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妹妹裹脚喊疼,哥哥:别裹了,我养她!后用一生践行诺言

作者:给历史个救生圈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女子一直有裹脚的陋俗,如果女子脚太大,基本是嫁不出去的。为了让女儿将来能有好归宿,很多父母在女儿三四岁时便开始给她们裹脚。而裹脚实际上是对女性的一种摧残,不仅过程痛苦无比,而且事后还会让女子失去干重活的能力。在民国时期,有个小女孩就因裹脚喊疼,哥哥心疼地说:“别裹了,我养她!”此后哥哥用一生来兑现诺言。这个哥哥就是民国近代学者张君劢。

  

妹妹裹脚喊疼,哥哥:别裹了,我养她!后用一生践行诺言

裹脚

  张君劢出生于江苏嘉定一个儒医兼商人家庭,6岁私塾启蒙,从小读朱熹的《近思录》长大,这滋养了他温和虔敬的性情,也培养了他一生“尊德性”的信念。而他的妹妹则是大名鼎鼎的张幼仪,徐志摩的前妻。张家是豪门望族,自然规矩繁多,所以在张幼仪小时候,母亲便开始给她裹脚。

  年幼的张幼仪忍受不了这种痛楚,哭着喊疼。母亲虽然也很心疼女儿,但以前的女人哪个不是这样过来的?所以还是含泪给女儿裹脚。就在这时,屋外的张君劢冲进房间,一把扯掉母亲手里的裹脚布,大喊道:“别裹了!她若嫁不出去,我养她!”当时已经是清末民初,西方的思想不断涌入中国。看着女儿那般痛苦,张幼仪的母亲最终还是放弃了。

妹妹裹脚喊疼,哥哥:别裹了,我养她!后用一生践行诺言

张君劢

  1912年7月,江苏都督程德全在苏州创立“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张幼仪在二哥张君劢和四哥张嘉璈的帮助下入校读书。三年后,还未毕业的张幼仪被四哥接回家成亲。而结婚对象便是徐志摩。当时徐家已是江南富商,而张幼仪的四哥则是浙江都督朱瑞的秘书。政商结合向来都是不错的选择,所以张幼仪的四哥便替她应下了这门亲事。于是,15岁的张幼仪嫁入徐家做了少奶奶。

妹妹裹脚喊疼,哥哥:别裹了,我养她!后用一生践行诺言

徐志摩

  1918年,18岁的张幼仪为徐志摩生下了长子徐积锴,但徐志摩却在不久之后出国留学。由于夫妻俩两地分居,所以张君劢便给徐志摩写信,要求他将张幼仪接到国外生活。1920年,徐志摩被迫不耐烦地将张幼仪接到他身边。张幼仪回忆徐志摩接她时的情形,说了一句话:“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表情的人”。

妹妹裹脚喊疼,哥哥:别裹了,我养她!后用一生践行诺言

张幼仪

  因为徐志摩当时已经与林徽因陷入情网,所以不顾张幼仪已经怀孕两个月,毅然提出离婚。张幼仪也很有骨气,1922年生下次子彼得后,在柏林与徐志摩签字离婚。在离婚后,张幼仪带着儿子到巴黎投靠二哥张君劢,并跟着去了德国。后来次子彼得夭折,也是张君劢陪着张幼仪。张君劢用一生践行了自己的承诺,不允许妹妹受一点点伤。但碰上了徐志摩这样的男人,张幼仪注定会遍体鳞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