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曾任临时国会议员,众议院议员。

1915年任上海《正谊》杂志、《新中华》杂志编辑。参与发起组织共和维持会,反对袁世凯称帝。曾创办《中华新报》,任主笔。1916年后,任国会议员、大理院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反对蒋介石独裁专政和不抵抗主义,主张抗日。1932年参与组织中国国家社会党,当选为第三届中央常委。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6年冬接替张君劢之职,任民社党党魁(中国民主社会党由“国家社会党”和海外之“民主宪政党”合并而成,1946年8月15日成立于上海。创始人张君劢不担任主席,由徐傅霖代理),曾任国民参议员,国府委员,国大代表,总统府咨议。1946年后任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部长、中央银行总裁。1954年曾与蒋介石在台湾竞选总统,1958年病逝于台北。1948年4月19日,在国民政府“行宪国大”第十三次大会上,蒋介石当选为中华民国行宪后第一任总统。副总统候选人有6人:国民党方面有李宗仁、孙科、程潜、于右任4人,社会贤达有莫德惠,民社党的就是徐傅霖。李宗仁当选第一任副总统。1954年春,台湾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进行宪政换届选举。国民党的“正副总统”候选人是蒋介石和陈诚,为了避免国民党在自拉自唱的政治独角戏中的尴尬处境,装点民主政治的门面,国民党授意民社党推出其代主席徐傅霖为“总统”候选人,石志泉为“副总统”候选人,为国民党伴选(见邓泽宏《战后五十年台湾政治行政架构及经济促进功效浅析》)寻求“天人合一”的浰东小筑

历史建筑——浰东小筑
历史建筑——浰东小筑

浰东小筑,于2005年被市文广新局评为第一批受保护古建筑,和平县加大保护、开发力度,建设成为一个旅游景点,并申报为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浰东小筑看似不大,但里面却大有乾坤,你能在里面看上好几个小时,现在我们先来说说它外面的坏境,浰东小筑坐东向西,依山傍水,通面宽三门五间42米,每进与进之间都有天井用于采米,每进与进之间都有天井用于采,我们能看到徐傅霖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那种精神。

历史建筑——浰东小筑

站在浰东小筑高而阔的廊檐下,可以看到不远处的青山,云气飘忽。天井里满是厚厚的苔藓。围墙内的小院栽种着月季、胭脂花,几丛疏竹在墙角掩映。倘在厅上放一张八仙桌,与三五良朋闲聊,或对着青山作书绘画,而清风徐来,花香淡淡,真可谓人生乐事。前人总是寻求一种“天人合一”之感,徐傅霖当年筑建此屋,想必亦出此虑。

历史建筑——浰东小筑

这是浰东小筑的后院,美不胜收,再一次感受到徐傅霖所追求的人生。

历史建筑——浰东小筑

我们开始走进浰东小筑,里面可是大有乾坤啊!有明瓦,下泻天光。徐家后人介绍,这里有三四户人家住着,虽然浰东小筑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败,但里面的门、窗、梁、匾等,仍显示了当年工匠那精巧的技艺。

历史建筑——浰东小筑
历史建筑——浰东小筑
历史建筑——浰东小筑

任岁月的摧毁,横梁还是结实富丽堂皇的样子,不由的惊叹当年工匠们精湛的技艺和手工。

历史建筑——浰东小筑
历史建筑——浰东小筑

看这精雕细刻的门窗,即使岁月还是留下了痕迹,但浰东小筑还是保留了它自己原始的模样。

历史建筑——浰东小筑

上个世纪土改运动的时候,浰东小筑分给了30户人家。现在的徐氏族人共有100多人,分布在台湾、江西、美国、广东其他城市及和平本地。

历史建筑——浰东小筑

据徐家童养媳的追忆:

今年80岁的朱千娣还能凭着一丝记忆追述“叔公”徐傅霖。“他在大门正对面的宽大房间住,就是那里有一丛翠竹的那边。”朱千娣指点着说。“里面曾有玉石桌,铁床、铁桌。后面被搬走了”后来徐氏族人在90年代的时候回来看时,只是房子还在,其他很多东西都没有了,门扇户页都被拆掉搬走。朱千娣布满皱纹的脸写满回忆:11岁时,她来到徐家做童养媳兼丫头,随着小丈夫叫徐傅霖“叔公”。那时候的浰东小筑,有大的石金鱼缸(现在仍在,做了花盆)。院子里摆满了各种好看的摆设,还栽了许多花。屋里不放柴草的(现在没地方放,都堆在大门背后、角落里),门的两边都有石刻对联,年年都不用写对联(早就被铲掉了,并涂上褚色)。“叔公”徐傅霖常在大房里待着,喝茶,在小房里住宿。几十年时间过去了,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连农村的房子都西化了。年迈的朱千娣歪着一条腿坐在大门前的板凳上,混浊的双眼隔着雨幕打量着浰东小筑的主体建筑。院子里,一堆小鸭子正在长满青草的鹅卵石地面觅食。对于一个老人家来说,她仍然为之感到欢喜的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她的晚辈们——在国内的徐傅霖兄弟的后代——会到这里相聚,也有几十个人,热热闹闹的。

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一座古老的建筑,它的一砖一瓦隐藏着多少历史的变化,它见证了多少代人的梦想。并让我们了解到历史的改变,希望这些历史性的建筑能一直传承下去,让后世的人能够想起那一段历史。

历史建筑——浰东小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