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三季報如火如荼,各種解讀也很多,比如今天0點,易方達公布旗下基金三季報,早上我起床以後就看到多份張坤基金的三季報的解讀了,我也就不多說了。
我這種卷不動的人隻能投機取巧,說點不一樣的。
一、春春接近坤坤
對,在管理規模上,景順長城的劉彥春非常接近易方達的張坤了。
我看了看劉彥春截至930是1029億。

張坤截至930是1057億的規模。
張坤啥情況大家也知道,管理的主力基金一個暫停申購,一個限購,劉彥春的基金至少開始開放申購的,是以春春規模接近坤坤也是大家可以想到的預期内事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隻不過這兩人規模在三季度都是下降的。
等到年底時候,我們再看張坤和劉彥春規模誰領先不好說。
或者說中歐的葛蘭和興全的謝治宇也可能參與這個競争。
根據三季報,葛蘭現在已經管理970億規模的基金了,已經拉開了與廣發基金劉格菘(776億)的距離。
在主動基金經理裡面,葛蘭從之前女經理中的TOP1,四季度裡面則有可能變成全部主動基金經理的TOP1。
雖然我這種葛吹都覺得這個可能性小,但是不排除這種可能。
而興全謝治宇前幾天因為新接了董承非的一個基金,現在也900多億規模了。
總之就是四季度,這四位規模差距100億之内了,誰都可能。
如果要算上指數基金,來算整個大的權益類基金經理,華夏的張弘弢、招商基金的侯昊這兩位千億大佬,管理900多億指數基金的華夏基金基金經理徐猛等人也可以參與進來。
換句話說,就是目前來看(有些資料還沒更新,對),大的權益類資産基金不管是主動基金還是被動的指數基金,頭部基金經理管理規模都在千億上下了。
二、半年規模增長近百倍
毫無疑問,這基金規模一開始時候肯定不大,但是人家半年基金規模增長近百倍,也必然有過人之處。
我看了看三季報,先說今年風頭正勁的ABB基金經理:
華安的劉暢暢截至930時候已經是140多億規模了,百億基金經理了;交銀施羅德的楊金金管理的交銀趨勢基金也接近80億規模了。
接着說今年業績很好,但是費率争議有點大的韓廣哲管理的金鷹民族新興混合基金半年從1.12億變成10.54億。
隻要有業績,投資者都用真金白銀投票了。
但是今年最現象化的基金應該是鐘帥管理的華夏行業景氣混合基金,半年時間規模暴漲近百倍:這個基金經理就管理這一隻基金,一季度末整個基金規模8500萬,就這規模,這體量在華夏這種大公司都排不上号吧。
不過人家今年業績好。
結果就是,到半年時候就增加到7.73億,930時候這個數字已經變成了72.57億。
八千多萬到72億,這絕對是今年的逆襲基金了,你說是不是現象級基金吧。
俗語都說多年媳婦熬成婆,鐘帥從業十年,去年開始管産品,今年也算是出頭了。
如果業績能保持下去,我覺得不排除到年底時候,這個基金規模破百億。
這個基金持有人戶數從去年年底的3276戶增長到今年二季度末的31533戶,增長近9倍,嗯,你知道的持有人數在半年報和年報才更新,在基金季報裡面不更新。
不過我覺得持有人應該還會繼續增加,因為我多次說過真有不少人看排行榜買基金的。
三、鐵打的楊銳文流水的銀華
景順長城的楊銳文每次在文章寫得長,代号“楊文長”,是這兩年季報裡面值得讀的基金經理之一,這次楊銳文依舊寫的不少,我就不說了,銳文屬于季報必看。
而銀華基金的季報,則因為有焦巍等等基金經理時不時給你一些驚喜,但就是不知道是誰給你驚喜。
是以我總結出一個口号:
“鐵打的楊銳文,流水的銀華”。
嗯,這次焦巍季報又不錯的基礎上,銀華的李曉星在三季報又寫了差不多五千字,對,五千字,現在你要沒有四五千字,就别說自己寫的長。
現在不僅要寫的長,還要寫的好,李曉星的季報裡面出彩的地方也不少。
比如:醫藥公司在上半年一直是大家心中的小甜甜,在三季度集采政策下,展現了二級本是同林鳥,困難來時各自飛的特點。
又比如他也發表了對新能源股價透支問題的看法。
三季報不一樣的地方還有很多,我抽空再寫寫,也别問我為啥非要和别人寫的不一樣,主要是現在寫基金的人太多,卷不過别人,沒辦法,隻能寫點和别人不一樣的,哎,都不容易,你說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