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不是张起灵,我找到了考古学家也找不到的周穆王陵

作者:拿起光书屋

周穆王西巡见到了西王母,西王母还给了他长生不老药?张起灵就是周穆王?或者是周穆王的儿子?满脸懵......西王母是神话传说......张起灵则是小说《盗墓笔记》里面虚构的人物,咱们不说这些,咱们说正经的。

我不是张起灵,我找到了考古学家也找不到的周穆王陵

西王母与周穆王

周穆王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帝王,周穆王姬满(约前1026年—约前922年),姬姓,名满,又称“穆天子”,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

在位期间,曾征犬戎 、伐徐戎、作甫刑(亦称《吕刑》)。此外,史料中还有关于穆王西巡见西王母的记载,其中以《穆天子传》描述最为详细。

我不是张起灵,我找到了考古学家也找不到的周穆王陵

周穆王

为什么西周王陵这么难找,据《周易》、《汉书》记载,周朝王陵“不封不树”,即:地面上没有明显痕迹,也没有栽种树木,墓地以山为陵,陵墓不封土堆,顶为平整的方台,且周围不植树,不立碑记。没有任何标记物,这可就真太难找了。

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办恭张村村南的那个夯土台,清朝陕西巡抚毕沅说这就是“周穆王陵”,还在陵前竖一石碑:上书"周穆王陵"四个隶书大字。石碑现在都不见了。考古专家来看过,连洛阳铲都没有用,看看就否决了,那么厚的封土,盗洞里面还出来木炭,典型的汉墓。

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西周王陵应该在旧都丰镐附近,可是考古专家在丰镐附近就是找不到,连一般的王侯贵族的中型古墓都找不到。那么,可能司马迁是错的呢?西周王陵会不会根本就不在这里?

在湖南湘西一直流传着穆天子的民间传说,《穆天子传》中记载穆天子游过的舂山也即《山海经》西山经第二之钟山。“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鼓·······”

《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湖广通志》卷八十一载:“周穆王陵在辰溪县钟鼓山。”古人所指的钟鼓山并不是一座山,而是又称九峰岭的大酉山,大酉山主峰形似编钟,其余脉丹山形如石鼓,合称钟鼓山。从大酉山九峰鼎峙的地理环境上看,也绝对有作为王陵的绝佳风水。

大酉山最高峰下突兀的山坡顶上是一块平地,两侧斜坡已被山民开垦,上种有桃、桔、油茶等经济作物,其它地方皆为荒地。其山顶平整,并无大树,视野甚佳。结合此处地形及风水,与“穆王陵在辰溪钟鼓山”的记录及《周易》、《汉书》的记载完全吻合:“以山为陵,不封不树,顶有方台。”最高处叫天蓬盖或天平盖,意为天子陵墓的顶盖,占据整个山岭。背靠大酉山,前临龟山和滔滔沅水,正对东北方向的香炉山或更远的九股山(现叫九龙山),其风水大意为:前临案山为龟山,北方属水,是为玄武,意为乘坐玄龟下沅水入洞庭遨游大海;远方朝山,东北方向香炉峰,享万民膜拜之香烟,或为更远处九股山,寓意"天下信服,九龙朝拜";后为南方朱雀大酉山,大酉山源自云贵万山,结穴酉向,酉为凤意,与朝山龙凤和鸣,再后有乾隆山的玄龟戏水后花园。从风水局上来讲是符合古时帝王陵北有玄武龟山,南有朱雀大酉山,前有"九龙朝拜",后有"双龟戏水"的葬制。

我不是张起灵,我找到了考古学家也找不到的周穆王陵

盗洞

我不是张起灵,我找到了考古学家也找不到的周穆王陵

天蓬盖的山腰处,茅草丛中深不见底的盗洞充分地说明了地下有着他们梦寐以求之物。(难道小哥在哪个时代来过?)

以上风水之说我并不懂,借鉴了网上可能懂风水的大师的说法,在此表示感谢,若觉得有侵权可联系删除该内容。

带“陵”字的古地名往往与帝王陵有关,“陵”是帝王专用的,一般的王侯将相再显贵也不能称“陵”(袁世凯死后墓葬原本想叫“袁陵”,被改成了“袁林”):如陕西的黄陵据说是黄帝所葬之地;湖南永州的零陵据说是“舜帝陵寝”之地;湖南株洲的茶陵据说是“炎帝崩葬之地”;辰溪旁边的沅陵,如今也有专家考证或许是“大禹之陵”。

突然想起辰溪最早的名字:辰陵。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置辰陵县,为建县之始。地名的由来其实都是有其原因的。为什么叫辰陵?又是谁的陵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