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论语易读」12·24以文会友 以友辅仁

【原文】

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

曾子说:“君子用诗文道德来会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注释】

(1)《集释》引《说苑·说丛篇》:“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在陈于前,弃而不为善者鲜矣。”

(2)《集解》引孔安国曰:“友以文德合也。友有相切磋之道,所以辅成己之仁。”

(3)《朱注》:“讲学以会友,则道益明;取善以辅仁,则德日进。”

(4)李颙《四书反身录》:“文乃斯文之文、在兹之文、布帛菽粟之文,非古文之文、时文之文、雕虫藻丽之文……学人不为身心性命则已,如为身心性命,则不可不会友,会则不可无会约。”

【解读】

上章或主要针对“损友”而言,本章则强调“益友”的重要性。曾子于本篇并未出现,此时突然出来为本篇做结,当是曾门弟子增补的章节。如再考虑到其他章节中曾子言论的具体内容及其所编排的突出地位,曾门弟子欲图证明乃师为“孔门弟子中最能传道者”(杨义《论语还原》),其意甚明也。

关于“以文会友”中的“文”,有两种理解:一是单指“诗书礼乐”之文,即典籍之文;一是指“天之未丧斯文也”(9.5)之文,此即“道统”也,即李颙所谓“身心性命”也。而两者实不可分,故孔安国称之为“文德”,这里的翻译亦兼及此两种涵义。《周易·乾文言》云:“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兑卦《大象》云:“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正可与“以文会友”互参。又《乾文言》在解释“元亨利贞”之“亨”时说:“亨者,嘉之会也。”朱子解释说:“亨者,生物之通,物至于此,莫不嘉美,故于时为夏,于人则为礼,而众美之会也。”(《周易本义》)故欲使“以文会友”成为“嘉之会”,礼不可缺,此即李颙所讲“学人……不可不会友,会则不可无会约”之意。唐文治则说:“以文会友,则义与礼兼赅焉。”(《论语大义》)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此又不可不察焉。

至于“以友辅仁”,则讲的是朋友在帮助自己培养仁德上的重要性。孔子说过:“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7.30)这强调的是人在培养仁德上的主观能动性,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大部分人还是需要朋友的帮助和激励的,因为人都有缺点,都有惰性,必得在“嘉之会”中彼此砥砺、互相切磋,方能成其大功。所谓“益者三友”即“友直,友谅,友多闻”(16.4),正此之谓也。许慎《说文解字》曰:“辅,人颊车也。”陈奂《诗经·正月》疏曰:“人之两颊曰车,口辅亦曰牙车,其命名即取车辅之义也。”《乾文言》在解释上九“亢龙有悔”时有云“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象传》在解释九三“栋桡,凶”时则说“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此均见“无辅”之害。又泰卦《大象》云:“天地交泰,后以财(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此又见“良辅”之重大作用也。“以友辅仁”,岂虚言哉!#阅读海淀#

《论语易解》作者,孙福万教授,1964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现为国家开放大学教授,中国成人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1986年山东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哲学、教育学及远程教育研究及教学工作,曾在英国、比利时、马来西亚等国的多所大学或机构访问或学习,并在本校负责哲学引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学、教育学等课程教学。著有《远程教育哲学导论》、《敝帚集》,《远程教育百词辨析》、《远程教育概论》和学术论文多篇。

「论语易读」12·24以文会友 以友辅仁

孙·教授的《论语易解》是他潜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读《#论语#》,是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以《易》解《语》,以《语》证《易》的学术性著作。书中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和新认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书的重点在于对《论语》的解读部分,书中大量汇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学术性参考资料。同时,对《周易》和《论语》的爱好者来说,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读物。好,我就说到这,隆重向您推荐孙福万教授的《论语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