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三季报如火如荼,各种解读也很多,比如今天0点,易方达公布旗下基金三季报,早上我起床以后就看到多份张坤基金的三季报的解读了,我也就不多说了。
我这种卷不动的人只能投机取巧,说点不一样的。
一、春春接近坤坤
对,在管理规模上,景顺长城的刘彦春非常接近易方达的张坤了。
我看了看刘彦春截至930是1029亿。

张坤截至930是1057亿的规模。
张坤啥情况大家也知道,管理的主力基金一个暂停申购,一个限购,刘彦春的基金至少开始开放申购的,所以春春规模接近坤坤也是大家可以想到的预期内事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只不过这两人规模在三季度都是下降的。
等到年底时候,我们再看张坤和刘彦春规模谁领先不好说。
或者说中欧的葛兰和兴全的谢治宇也可能参与这个竞争。
根据三季报,葛兰现在已经管理970亿规模的基金了,已经拉开了与广发基金刘格菘(776亿)的距离。
在主动基金经理里面,葛兰从之前女经理中的TOP1,四季度里面则有可能变成全部主动基金经理的TOP1。
虽然我这种葛吹都觉得这个可能性小,但是不排除这种可能。
而兴全谢治宇前几天因为新接了董承非的一个基金,现在也900多亿规模了。
总之就是四季度,这四位规模差距100亿之内了,谁都可能。
如果要算上指数基金,来算整个大的权益类基金经理,华夏的张弘弢、招商基金的侯昊这两位千亿大佬,管理900多亿指数基金的华夏基金基金经理徐猛等人也可以参与进来。
换句话说,就是目前来看(有些数据还没更新,对),大的权益类资产基金不管是主动基金还是被动的指数基金,头部基金经理管理规模都在千亿上下了。
二、半年规模增长近百倍
毫无疑问,这基金规模一开始时候肯定不大,但是人家半年基金规模增长近百倍,也必然有过人之处。
我看了看三季报,先说今年风头正劲的ABB基金经理:
华安的刘畅畅截至930时候已经是140多亿规模了,百亿基金经理了;交银施罗德的杨金金管理的交银趋势基金也接近80亿规模了。
接着说今年业绩很好,但是费率争议有点大的韩广哲管理的金鹰民族新兴混合基金半年从1.12亿变成10.54亿。
只要有业绩,投资者都用真金白银投票了。
但是今年最现象化的基金应该是钟帅管理的华夏行业景气混合基金,半年时间规模暴涨近百倍:这个基金经理就管理这一只基金,一季度末整个基金规模8500万,就这规模,这体量在华夏这种大公司都排不上号吧。
不过人家今年业绩好。
结果就是,到半年时候就增加到7.73亿,930时候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72.57亿。
八千多万到72亿,这绝对是今年的逆袭基金了,你说是不是现象级基金吧。
俗语都说多年媳妇熬成婆,钟帅从业十年,去年开始管产品,今年也算是出头了。
如果业绩能保持下去,我觉得不排除到年底时候,这个基金规模破百亿。
这个基金持有人户数从去年年底的3276户增长到今年二季度末的31533户,增长近9倍,嗯,你知道的持有人数在半年报和年报才更新,在基金季报里面不更新。
不过我觉得持有人应该还会继续增加,因为我多次说过真有不少人看排行榜买基金的。
三、铁打的杨锐文流水的银华
景顺长城的杨锐文每次在文章写得长,代号“杨文长”,是这两年季报里面值得读的基金经理之一,这次杨锐文依旧写的不少,我就不说了,锐文属于季报必看。
而银华基金的季报,则因为有焦巍等等基金经理时不时给你一些惊喜,但就是不知道是谁给你惊喜。
所以我总结出一个口号:
“铁打的杨锐文,流水的银华”。
嗯,这次焦巍季报又不错的基础上,银华的李晓星在三季报又写了差不多五千字,对,五千字,现在你要没有四五千字,就别说自己写的长。
现在不仅要写的长,还要写的好,李晓星的季报里面出彩的地方也不少。
比如:医药公司在上半年一直是大家心中的小甜甜,在三季度集采政策下,体现了二级本是同林鸟,困难来时各自飞的特点。
又比如他也发表了对新能源股价透支问题的看法。
三季报不一样的地方还有很多,我抽空再写写,也别问我为啥非要和别人写的不一样,主要是现在写基金的人太多,卷不过别人,没办法,只能写点和别人不一样的,哎,都不容易,你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