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提起左大玢这位演员,年轻的一辈可能了解不多,但要说起86版《西游记》观世音菩萨的扮演者,那好多人就明白了。

图丨86版《西游记》观世音菩萨的扮演者——左大玢
左大玢从11岁就进入省湘剧团演员训练班,参加训练演出。
而她从小的经历更是不同寻常,这都和一位伟人不无关系。
毛主席:我们是老熟人了
从小就热爱湘剧表演艺术的左大玢,曾多次给毛泽东主席演戏,还陪毛主席跳舞聊天,被毛主席称为“老熟人”。
1954年,11岁的左大玢进入湖南省湘剧院小演员训练班学习。
图丨演员左大玢小时候的样子
著名戏剧作家田汉,在偶然间回到家乡,发现了这一群小演员的刻苦训练和精彩表演,当即决定,不管有多大苦难,一定要带他们去北京,为毛主席表演一次。
训练班的小演员稚气未脱,也可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就算走进中南海的怀仁堂,也照样调皮欢闹。
那天晚上,毛主席等人在田汉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小老乡的表演。
由毛主席看戏,左大玢在台上演得十分认真,也格外出彩。
演出结束,毛主席要走了,左大玢却非常着急,因为她离毛主席太远看不清楚。
图丨毛主席与刚刚演出完的演员们合影
晚上睡觉时,她还在想:“什么时候能再次见到毛主席!”
1959年,湖南省湘剧院在长沙公演《生死牌》,左大玢在戏中饰王玉环。
有一天,剧团突然接到上级的通知,要他们到湘江宾馆参加演出,消息传来,所有人都预感到一定有重要领导人看戏。
果然,就在开演前,他们知道了毛主席要来看戏的消息。
也许想见毛主席的愿望太强烈了,左大玢出场时只顾着去偷看毛主席,结果说错了台词。
图丨剧中的左大玢
散场时,面对领导批评,左大玢虽然明白自己犯了错,但她心里一直在偷着乐:“我到底看清了毛主席。”
其实,毛主席对左大玢的表演还是满意的,说她表演细腻,唱腔优美动人,是一位很有发展前途的花旦。
终于看到了梦寐以求的毛主席,也算满足了自己的一个心愿,左大玢的脸上挂着难以抑制的笑容。
就在这时,迎面走过来了一位工作人员,见到左大玢后,直接开门见山的说:“您是左大玢么?”
左大玢一脸茫然的点了点头,这位工作人员便又说道:“是这样的,毛主席看了你的表演,认为你演的非常好,想邀请你一起去跳舞!”
图丨左大玢表演时的姿态
毛主席邀请自己跳舞,这让左大玢的心开始砰砰直跳,但她随之又想起自己不会跳舞,又变得沮丧起来。
这位工作人员小声的在左大玢耳边说道:“你是不是不会跳舞,没关系的,我帮你找个人教你,非常容易学的。”
教左大玢跳舞的是毛主席的卫士,这是一位非常和善且很有耐心的人。
左大玢跟着他在舞池转了几圈,慢慢地摸到了门道。
就在这时,著名摄影师侯波出现在左大玢面前,上来就问了一句话:“学会了吧!”说完,拉起左大玢就走。
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的左大玢刚反应,身材魁梧的毛主席已经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图丨身材魁梧的毛主席
这让左大玢变得激动不已,刚学会的舞蹈动作瞬间忘得一干二净,变得手足无措起来。
“不要紧张,跳舞其实也是一种体育锻炼”毛主席和蔼地说道。
左大玢慌乱地点点头,就和毛主席跳起了刚学会的四步舞。
毛主席一边跳一边问左大玢,什么时候学戏的?哪里人呀?左大玢低着头,只顾着自己的脚,生怕踩了毛主席,一曲跳完,左大玢早已满身是汗。
图丨毛主席和左大玢在跳舞
在剧团准备离开北京的前一天,毛主席特意请湖南湘剧团的代表到中南海的家里做客。
那天,包括左大玢在内一共去了11人。
毛主席面带笑容,站在菊香书屋的门口迎接他们,和湘剧老艺人徐绍青、董武炎、廖建华等亲切握手后,又拉起左大玢的手说:“一回生,二回熟,我们是老熟人了!”
毛主席称赞左大玢会演戏,问她是跟谁学的。
左大玢回答说:“我在木楠园训练班学戏,老师有黄元和罗元德、桂希科,他们要求都好严呢。”
毛主席一听,点点头说道:“严师出高徒嘛,你要好好学!”
图丨幽默诙谐的一代伟人——毛泽东
突然话风一转,诙谐地问道:“那你为什么姓左,不姓右?”
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的左大玢支吾地回答:“爸爸姓左,我跟爸爸姓。”
“那你为什么又叫左大分呢?”
左大玢听到毛主席说错了自己的名字,便壮着胆子说道:“主席,那个字您读错了,我的名字最后一个字应该念玢(bin),是玉石的意思。”
毛主席大笑不止,自嘲地说:“哈哈,我这是出了个大洋相哟!”
但紧接着毛主席又说道:“细妹子,你还是回去查查字典再说吧,这个字可是有两种读法呦。”
图丨1959年,16岁的左大玢已经登台表演,她因参演电影《生死牌》而崭露头角
回家后的左大玢立刻拿出字典开始查阅起来,字典上显示“玢”字果然有两种读音,不由得深深佩服毛主席学识渊博,也为自己的出言不逊而感到不好意思。
当然,毛主席和左大玢的交情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毛主席:我们同喝一杯茶吧
自1959年以后,毛主席每次来湖南,左大玢都会被派去接待,表演节目、跳跳舞,但更多的是和主席聊天。
久而久之,左大玢在毛主席面前再也没有之前的拘束感了,甚至觉得毛主席就像自己的长辈一样和蔼可亲。
有一次,左大玢陪毛主席跳舞,看见毛主席脚穿一双大头棕色皮鞋一双棕色长袜,跳着跳着,袜子就滑下来了。
图丨1959年,毛主席回故乡湖南韶山和乡亲们亲切交谈
原来,毛主席穿的是老式纱袜,袜口很松,很容易下滑。
每滑一次,左大玢就帮主席拉一次,拉的次数多了,左大玢便说:“系一根带子吧,这样就不会掉下来了。”
毛主席随口说道:“不要紧,直接把袜子打个结,这样就不会掉了。”
这一句话逗得左大玢大笑起来。
还有一次,跳过一曲舞之后左大玢有点口干,看了一眼毛主席面前的茶杯。
只见杯中的茶叶一片片像竹笋尖一样在水中竖立,便好奇地问主席是怎么回事。
毛主席耐心讲解道,这是洞庭湖君山的银针,过去朝朝代代都做贡茶。
图丨洞庭湖君山的银针,好似在水中站立一般而闻名
左大玢端起茶杯看了看,不假思索就说道:“毛主席,我想尝尝您的茶。”
毛主席也大度地说:“喝吧,喝吧,我们就同喝一杯茶吧!”
到了1963年,思念故乡的毛主席又一次来到了长沙。
但不巧的是,此时左大玢随团去了湘西,正在那里巡回演出。
毛主席没有见到左大玢,便问陪同的湖南省委领导:“嗯?小左哪去了?”
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立即通知湘剧院,赶快把左大玢叫回来。
图丨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
毛主席见到左大玢后,就像老朋友相逢一般,十分开心!
左大玢为毛主席唱了一段戏,毛主席听了关切地问道:“你一夜没睡吧?嗓子都有些哑了,好好休息吧。”
说话间,毛主席自然地点燃了手中的香烟,大口大口地吸起来。
让人没想到的是,左大玢直接就从毛主席的手指间抢过了香烟,嘴里还振振有词的说道:“毛主席您也要爱惜身体少抽些烟哟。”
但不知为什么,自己手里的这半根香烟就是舍不得丢掉,反而把烟头掐灭装进一个精致的小盒子保存了下来。
到了现在,这半截烟头已经成了左大玢家里的珍宝。
图丨早年间,毛主席吸烟的照片
1965年4月,毛主席再次回到湖南,住进了九所宾馆。
这一次的他,是想再重上一趟井冈山,去看一看昔日战斗过的地方,上山前他先在湖南做一些相关的准备工作。
而左大玢也在毛主席的邀请下来到了主席身边,让人没想到的是,在这趟不一般的行程期间,左大玢和毛主席又发生的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小插曲。
在听说要跟毛主席一起上井冈山后,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一个个满脸兴奋。
但在大家做了充足的准备后,却发生了一点意外。
图丨毛主席在井冈山宾馆前留影
原来,在即将再登井冈山之际,毛主席突然患上了严重的感冒,但倔强的他却死活不愿意吃药。
随行的工作人员想尽了办法,也改变不了此时有些固执的毛主席。
就在这时,一位工作人员想到了左大玢,将自己的想法汇报给上级后,立马得到了上级首长的批准,找到湖南省湘剧院的演员左大玢,要她来劝说毛泽东吃感冒药。
由于多次为毛泽东演出,陪他跳舞,左大玢在毛泽东那里,已经是老熟人一般无拘无束了。
图丨毛主席的老熟人——左大玢
“主席,吃点药吧!”左大玢一见到毛主席直接单刀直入,准备来个出其不意的战术。
但毛主席的回答顿时将了左大玢一军:“我不吃药,这个药吃多了不好!”
不知该怎么劝说的左大玢只好慢慢地说:“您这么重的感冒,还是要吃药的”
但此时的毛主席和小孩子一般:“不吃药,不吃药”。
“吃一点吧。”“不吃。”
发现自己的耐心劝说不仅没有效果,毛主席反而和自己开始对峙。
图丨和蔼和亲的毛主席
左大玢也开始耍赖:“我跟您说哟,您把那感冒传染给我了怎么办?我可是演员,一旦我也感冒了,那我就没嗓子演出了,到时候您得负责啊!”
听左大玢这么一说,主席开始哈哈大笑:“好吧,好吧,那这样,你吃一颗我吃一颗,好不好呀!”
左大玢也痛快的说道:“行啊,刚好带了两颗药。”
最后,毛主席和左大玢约定:“你吃一颗,我吃一颗,咱们把感冒药平分了。”
“您先吃!”在毛主席提完要求后,左大玢立马说到。
毛主席也不甘示弱道:“还是你先吃吧!”
“您先吃!”;“不,你先吃!”
图丨左大玢年轻时的剧照
二人就像两个小孩一样,争辩了好半天,最后还是左大玢作出了决定:“好,那我也吃药,咱们同时吃。”
左大玢把药放在毛主席面前,说道:“这颗药是您的,一起吃吧!”
说罢,左大玢和毛主席一同拿起属于自己的那颗药,同时吃了下去。
再登井冈山,回顾当年
1965年5月21日,左大玢和毛主席一同再登井冈山。
上午十点钟,毛主席在左大玢,和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和省公安厅长李强等的陪同下,从长沙陈山招待所乘汽车前往火车站。
图丨1965年5月21日,毛泽东在茶陵县委楼前留影
在路过茶陵县后,听说当地的乡亲们想见自己,毛主席高兴地说:“当然要见嘛!路过一次茶陵也不容易呀!”
一直到5月23日,毛主席才继续乘车由茶陵向江西方向进发,天黑之前就到了井冈山山腰处茅坪的八角楼,这引起他老人家的无限回忆。
由此不远即到达海拔一千三百多米的黄洋界,车刚一停,主席就下车快步走向山顶。
毛主席满怀豪情地指着黄洋界周围层峦叠嶂对随行人员说:“这就是黄洋界,当年我们就是利用这里的险要地形,把敌人赶下了山,那时为了减少伤亡保存自己,我们还在这里构筑了一些工事。”
图丨毛主席和张华平在井冈山黄洋界合影
说到这儿,主席回过头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你们到那边看看,还有没有当年的痕迹!”
他们按照毛主席指示的方向查看了附近的地形,有几个地方还依稀可以看出当年构筑的壕沟式工事。
1965年5月25日,那天井冈山下着细雨,一眼望去感到景色格外秀丽、迷人清新而舒适。
毛主席动情地说:“……没有过去井冈山艰苦地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了。”
图丨1927年秋收起义第一军第一师部分官兵的合影
左大玢一直在认真的倾听着,她生怕漏下毛主席说道一个字,这些可都是宝贵的历史经验啊!
1974年10月,81岁高龄的毛泽东回到湖南养病,在此期间他想看看湘剧,在省里送去的节目单上点了《园丁之歌》的电影片。
放映中,左大玢扮演俞英老师的形象出现在银幕上时,毛主席一眼就认出来了,指着说:“哈哈,这不是小左吗!”边说边拍手鼓掌
陪同在旁的一位服务员悄悄地对毛主席说:“这部影片不太好,影响也不好啊!”
毛主席一听不满地说道:“不好?不好在哪里?我看蛮好嘛!”说着,毛主席再次鼓掌,顿时全场一片掌声。
图丨毛主席为青年演员鼓掌
就这样,一曲《园丁之歌》又成了香花,左大玢也能继续在台上演出。
毛主席晚年患重病住在北京还想看一看家乡的湘剧。
为此,湖南湘剧院组织左大玢、刘春泉、王永光等名演员,在省委九所录制了《生死牌》、《六郎斩子》《追鱼记》等20多个传统剧目,然后将录像带送到北京,供毛主席欣赏。
毛主席看了连声称赞:“演得好,演得好!”
当得知自己的作品让毛主席感到高兴和快乐时,左大玢顿时觉得心里暖乎乎的。
图丨他在丛中笑——毛主席
左大玢初见毛主席时仅13岁,她当毛主席的舞伴时仅16岁,1975年毛主席病重时仍听她的湘剧……
后来左大玢回忆道:“那年我13岁,跟着田汉先生和省湘剧训练班的小演员们去北京汇报演出,在怀仁堂,我们躲在幕布后面偷偷地看到了毛主席端坐台下看戏。”
亲眼看到共和国伟大的领袖,让少年时的左大玢激动不已,也成为了她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宝贵的经历。
图丨晚年时的毛主席
直至现在,即将从古稀之年前往杖朝之年的左大玢,在湘剧舞台上追求了半个世纪,塑造的艺术形象光彩夺目。
使她感到自己非常幸运的是,自己一生与湘剧结缘,又因湘剧而有缘见识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