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先生归来|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作品展正在进行

作者:全明星时代
先生归来|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作品展正在进行

西湖文化广场上的西泠印社美术馆,一场“先生归来——王福庵和他的时代”正在进行中,展出王福庵的篆刻、书画作品近百件,除了在杭的西泠印社众社员,许多外地社员、藏家也都纷纷赶来,在展厅里认真欣赏大师真迹。

先生归来|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作品展正在进行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先生致辞

先生归来|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作品展正在进行

西泠印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谭飞致辞

先生归来|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作品展正在进行
先生归来|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作品展正在进行

展览现场

1904年,清朝末期,有四个痴迷篆刻的年轻人,丁仁、王禔、吴隐、叶铭,在杭州孤山发起并创建了西泠印社。印章虽然是立社的根本,但从本质上说,这是一个文人社团。中国的文人概念,讲究的是综合修养,所以有了“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的宗旨,除了篆刻之外,还涵盖了书画、古文字研究、鉴赏、诗词等众多领域。创始人之一的王禔,即王福庵(1880-1960),初名寿祺,后更名王禔,字维季,号福庵、福厂。

王福庵是杭州人,他的祖父王言为嘉庆戊寅举人,父亲王同,光绪丁丑进士,无意仕途而留心学术,历任杭州书院、紫阳书院院长。王福庵随父在紫阳书院学习,耳濡目染,打下了深厚的学问根基。

12岁时,王福庵已沉迷刻印,且精研印谱、究于古文字学及书法。到了20岁,他已经任教于钱塘学堂(崇文书院),经常与有共同爱好的丁辅之相聚于西泠孤山,切磋艺事。丁辅之是杭州著名的古籍版本学家和金石书画大收藏家丁申的后人,后来,两人跟志同道合的吴隐、叶铭一起创办了西泠印社。

铁笔耕耘七十余年

一生治印二万余方

作为一位开宗立派的书法篆刻大家,王福庵是公认的继吴昌硕、赵叔孺之后又一座高峰。

王福庵除了是精通诗书画印的全能型文艺才子,理科竟然也学得很好。他精通算术和工程测绘技术等理工科知识,铺设沪杭铁路时,他辞去教学工作,任职于沪杭铁路局。在随后的数年中,他奔波于沪杭、湘鄂路局之间。除测绘和计算土木工程,他还时常为友人写字刻印。对于那段漂泊生活,他曾刻过一方“幕天席地”的印。1915年,王福庵辑成了他的第一部印谱——《罗刹江民印稿》,印谱所收之作皆为湘、鄂铁路局供职时所刻。

铁笔耕耘七十余年,王福庵一生治印二万余方,钤印谱一百零三册,为社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西泠印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他书法艺术的修养和造诣极高,尤其是“当前篆书无过福庵者”的“玉箸篆”,备受世人推崇。

王福庵一生足迹杭州、长沙、武汉、南京、北京、上海等地,留下了甚多的印章书法的佳作铭品。在其游历的轨迹中,金石书画起到了很好的媒介作用,从这次展览的作品中,就可以大致勾勒出那个时代艺术家交游的朋友圈。

多场系列好展等你来看

西泠印社是中国近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很多社员都是近代文化艺术的旗帜人物,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此次“先生归来——王福庵和他的时代”系列活动包含了“先生归来——王福庵和他的时代作品展”、“播芳六合——王福庵对近代印学史、篆刻史、书法史的影响”以及“印社中人——麋研斋印学篆刻邀请展”三个活动。

其中,“印社中人•麋砚斋印学篆刻邀请展”作为“先生归来”系列活动之一,除展出赵之琛、钟以敬、王福庵、韩登安、吴朴堂等新浙派篆刻先辈的篆刻作品外。还邀请了林乾良、余正、茅大容、赵彦良、李文骏、张遴骏、沈继良、周建国、陈墨、胡绥民、包根满、吴莹、王跃庆、吕少华、沈颖丽、唐吟方、方国梁、张明珠、桑建华、高申杰、王勋、王义骅、汪黎特、莫恩来、王臻等25位西泠印社社员,以王福庵先生创作过的“此心安处是吾乡”、“自信平生懒是真”、“平生心事白沤知”、“只愿无事常相见”、“不薄今人爱古人”、“一生好人入名山”、“勉励务之必有喜”等为主要内容,以书法和篆刻的形式重新再创造,既是艺术的传承,更是对王福庵先生的致敬。

展览将持续到11月24日。

王福庵作品欣赏

先生归来|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作品展正在进行

王福庵 跋毛公鼎铭及全形拓

先生归来|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作品展正在进行

王福庵 隶书苏东坡《种松得徕字》节选

先生归来|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作品展正在进行

王福庵 篆书萧仁显《言志书》节选

先生归来|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作品展正在进行

王福庵题古陶拓片

先生归来|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作品展正在进行

( 作者:记者 余夕雯 编辑:余夕雯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