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心不设防,天宽地长。你侬我侬,情义悠扬。两情相依,妩媚红颜。 本来焦躁不安的心终于有了一个安宁的归宿,一个女人最简单的愿望,是和一个她并不算了解的男人有关。然而崇祯拒绝了,不是因她不够美,只是面对风雨飘摇的大明江山,他无心寻欢作乐。换作太平年代,他一定会与她一见钟情,她也许会成为贵妃,甚至更高的位分。他的拒绝并没有太多的理由。 罢了,罢了。

如今,崇祯也许再记不起陈圆圆这一回事。他与她,注定是乱世里有缘无分、擦肩而过的男女。

这些内心的情愫,在遇到吴三桂之前亦是令陈圆圆久久不能相忘的,她没有告诉过关于自己曾经的那些故事。即便说了,吴三桂亦是不会太在乎,因为毕竟他对陈圆圆已经到了近乎痴迷的状态,只要有佳人在身边,对他来说已经是最大的收获。而对于她的曾经,他并不是很在乎。

透过小轩窗,和煦的阳光洒满脸庞。内心喜悦而安宁,没有复杂的情愫,只有充分享受着与吴三桂美好的二人世界。情在此时是最美不过的,没有外界任何因素的打扰,仿佛这个世界只属于他们两个人,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尽情地享受,尽情地向往。红烛下悄悄地讲着情话,在一条没有人认识的街市上疯闹。可以像个天真的孩子,可以在彼此面前挣脱条条框框的束缚,因为对方的目光深情的注视,仿佛也只有这样,才会更加让人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

焕然一新的幸福,过去便如隔世相望。可她仍然记得曾经去见冒郎的母亲时的眼神,她甚忧自己的身份,他亦不是没想到这个问题。他知道她以前的种种经历,怜爱之余更多的是相见恨晚。

而面对自己的父母亲,他也想过很多事情。青楼出身已经是一大忌讳,再加之之前田弘遇将其献给崇祯皇帝结果被退回的事情,民间更是议论纷纷。有人说是陈圆圆受不了后宫争风吃醋潜逃了,有人说崇祯因为她的狐媚妖术才不给其名分;还有更加离谱的说陈圆圆是鞑子派来的奸细,迷惑皇帝早日颠覆大明政权。

她听到这些觉得很可笑,陈圆圆并不认为自己会有如此大的本事。于优雅说,她是一个绝世美人;于通俗说,她亦不过是一个寻找安稳生活的女子。在他人的口中,她仿佛成了一传奇,其实她只是一个追求简单幸福的女子。她只是一个女子,简单追求幸福的本质,却描绘成了翻云覆雨的雄雄野心。是非流言猛与虎的说法亦是不为过。

可是在吴三桂的心里,陈圆圆一介青楼出身的女子,纵有绝代风华,也不过柔弱单纯,岂是民间议论的那般不堪。

柔弱不是懦弱,这番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令陈圆圆变得更加勇敢。她心里清楚,她与崇祯只是今生无缘。即便她也想过,虽然侯门似海,但她心甘情愿为崇祯抚平那一缕忧伤,去面对未来的种种窘境。她甚至曾将偷偷幻想过,如若真的有一天大明政权颠覆了,她愿意和他一起死去。

只是命运并没有成全她的想法,如若成真,也就不会再有后来的故事。她的一生也许就了结在亡国之妃的位置,成为历史的一段浮云往事,不会有广为流传的故事,也不会让更多的人想起。

而陈圆圆注定无法被世人所忘记,她的命运也注定与崇祯皇帝无关。这一世,她背负了太多,也失去了太多。终于有一个让她心仪又能给她安稳的男人,她亦是会牢牢抓住,不会放手。

吴三桂和父亲吴襄都是朝廷重臣,家中世世代代都是朝廷命官,祖祖辈辈都是深得信任的大臣,对江山社稷有着汗马功劳。而如今,自己要娶一个青楼女子。古代男人三妻四妾倒也是常理,不算太伤风雅,而今的陈圆圆不仅是歌妓出身,最重要的是她和崇祯的那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君臣之间,想不到也会有为儿女情长的担忧。

而他更多的是不在乎,因为她爱这个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任何人都不能阻止。把陈圆圆带回家无疑就是告知父母这个女子已经是自己的,今后将入住吴府,至于父母的意见,其实吴三桂根本没有在意。 而后来,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事情真的发生了。恍如这一切命运早有安排。人,不过是命运棋盘上一枚枚小小的棋子。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霞无觅处。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左右着太多人的思维,冲破桎梏只有靠自己争取。当吴三桂要带陈圆圆回到吴府见他的家人,她禁不住内心忐忑了一下,回想起了当初见冒母的情景。当初诚意十足、痴心一片却换来空空无果。吴三桂见陈圆圆忧心忡忡,便细心安慰,仿佛有他在身边,一切事宜都不必忧虑,安心随他就好。

原本以为遇到真命天子,浪漫的幻想和甜蜜之后,终究还是要回到现实。要经历普通家世也要经历的过程,见未来的公婆。 丑媳妇也要见公婆,只是她并不是丑,而是美得令人惊艳不已。她担心的,还是自己的出身,她甚至想过告诉吴三桂的父母,自己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奈何自己当时已经是名声大噪,日后若被知道,便更加难以面对。她担忧的种种问题,如泉涌般涌上了心头。

而这些都是吴三桂所不在意的,于他来讲也都不是问题。他只希望能一直与美人缠绵悱恻,永不分离。一个男子竟然如此用心,想必是动了真情。 而此时的她内心颇为焦躁,他对于她的身世只字不提,心里却早有准备。她只得牵着他的衣襟,去拜会他的双亲。她不愿意去想结果,她相信三桂给她的承诺。她也早已习惯命运总是被安排,由不得自己做主的事实。

命运任人宰割,如果是对的人亦是福分,只怕遇人不淑,最终只留下被伤害得四分五裂的心,再也无法拼凑得完整。

珍珠卷帘被丫鬟锦儿掀开,正堂中正襟危坐着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瑞脑金兽,烟气袅袅,他正悠然自得地喝着闲茶,旁边笼中一只鹦鹉叽咕做声。宽敞的大堂之中,吴襄俨然一副受人尊重的气势。吴襄也是精神矍铄,目光锋利,他一看陈圆圆这女子觉得她不是平凡之人。

吴三桂行了礼,见过了父亲,便直截了当地说明自己想纳陈圆圆为爱妾的意图。吴三桂为人率真坦直,这一点和父亲的脾气几分相似,“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说法不无道理。

父亲抿了一口茶,却没有任何回应。 父亲虽然忧虑重重,但对于儿子的感情之事也不好过多言论。因为他心里清楚即便是自己极力反对,儿子也未必能够服从。

吴襄对吴三桂从小的教育则是放养的方式,没有太多的约束和规则。也造就了他粗犷豪放的性格,说一不二的品性。家中的重大决定,多是和儿子一起商量,如今吴襄年事已高,吴三桂无疑成了家中的顶梁柱。

情感的事情,更是如此,吴三桂对陈圆圆如此狂热,哪怕吴襄真的不同意他们在一起也不会起到任何作用。正是吴三桂说一不二的性格,注定说明他不听陈圆圆相劝,投清反明,之后又反清的选择。

此时的陈圆圆,眼中尽是他对自己的爱,她不知道眼前的这个男人对朝野有多大的野心,也不知道做他身后的女人终究要付出多少辛酸的眼泪。至少现在,一切都是未知的,亦是美好的。她对未来充满希望,对吴三桂更是没有过任何的怀疑。

他们就这样在雾雨朦胧中安然过着幸福的日子,他们之间的爱情,有着谁都无法阻止的勇气。就算家人的态度不是肯定,但是有吴三桂在身边就已经足以让陈圆圆鼓足勇气,他是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依靠,她已经把自己全心全意地交给了他。

她的人生虽然仍旧雾雨朦胧,但是吴三桂的出现像一束光芒照亮了自己,照亮了未来的路。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美丽的人生,她又开始那一幕幕美好的幻想。温馨的家中,我在闹,你在笑。宽敞的院子,孩子嬉戏打闹。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边品尝着自己亲自烹饪的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