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邢燕子:毛主席开大会唯一牵手的农村姑娘,毛主席为啥给她找座位农村中绽放的花朵一个时代的符号,结果如何?

1964年的12月20日,对某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来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

她在平凡的岗位奋斗了整整一辈子,在这一天竟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之一登入象征着最高等级会议的人民大会堂,而且,其中有一幕,一直被后人不断提起,怕是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普通的劳动人民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在会议开幕之前,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一行重要领导人前往参会人员的休息室,没想到毛主席到了以后就开始左顾右盼,并且连连打探她的座位,当看到了她以后,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

邢燕子:毛主席开大会唯一牵手的农村姑娘,毛主席为啥给她找座位农村中绽放的花朵一个时代的符号,结果如何?

由于没有任何事前准备,她面对主席这突如其来的举动给惊呆了,热泪喷涌而出,她没能想到,自己竟然能得到毛主席的如此重视。后来她回忆道,当时的脑海中一片空白,她只能感受到毛主席的手非常温暖,非常有力。

后来,毛主席握着她的手,主动给她找座位,将她带到了事先给她安排好的会议座位上。这一年,这位普通的农村姑娘仅仅只有24岁,她就是邢燕子。作为毛主席开大会唯一牵手的农村姑娘,她究竟是如何的背景,能够让让毛主席给她找座位?

邢燕子:毛主席开大会唯一牵手的农村姑娘,毛主席为啥给她找座位农村中绽放的花朵一个时代的符号,结果如何?

邢燕子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农村中绽放的花朵</h1>

有领导人提到过,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如果在那里深耕,会有大的作为。邢燕子一直把这句话记在心里,在1958年的时候,有很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迈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可是这会只有18岁的邢燕子却并没有随着这个浪潮前行。

那会她已经是初中毕业,算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小知识青年”,可是,她却甘愿放弃城市中那些看似舒服的脑力活,一心回到农村去。

可能有人想不通,觉得当年中央不是提出过一个上山乡下的口号吗?邢燕子那时这样做也是符合了国家的号召,并且还有不少人跟邢燕子一样,踊跃地参与了这场浪潮。其实不然,再邢燕子回乡下快8年了,中央才提出了这个口号。

刚回到农村的邢燕子,虽说是满腔热血,可农活并不是单纯靠聪明的脑子能够完成的,更多的是体力劳动,村干部也不忍心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跟着在农村遭罪,干脆把她调到食堂去帮忙。

可是,好胜心非常强的邢燕子并没有就此放弃,她一边干好手头的活,一边观察乡亲们在田间劳作的动作。俗话说熟能生巧,更不要说一个十七八岁的机灵姑娘了。

不久以后,她就彻底学会了农活的要领,并且亲自下地劳作,每天都能跟着乡亲们的步伐一起插插秧,每天过的单调又辛苦。

邢燕子:毛主席开大会唯一牵手的农村姑娘,毛主席为啥给她找座位农村中绽放的花朵一个时代的符号,结果如何?

可邢燕子却能在其中感受到快乐,她觉得,能在祖国的农村中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同样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而且职业不分贵贱。

就这样时间一长,那些男人能干的活,邢燕子都能干,当时还有乡亲们开玩笑说,别看着燕子小小一个姑娘,没想到还是一名“铁娘子”。

到了50年代底,国内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偏移,所有村子都肩负着巨大的任务,想要完成这些任务几乎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

这个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钻进了邢燕子的脑袋,她想,既然我能干,那别的女性也能干,再加上很多青壮年劳力都已经进了城,这些任务如果女同胞们不联合起来,那几乎就完成不了了。

就这样,在邢燕子的大力号召下,村子里一下多出了二十多位劳动妇女,这些妇女组成了一团体,跟男人抢着干活,还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做“邢燕子突击队”。

邢燕子:毛主席开大会唯一牵手的农村姑娘,毛主席为啥给她找座位农村中绽放的花朵一个时代的符号,结果如何?

在邢燕子的持续努力下,这些跟她而来的女劳动力无论刮风下雨下冰雹,只要有地方需要帮忙,“燕子突击队”随时整装待发,硬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创出了一份不小的事业。

具体而言,在三个多月的劳动中,这个突击队为全村多挣了三千多元钱,放在当时可是一笔不折不扣的巨款,足以改变一个村的风貌。

后来,那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到来,给全中国都带来的极大的打击。可是,也正是在这个农村经济最为困难的节骨眼上,邢燕子却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在她的带领下,妇女们都争相恐后的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当时也非常符合国家选拔人才的标准。就这样,邢燕子成功吸引到了广大媒体的注意。

邢燕子:毛主席开大会唯一牵手的农村姑娘,毛主席为啥给她找座位农村中绽放的花朵一个时代的符号,结果如何?

从1960年开始,就有著名的《河北日报》、《人民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了邢燕子的光辉事迹,一时间,有其他各地的媒体争相转载刊登,学习邢燕子的风声马上呼啸了起来,就连大名鼎鼎的郭沫若,都用白话创作了一首诗,歌颂邢燕子的光辉事迹。

照片中的邢燕子,留着一头短发,显得非常的干练,也非常符合她的自身形象,在那两年,她就是全国最大的“明星”,每天寄到她村子的信件都数不过来,纷纷向这位伟大的女同志表达了仰慕之情。

在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下,无数人听着“燕子歌”奔赴祖国各方。或许在当时的人们眼里,邢燕子也是她们的精神领袖之一。

邢燕子的火,也成功带动了一大批城市里的知识青年,他们也同样认识到,女同胞们也可以有如此大的作为,这才是青年典型该有的样子。

邢燕子:毛主席开大会唯一牵手的农村姑娘,毛主席为啥给她找座位农村中绽放的花朵一个时代的符号,结果如何?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么一个无数人仰慕的女代表,最终嫁给了一位村里的困难户,在她的眼里,穷可以用劳动来改变,可是精神上如果不够富足,那么就算有了再多的钱,都是一道无法弥补的鸿沟。

自己选择的丈夫是一位老党员,思想素质各个方面都比较过硬,嫁给他,二人能聊得来。

在1964年的12月中旬,毛主席即将迎来71岁的生日,虽然毛主席虽然不愿意过生日,可是想到过去几年我们经历了困难,未来要以一个全新的面貌继续迈进的时候,他还是最终下了决心,用自己的稿费出钱,请大家过个生日。

最后主席通过精挑细选,拟定了一份名单,这其中就包括了邢燕子,这场生日宴会中,毛主席并没有跟周总理这些老朋友坐在一起,反而选择了邢燕子这样的新朋友,还不停地给燕子夹菜,这一幕感动了会场上的很多人。

就这样,邢燕子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人们无法抹去的记忆。

邢燕子:毛主席开大会唯一牵手的农村姑娘,毛主席为啥给她找座位农村中绽放的花朵一个时代的符号,结果如何?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1">一个时代的符号,结果如何?</h1>

光是毛主席,邢燕子就足足见到了5次,她在想到这些事的时候还是会很自豪,去中央开会的时候,邢燕子坐的都是小轿车,因为要尊重会议的礼仪,回去了之后,这原本在北京风风光光的燕子马上就换上了锄头。

能让广大人民了解政策与号召最好的办法,就是树立模范。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邢燕子就是这么样一个模范,在最高领袖的亲切关怀下,邢燕子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是什么。随后,她作为“偶像”,更是慰问了参与了前线战斗的士兵,同时也对各个地区的干部和农民作了报告,在当时家喻户晓。

后来,她更是当上了市委书记,指导整个市的生产工作。

那个时代优秀的历史人物都有着相同的共性,她们从工作岗位上下来以后,依旧按照自己的过去继续奉献,起着模范抬头作用。

每当有自然灾害发生,那些场景总是让邢燕子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每次都会掏出自己的积蓄寄给灾区,希望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她的一生,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一跃成为了活跃在报纸头条的人物,最后又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这其实就是她希望的,她只是单纯地希望人们能够学习她的精神,并不希望能被历史所铭记,在她的心目当中,也是这个时代成就了她。

邢燕子:毛主席开大会唯一牵手的农村姑娘,毛主席为啥给她找座位农村中绽放的花朵一个时代的符号,结果如何?

2009年的时候,当时正值建国60周年,邢燕子的名字有一次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再次勾起了那一代人的回忆,她也在那个时候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在最近的这第一次国庆大典之际,她又获得了“最美奋斗者”的称号。

曾经,有人问邢燕子,怎么看待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事情,就现在的情况而言,当时他们的选择会不会被耽误了青春?

邢燕子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非常坦然,她觉得,她们根本不是被耽误的一代人,青春在哪里都可以绽放,国家的痛苦需要大家分担。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农村就是最好的奋斗之地,年轻的时候吃点苦,在以后面对社会的各种问题的时候,才能更加从容地应对,这些对人的帮助都是藏于无形之中的。

邢燕子:毛主席开大会唯一牵手的农村姑娘,毛主席为啥给她找座位农村中绽放的花朵一个时代的符号,结果如何?

那么,我们可以按照这种思路问问当下的年轻人。

如果,你的父亲是一位城里的厂长,从小就不用担心吃饭问题,到了毕业之后,你会不会像邢燕子一样,奔赴到祖国最需要你的地方去?

时势造英雄,邢燕子除了受到了毛主席的五次亲自接见以外,周总理同样接见了她13次,这名享誉全国的模范人物,即使放到现在,任然有许许多多的闪光点值的我们去学习。

如今,邢燕子已经八十多岁了,她也从一个正值花季的姑娘变成了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看着近期记者们采访的现场视频,这位老人依然眼睛炯炯有神,人们总是需要一种信仰,人生也总是需要一个方向,扎根在心里的,并不会随着岁月而逝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