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碑学名家包世臣,自诩王羲之后第一人,是张狂还是自信?

作者:晓阁书画

书法经历魏晋,汉唐,不管是书法的理论还是创作技法,都臻于完善,已经没有留下可供后来者开拓的大片荒原,但是创新开拓,保守复古,两种书法取向,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方压倒东风。宋人书风追求对个性的宣扬,然后经历赵孟頫,董其昌的复古风潮,讲求笔笔有来历,到清中后期,碑学大盛,多少人在这潮起潮落之间,书名扬于后世,多少人被拍在岸上,不再被后人提起。而包世臣则是那个立在潮头的男人。

碑学名家包世臣,自诩王羲之后第一人,是张狂还是自信?

包世臣书法作品

包世臣(1775一1855),字慎伯,安徽泾县,古称安吴,所以自称包吴安。自诩为 “右军第一人”的包世臣,在科举场上却是屡屡折戟,四十岁中举人,比范进稍微幸运些,虽说举人也是万里挑一,但对于孤高自诩的包世臣却是迟来的慰藉。让包世臣伤感的是此后屡试不第,无缘进士及第。满腔政治抱负,只能去充当幕僚发挥一二,包世臣不仅有远见卓识,而且执行能力超强,使他成为当时许多封疆大吏重视的“全才”幕僚。林则徐赴粤禁烟,路过江西南昌,向其问禁烟之计,包世臣提出“止浊必澄其源,行法先治其内”。扯远了,还是回到书法上来吧

碑学名家包世臣,自诩王羲之后第一人,是张狂还是自信?

包世臣自称:“慎伯中年书从颜、欧入手,转及苏、董,后肆力北魏,晚习二王,遂成绝业” 。包世臣出身贫苦,肯定是不能像王羲之,沈周,文征明他们那样,生下来就不为生计忧心,生命的每一分钟都随心所欲,其实那个时代都一样,无数人栉风沐雨奋斗一生,还到不了别人的起点。但包世臣实现了弯道超车,以《艺舟双楫》一书成为了书法史上一座绕不开的高峰。《艺舟双楫》包括《述书》《历下笔谈》《国朝书品》《答熙载久问》等几个部分,在《历下笔谈》中大力宣扬碑学,被康有为称赞为“以精敏之姿,当金石之盛,传完白之法,独得蕴奥,大启密藏”,可以说自包世臣始,碑学之盛,魏然成势,不可遏也。

碑学名家包世臣,自诩王羲之后第一人,是张狂还是自信?

包世臣声名大炽,可不仅仅是对碑学热情洋溢的歌颂,其对书法深邃的洞察力确为高妙,小编在此节选一段其关于笔法的论述,供大家赏析:

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盖两端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幸致。更有以两端雄肆而弥使,中截空怯者,试取古帖横直画,蒙其两端而玩其中截,则人人共见矣。

碑学名家包世臣,自诩王羲之后第一人,是张狂还是自信?

对于笔画的起笔和收笔,学书人都很重视,而且有很多的技法可供钻研,例如起笔的角度,落笔前的映带黏连,收笔的力度和蓄势,而笔画之中段,则往往流于疏忽。包世臣洞若观火,指出古人雄厚恣肆,妙处藏在画之中截。拿古帖的长横长竖,蒙其两端,不要被起笔与收笔的绚烂所遮蔽,玩味中截,其中通达,就人人可见了。由是以观之,书法爱好者不应该在心中设立一个偏见,好碑学得不看帖,喜欢帖的鄙薄碑,会错过很多精彩的书法艺术表达。

碑学名家包世臣,自诩王羲之后第一人,是张狂还是自信?
碑学名家包世臣,自诩王羲之后第一人,是张狂还是自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