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大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光荣的城市,自诞生之日起,就传承着家国情怀心向党的红色基因。这片年轻而厚重的创业热土,同样承载着几代大庆消防人艰苦奋斗、辛勤创业的壮美史诗。精神薪火代代相传,接续奋斗护佑民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三周年,大庆支队把宣传开路、树好典型作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有力载体,以党带领大庆艰苦创业、接力奋斗、转型发展涌现出的“三代铁人”事迹为蓝本,历时近一年时间,深入挖掘培树30名队伍中铁心向党、赤诚报国的优秀指战员,从他们身上提炼出富含队伍特征、彰显时代特点的精神品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打造放大改革攻坚的精神磁场,激励队伍各级在崇高的消防救援事业中赓续红色血脉,奋力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即日起,大庆消防公众号将以"践训词、学铁人、展风采”—来自油城消防救援队伍的报告为题开设专栏,集中刊发“铁人式”优秀指战员的先进事迹。
见郭文武的第一眼,最直接的感觉是:一个实诚人。
郭文武,萨尔图区大队萨政路消防救援站副班长。知道我要给他写一篇文章,和我谈话时依旧不挑不捡,朴实无华,真诚坦然。他所表达的,从始至终,都是自己最真实的经历和想法。
“我入伍前,没有见过消防车。”
“当兵,也是我妈报完名,才告诉我的。”
郭文武手里拿着一个保暖用的毛线脖套,和我说话的时候,一直用手指将脖套绞来绞去。显然,他是有些局促和紧张。
我打量他:五官棱角分明,眼神明亮清澈,邻家小弟般的微笑,一脸的胶原蛋白,举手投足间,偶尔会露出一股未脱的稚气。
“18岁入伍,当消防员5年了。” 他说。
果然,正值青春!
“这里生活枯燥吗?”我问。
“不枯燥,训练、出警,充实到没有空枯燥。”他说。
此时,窗外春风正寒。
放眼望出去,围墙里边,是纪律严明、严肃紧张、与部队管理一般无二的消防队;而围墙数十米外,是车水马龙、喧闹繁华的都市大街。
这个20岁出头的大孩子,却从未留意过外面花花绿绿的世界。而是选择了在浓烟烈焰中,勇往直前。在一次次灭火救援中,磨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消防员。
他把最美好的、最真实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他热爱的消防事业,献给了大庆的万家平安。
他确从来不知。
只暗暗,为自己这样的选择与执着,心生欢喜。
01未想离家
郭文武的老家在河南。
他15岁时,父亲突然脑干出血,从此卧床不起。医生说是高血压引起的,不能恢复如前。
母亲,很瘦小,父亲却高大,每次母亲扶起父亲,都累得满头大汗。
那时,郭文武便放弃了考高中的机会,选择读技校。他想,这样能够早点工作,帮衬家里,减轻母亲的压力。
18岁,郭文武工作了。
一天,母亲去找他,告诉他村里征兵,给他报了名。郭文武说:“我去当兵了,爸怎么办,家里怎么办?”母亲很坚持,她平静地说,一个男孩子,该去部队见识见识,才能懂得什么是荣誉和骄傲。并安慰他说,姐姐嫁得近,能照顾家里。
当兵走时,他满心的担忧与不舍。
征兵结束,知道自己要当消防兵,郭文武还挺失望的。
“不怕你笑话,那时候,我心里认为消防兵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兵’。”郭文武说。
“那你挺有远见,现在消防兵果然不是‘兵’了。”我调侃。他笑了说,是啊,消防部队改革已经快3年了,早已没有了一身戎装,还挺留恋的。
谁又能想到,当初并没有喜欢这行业,可走进消防队的大门后,郭文武却深深爱上了消防事业。
02兄弟
“你是河南人,我怎么没听出来口音。”听我这么问,郭文武一下就笑了,指着周围的床说:“他,他,还有他,全是东北的,没两年就把我口音给弄没了。”
郭文武刚来到大庆,和大多数新兵一样,不仅对这个陌生的城市感到生疏和茫然,还十分想家。
“小郭,这周外出去我家吧,我爸准备了好菜,咱俩一起补补……”
“又惦记家了吧,待会去打个电话。”……
刚下队的郭文武感受到了队友们的关心和热情。再加上大家都是年轻人,在训练中,切磋;在战斗中,配合;在空闲时,打闹。很快,他们就成了比亲兄弟还亲的人。
“两人就算是生气,不出几分钟,又合好了。” 郭文武说,就是在那时,在那样温暖、积极的环境中,他坚定了做一名优秀消防员的理想和信念。
“你小子这动作不对,要吃大亏的。”
“心要细,眼要明,战场顺息万变,有体力更要有脑子。”……
在部队积极向上、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影响下,郭文武很快热爱上了消防工作。
聊到这,我终于明白了,郭文武说的消防生活不枯燥、不孤单,其实是这个样子。
5年,郭文武就是和这些兄弟一起,浴火奋战、勇往直前……坚守“赴汤蹈火,敢打必胜”的信条,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
03参谋长的鞋
2016年,郭文武第一次出警。
“心情激动,兴奋,终于要上战场了。”郭文武说,消防车还没开出一半,接到通知说,火灭了,不用去了。
憋了好大劲没用上。
但他在心里说,好事,要是消防员无用武之地,那该是天大的好事。
2016年底,林甸县一个草库着火了。
郭文武随队去增援。
由于起火的是草,火势很大,烟雾冲天。
当时正值寒冬,水带铺在地上,一会儿不挪动,就冻地上了。郭文武说,因为是去增援,所以没有人手可替换,为了不让水带冻住,郭文武那双被冻得麻木的手始终紧握水抢,和队友一直坚持着。
正在灭火,郭文武却感觉脚越来越冷。
一开始感觉冻脚,他没在意,后来越来越冰,低头查看,才发现是靴子坏了。不知道是磨漏了,还是烧漏了,靴子里灌进了冰水,脚冻得像猫咬一样。战斗还没有结束,这可怎么办?
班长知道了,告诉了正要去开会的参谋长,参谋长二话没说,就把自己靴子脱下来给了郭文武。
本以为有靴子了,不冻脚了,就好了。
“别提了。”郭文武说,他一边穿靴子,心里一边感动着。突然看了眼鞋底,发现参谋长的靴子是43号的,而他的鞋码是44号。
当时也没有别的办法,宁可挤着也不能把脚冻坏了。就这样,郭文武44号的脚愣是穿着43号的靴子,奋战了三天两夜,直到将大火扑灭,他才爬上消防车,给自己的脚“松绑”。
2017年8月,萨尔图工贸大棚起火。
郭文武也是随队增援。
当天,凌晨二三点钟出的警,到了现场分任务,守着火场依次往前推进。因火势较大,全队一直在奋战。
到了上午10点多,已经连续战斗了近8个小时,队友们滴水未进,又累又饿又渴。可是大家出警时都换上了作战服,身上没有钱,也没有手机,即使有手机,当时也大多没有支付的功能。
班长见大家太饿了,体力消耗过大,不及时补充能量,担心影响接下来的战斗。于是找人借了钱,去附近买了火腿肠、面包和水。最后,郭文武和战友们一直坚持到12点多,大火终于被扑灭了。
04细心和较真
郭文武细心又较真。
这一点,大家公认。
能干就干,不能干就学,不训练时,他要么捅咕捅咕设备,要么检查检查器材,一时也不闲着。
为什么这么爱琢磨?
“平时多流汗,关键时刻才能少流泪。”郭文武说,在火场里面对生死瞬间,靠经验,靠智慧,更要靠技术和能力,平时多流汗,关键时刻才能少流泪。
他手机里一直存着一段视频。
当时,是月亮湾小区附近的一个变压器起火,他们赶到的时候,变压器正在冒烟。
两辆消防车停下,有队员却拿着水带。
“当时班长说,不能用水。”郭文武说,听了这话,几个队员开始用灭火器喷,一名队员准备破拆变压器柜门。正在这时候,变压器突然爆炸了。
还好,没有人受伤。
郭文武说,回来后,他就想,亏了当时没用水枪,不然后里不堪设想。所以,他把每次训练都当成真的火场,没有丝毫大意。
2017年,一幢居民楼的电表箱冒烟。
电表箱上锁,郭文武和战友拽不开箱盖,战友正准备取工具撬开。
此时,一直仔细盯着箱体的郭文武突然看到一丝电火花的光闪过,凭着他对电路的了解,心下感觉不好,他立刻大喊一声:“快躲!”
电石火光之间,电表箱“轰”的一声爆炸了,狭窄的楼道里全是浓烟和碎片。
因为他的警示,战友躲到了安全距离,冲他露出了一个赞许的微笑。
正是因为这种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态度和踏实劲,郭文武得到了单位领导和班长战友们的认可。
05腿伤
2019年,总队举行比武。
郭文武代表大庆支队赴总队比武,取得了优异好成绩。
当年4月,郭文武要在总队阿城集训参加全国火焰蓝的大比武。他卯足了劲,在四个月的集训中,全力以赴。他说,最难的就是负重折返,每只手拎着30斤的重物,快速奔跑到指定地点并折返回来。每次训练都坚持到胳膊抬不起来,晚上手臂疼痛难忍,他悄悄自己按摩。
他说,作为一名消防员,他一定要做得更好,更努力,这样面对火灾救援时,他才能更有底气。
眼下,郭文武有点上火。
2020年4月份的一次训练中,他从独木桥上摔了下来,伤了膝盖,医生说半月板损伤,还有积液。
一开始,他上楼下楼都得扶着楼梯,担心父母惦记,他一直没有告诉家人。现在,走路已经正常,但是训练时偶尔会疼,会使不上力。
2021年,郭文武面临再次考核。如果因为腿伤,影响考核,最坏的可能是,通不过考核,离开消防队伍。
他说,医生说他的腿是可以恢复的,他正在努力做复健,加强训练,为了他热爱的消防事业,一定要通过考核。
06不会离开
如果通过考核,郭文武还将留在消防队三年,然后再进行下一次考核。
“考虑过处对象吗?”
“现在还不想这个问题。”郭文武腼腆地说。如果再留队三年,郭文武就26岁了,是到了处对象的年纪了。
郭文武说,其实不考虑处对象,他有自己的想法。
他说,考核的时间是不会变的,考核的形式还没有最后确定,自己腿上有伤,能否通过考核是个未知数。
如果通不过考核,他就会回家养伤,等伤养好了,还要去应聘消防员。他很有信心地说,只要各方面达标,当过消防员在应聘时更有优势。
由于未来的不确定,处对象这件事,就只好往后放放。
听了他的话,我着实意外。
没想到,郭文武对消防事业的热爱如此之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他对消防事业的热爱。献身消防事业,将是他今后一生的执着。
他,从未想过离开。
07幸福
“等我老了,晒着太阳,坐在草地上听花开鸟鸣,想着我年轻时当了一名消防员,一个救人的英雄。
嘿嘿,我想,那时我的脸上一定挂着笑容……”
郭文武说,这是他在网上看到的一段话。他想,他老了以后,也会是同样的心情。
一个人,选择了自己所热爱的是一种幸运,而热爱上了自己的选择,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郭文武,是幸福的。
“我挺平凡的,他们都比我优秀。”一直到谈话的最后,郭文武还在强调这句话。
是的,他是平凡的。可他的平凡下藏着他闪光的青春;他的平凡下藏着他无比的忠诚;他的平凡下藏着对消防事业的执着和坚守。
是的,他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行为,他就这样,在消防一线,默默地书写着消防人的忠诚,在平凡之中,恪守着“竭诚奉献”的高尚情怀。
正是一位位像郭文武这样平凡的人,谱写着基层消防员立足本职,挚爱消防,勇争一流的奉献之歌。
(作者:张荣博,原大庆晚报记者,在17年的记者生涯中,年创作约20万字,作品风格温暖细腻,选题充满正能量。多个作品获国家、东北地区、省、市新闻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