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家地方小报社,《华盛顿邮报》却因此声名鹊起

作者:看电影杂志

当一份份“响应”的报纸被摆在桌上,凯瑟琳·格雷厄姆夫人知道这次赌对了。

一家地方小报社,《华盛顿邮报》却因此声名鹊起

▲引领报纸的步伐

她颇具感慨的一句:“至少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然没有手下大将本·布莱德利的给力:“我们不再是一家地方小报社了”。

跌跌撞撞,华盛顿邮报就这样发展起来,坚持“监督与自由”。

邮报始建之初

1877年,斯蒂尔森·哈钦斯创办华盛顿邮报。

1880年,又增加周日版,成为华盛顿当地一周都有报纸出版的纸媒。

不知咋地,哈钦斯将报纸转手,也有了一丝丝跟政治挂钩的苗头。

因为新老板是哈顿和威尔金斯都是混政坛的。

为宣传报纸,他们还费老大劲让美国海军陆战队乐队的领导给创作一曲《华盛顿邮报进行曲》。

一家地方小报社,《华盛顿邮报》却因此声名鹊起

▲苏萨作的曲谱

仅仅是在报纸举办的征文比赛颁奖礼上使用。

没成想,这曲子火了,意外成为19世纪末两步舞的标准音乐。

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邮报刊登克利福德·贝里曼的插画《记得缅因州》(Remember the Maine)。

于是,画不仅仅是画,还是战斗口号。

1893年,总部迁到第14号街和E街西北角,集编辑、广告、排版、印刷于一体,直到1950年。

一家地方小报社,《华盛顿邮报》却因此声名鹊起

▲就这幢大楼

可惜,两位boss百年后,报纸被再次转手,结果,坑了。

《理智》杂志说:华盛顿邮报是“最著名的错别字报纸”。

敢把威尔逊总统“款待(entertaining)”未来妻子加尔特夫人,写成威尔逊“进入(entering)”加尔特夫人。

呃,不多说,报纸下跌也不出意外。

一家地方小报社,《华盛顿邮报》却因此声名鹊起

▲这句话,还是挺对的

邮报回转上升

或许,老天不甘心它就此陨落。

1933年,尤金·迈耶收购了这份破产的报纸,女婿菲利普·格雷厄姆更是让其峰回路转。

一家地方小报社,《华盛顿邮报》却因此声名鹊起
一家地方小报社,《华盛顿邮报》却因此声名鹊起

▲相框里的男人是菲利普,而这句话是报纸反扑的开始

1954年,合并最后一家早报对手,《华盛顿邮报》进一步宣告在当地的霸主地位。

之后,凯瑟琳接手,影片中她自嘲:

“女人说教就像狗用后腿走路,做的并不是很好,你会惊讶竟能做到”。

“这就是社会的看法”。

但不能忽视,她的坚定,没让《纽约时报》对五角大楼文件的追问一家独大,还有之后的水门事件。

也是她让华盛顿邮报公司上市,每股股价24.5美元。

一家地方小报社,《华盛顿邮报》却因此声名鹊起

▲我的报社我做主

说实话,看到这里,真想为凯瑟琳拍手叫好。

死揪着水门事件的华盛顿邮报,更是间接加速尼克松的倒台。

不知道尼克松会不会后悔:

因为当初五角大楼文件泄密,而对华盛顿邮报发出“永远别想再踏进白宫一步”的决定。

一家地方小报社,《华盛顿邮报》却因此声名鹊起

▲那去水门大厦晃悠

一面是媒体的自由正义,一面报纸被抹黑的事儿也死死跟随。

1980年,邮报上一篇“吉米的世界”的文章,将吸海洛因成瘾的8岁男孩的生活讲给全世界。

煞有介事的报道,让记者珍妮特获得普利策奖。可后来的调查发现,骗人的。

媒体争议仍在

2013年,亚马逊CEO贝索斯以2.5亿美元收购华盛顿邮报,结束格雷厄姆家族对其的管理。

2015年12月,在富兰克林广场搭建一座新的办公大厦。

新的管理者,新的面貌,原本的坚持似乎变了,又似乎没变。

凯瑟琳在自传《个人历史》写道:

“邮报长期以来,一直主张不为政治候选人代言”。

可20世纪七十年代,一些保守派将华盛顿邮报称之为“波托马克河上的《真理报》”。

一家地方小报社,《华盛顿邮报》却因此声名鹊起

▲《真理报》是前苏联的官方报纸。

因为他们认为邮报的言论和报道有左翼倾向,更准确点儿是自由主义立场,偏左一些。

2007年,耶鲁大学三教授发表一份研究报告:公民订阅的报纸媒体对投票的影响。

订阅邮报的人对民主党有好感,投票给民主党候选人的可能性比对照组高7.9–11.4%。

2017年2月,面对特朗普的当选和批评,邮报更是喊出“民主在黑暗中消亡”的口号。

或许这时,华盛顿邮报已然为党派竞争站队。

但那时,它是自由的。

一家地方小报社,《华盛顿邮报》却因此声名鹊起

▲这是媒体人的胜利

“我们要对他们的权力进行监督,如果我们不追究他们的责任,那还有谁呢”。

也曾这样热血地高喊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