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提起左大玢這位演員,年輕的一輩可能了解不多,但要說起86版《西遊記》觀世音菩薩的扮演者,那好多人就明白了。

圖丨86版《西遊記》觀世音菩薩的扮演者——左大玢
左大玢從11歲就進入省湘劇團演員訓練班,參加訓練演出。
而她從小的經曆更是不同尋常,這都和一位偉人不無關系。
毛主席:我們是老熟人了
從小就熱愛湘劇表演藝術的左大玢,曾多次給毛澤東主席演戲,還陪毛主席跳舞聊天,被毛主席稱為“老熟人”。
1954年,11歲的左大玢進入湖南省湘劇院小演員訓練班學習。
圖丨演員左大玢小時候的樣子
著名戲劇作家田漢,在偶然間回到家鄉,發現了這一群小演員的刻苦訓練和精彩表演,當即決定,不管有多大苦難,一定要帶他們去北京,為毛主席表演一次。
訓練班的小演員稚氣未脫,也可說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就算走進中南海的懷仁堂,也照樣調皮歡鬧。
那天晚上,毛主席等人在田漢的陪同下,興緻勃勃地觀看了小老鄉的表演。
由毛主席看戲,左大玢在台上演得十分認真,也格外出彩。
演出結束,毛主席要走了,左大玢卻非常着急,因為她離毛主席太遠看不清楚。
圖丨毛主席與剛剛演出完的演員們合影
晚上睡覺時,她還在想:“什麼時候能再次見到毛主席!”
1959年,湖南省湘劇院在長沙公演《生死牌》,左大玢在戲中飾王玉環。
有一天,劇團突然接到上級的通知,要他們到湘江飯店參加演出,消息傳來,所有人都預感到一定有重要上司人看戲。
果然,就在開演前,他們知道了毛主席要來看戲的消息。
也許想見毛主席的願望太強烈了,左大玢出場時隻顧着去偷看毛主席,結果說錯了台詞。
圖丨劇中的左大玢
散場時,面對上司批評,左大玢雖然明白自己犯了錯,但她心裡一直在偷着樂:“我到底看清了毛主席。”
其實,毛主席對左大玢的表演還是滿意的,說她表演細膩,唱腔優美動人,是一位很有發展前途的花旦。
終于看到了夢寐以求的毛主席,也算滿足了自己的一個心願,左大玢的臉上挂着難以抑制的笑容。
就在這時,迎面走過來了一位從業人員,見到左大玢後,直接開門見山的說:“您是左大玢麼?”
左大玢一臉茫然的點了點頭,這位從業人員便又說道:“是這樣的,毛主席看了你的表演,認為你演的非常好,想邀請你一起去跳舞!”
圖丨左大玢表演時的姿态
毛主席邀請自己跳舞,這讓左大玢的心開始砰砰直跳,但她随之又想起自己不會跳舞,又變得沮喪起來。
這位從業人員小聲的在左大玢耳邊說道:“你是不是不會跳舞,沒關系的,我幫你找個人教你,非常容易學的。”
教左大玢跳舞的是毛主席的衛士,這是一位非常和善且很有耐心的人。
左大玢跟着他在舞池轉了幾圈,慢慢地摸到了門道。
就在這時,著名攝影師侯波出現在左大玢面前,上來就問了一句話:“學會了吧!”說完,拉起左大玢就走。
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的左大玢剛反應,身材魁梧的毛主席已經出現在了她的面前。
圖丨身材魁梧的毛主席
這讓左大玢變得激動不已,剛學會的舞蹈動作瞬間忘得一幹二淨,變得手足無措起來。
“不要緊張,跳舞其實也是一種體育鍛煉”毛主席和藹地說道。
左大玢慌亂地點點頭,就和毛主席跳起了剛學會的四步舞。
毛主席一邊跳一邊問左大玢,什麼時候學戲的?哪裡人呀?左大玢低着頭,隻顧着自己的腳,生怕踩了毛主席,一曲跳完,左大玢早已滿身是汗。
圖丨毛主席和左大玢在跳舞
在劇團準備離開北京的前一天,毛主席特意請湖南湘劇團的代表到中南海的家裡做客。
那天,包括左大玢在内一共去了11人。
毛主席面帶笑容,站在菊香書屋的門口迎接他們,和湘劇老藝人徐紹青、董武炎、廖建華等親切握手後,又拉起左大玢的手說:“一回生,二回熟,我們是老熟人了!”
毛主席稱贊左大玢會演戲,問她是跟誰學的。
左大玢回答說:“我在木楠園訓練班學戲,老師有黃元和羅元德、桂希科,他們要求都好嚴呢。”
毛主席一聽,點點頭說道:“嚴師出高徒嘛,你要好好學!”
圖丨幽默诙諧的一代偉人——毛澤東
突然話風一轉,诙諧地問道:“那你為什麼姓左,不姓右?”
不知道該怎樣回答的左大玢支吾地回答:“爸爸姓左,我跟爸爸姓。”
“那你為什麼又叫左大分呢?”
左大玢聽到毛主席說錯了自己的名字,便壯着膽子說道:“主席,那個字您讀錯了,我的名字最後一個字應該念玢(bin),是玉石的意思。”
毛主席大笑不止,自嘲地說:“哈哈,我這是出了個大洋相喲!”
但緊接着毛主席又說道:“細妹子,你還是回去查查字典再說吧,這個字可是有兩種讀法呦。”
圖丨1959年,16歲的左大玢已經登台表演,她因參演電影《生死牌》而嶄露頭角
回家後的左大玢立刻拿出字典開始查閱起來,字典上顯示“玢”字果然有兩種讀音,不由得深深佩服毛主席學識淵博,也為自己的出言不遜而感到不好意思。
當然,毛主席和左大玢的交情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毛主席:我們同喝一杯茶吧
自1959年以後,毛主席每次來湖南,左大玢都會被派去接待,表演節目、跳跳舞,但更多的是和主席聊天。
久而久之,左大玢在毛主席面前再也沒有之前的拘束感了,甚至覺得毛主席就像自己的長輩一樣和藹可親。
有一次,左大玢陪毛主席跳舞,看見毛主席腳穿一雙大頭棕色皮鞋一雙棕色長襪,跳着跳着,襪子就滑下來了。
圖丨1959年,毛主席回故鄉湖南韶山和鄉親們親切交談
原來,毛主席穿的是老式紗襪,襪口很松,很容易下滑。
每滑一次,左大玢就幫主席拉一次,拉的次數多了,左大玢便說:“系一根帶子吧,這樣就不會掉下來了。”
毛主席随口說道:“不要緊,直接把襪子打個結,這樣就不會掉了。”
這一句話逗得左大玢大笑起來。
還有一次,跳過一曲舞之後左大玢有點口幹,看了一眼毛主席面前的茶杯。
隻見杯中的茶葉一片片像竹筍尖一樣在水中豎立,便好奇地問主席是怎麼回事。
毛主席耐心講解道,這是洞庭湖君山的銀針,過去朝朝代代都做貢茶。
圖丨洞庭湖君山的銀針,好似在水中站立一般而聞名
左大玢端起茶杯看了看,不假思索就說道:“毛主席,我想嘗嘗您的茶。”
毛主席也大度地說:“喝吧,喝吧,我們就同喝一杯茶吧!”
到了1963年,思念故鄉的毛主席又一次來到了長沙。
但不巧的是,此時左大玢随團去了湘西,正在那裡巡回演出。
毛主席沒有見到左大玢,便問陪同的湖南省委上司:“嗯?小左哪去了?”
省委第一書記張平化立即通知湘劇院,趕快把左大玢叫回來。
圖丨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張平化
毛主席見到左大玢後,就像老朋友相逢一般,十分開心!
左大玢為毛主席唱了一段戲,毛主席聽了關切地問道:“你一夜沒睡吧?嗓子都有些啞了,好好休息吧。”
說話間,毛主席自然地點燃了手中的香煙,大口大口地吸起來。
讓人沒想到的是,左大玢直接就從毛主席的手指間搶過了香煙,嘴裡還振振有詞的說道:“毛主席您也要愛惜身體少抽些煙喲。”
但不知為什麼,自己手裡的這半根香煙就是舍不得丢掉,反而把煙頭掐滅裝進一個精緻的小盒子儲存了下來。
到了現在,這半截煙頭已經成了左大玢家裡的珍寶。
圖丨早年間,毛主席吸煙的照片
1965年4月,毛主席再次回到湖南,住進了九所飯店。
這一次的他,是想再重上一趟井岡山,去看一看昔日戰鬥過的地方,上山前他先在湖南做一些相關的準備工作。
而左大玢也在毛主席的邀請下來到了主席身邊,讓人沒想到的是,在這趟不一般的行程期間,左大玢和毛主席又發生的一段讓人啼笑皆非的小插曲。
在聽說要跟毛主席一起上井岡山後,主席身邊的從業人員一個個滿臉興奮。
但在大家做了充足的準備後,卻發生了一點意外。
圖丨毛主席在井岡山飯店前留影
原來,在即将再登井岡山之際,毛主席突然患上了嚴重的感冒,但倔強的他卻死活不願意吃藥。
随行的從業人員想盡了辦法,也改變不了此時有些固執的毛主席。
就在這時,一位從業人員想到了左大玢,将自己的想法彙報給上級後,立馬得到了上級首長的準許,找到湖南省湘劇院的演員左大玢,要她來勸說毛澤東吃感冒藥。
由于多次為毛澤東演出,陪他跳舞,左大玢在毛澤東那裡,已經是老熟人一般無拘無束了。
圖丨毛主席的老熟人——左大玢
“主席,吃點藥吧!”左大玢一見到毛主席直接單刀直入,準備來個出其不意的戰術。
但毛主席的回答頓時将了左大玢一軍:“我不吃藥,這個藥吃多了不好!”
不知該怎麼勸說的左大玢隻好慢慢地說:“您這麼重的感冒,還是要吃藥的”
但此時的毛主席和小孩子一般:“不吃藥,不吃藥”。
“吃一點吧。”“不吃。”
發現自己的耐心勸說不僅沒有效果,毛主席反而和自己開始對峙。
圖丨和藹和親的毛主席
左大玢也開始耍賴:“我跟您說喲,您把那感冒傳染給我了怎麼辦?我可是演員,一旦我也感冒了,那我就沒嗓子演出了,到時候您得負責啊!”
聽左大玢這麼一說,主席開始哈哈大笑:“好吧,好吧,那這樣,你吃一顆我吃一顆,好不好呀!”
左大玢也痛快的說道:“行啊,剛好帶了兩顆藥。”
最後,毛主席和左大玢約定:“你吃一顆,我吃一顆,咱們把感冒藥平分了。”
“您先吃!”在毛主席提完要求後,左大玢立馬說到。
毛主席也不甘示弱道:“還是你先吃吧!”
“您先吃!”;“不,你先吃!”
圖丨左大玢年輕時的劇照
二人就像兩個小孩一樣,争辯了好半天,最後還是左大玢作出了決定:“好,那我也吃藥,咱們同時吃。”
左大玢把藥放在毛主席面前,說道:“這顆藥是您的,一起吃吧!”
說罷,左大玢和毛主席一同拿起屬于自己的那顆藥,同時吃了下去。
再登井岡山,回顧當年
1965年5月21日,左大玢和毛主席一同再登井岡山。
上午十點鐘,毛主席在左大玢,和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東興、湖南省委書記張平化和省公安廳長李強等的陪同下,從長沙陳山招待所乘汽車前往火車站。
圖丨1965年5月21日,毛澤東在茶陵縣委樓前留影
在路過茶陵縣後,聽說當地的鄉親們想見自己,毛主席高興地說:“當然要見嘛!路過一次茶陵也不容易呀!”
一直到5月23日,毛主席才繼續乘車由茶陵向江西方向進發,天黑之前就到了井岡山山腰處茅坪的八角樓,這引起他老人家的無限回憶。
由此不遠即到達海拔一千三百多米的黃洋界,車剛一停,主席就下車快步走向山頂。
毛主席滿懷豪情地指着黃洋界周圍層巒疊嶂對随行人員說:“這就是黃洋界,當年我們就是利用這裡的險要地形,把敵人趕下了山,那時為了減少傷亡儲存自己,我們還在這裡構築了一些工事。”
圖丨毛主席和張華平在井岡山黃洋界合影
說到這兒,主席回過頭對身邊的從業人員說:“你們到那邊看看,還有沒有當年的痕迹!”
他們按照毛主席訓示的方向檢視了附近的地形,有幾個地方還依稀可以看出當年構築的壕溝式工事。
1965年5月25日,那天井岡山下着細雨,一眼望去感到景色格外秀麗、迷人清新而舒适。
毛主席動情地說:“……沒有過去井岡山艱苦地奮鬥,就不可能有今天了。”
圖丨1927年秋收起義第一軍第一師部分官兵的合影
左大玢一直在認真的傾聽着,她生怕漏下毛主席說道一個字,這些可都是寶貴的曆史經驗啊!
1974年10月,81歲高齡的毛澤東回到湖南養病,在此期間他想看看湘劇,在省裡送去的節目單上點了《園丁之歌》的電影片。
放映中,左大玢扮演俞英老師的形象出現在銀幕上時,毛主席一眼就認出來了,指着說:“哈哈,這不是小左嗎!”邊說邊拍手鼓掌
陪同在旁的一位服務員悄悄地對毛主席說:“這部影片不太好,影響也不好啊!”
毛主席一聽不滿地說道:“不好?不好在哪裡?我看蠻好嘛!”說着,毛主席再次鼓掌,頓時全場一片掌聲。
圖丨毛主席為青年演員鼓掌
就這樣,一曲《園丁之歌》又成了香花,左大玢也能繼續在台上演出。
毛主席晚年患重病住在北京還想看一看家鄉的湘劇。
為此,湖南湘劇院組織左大玢、劉春泉、王永光等名演員,在省委九所錄制了《生死牌》、《六郎斬子》《追魚記》等20多個傳統劇目,然後将錄像帶送到北京,供毛主席欣賞。
毛主席看了連聲稱贊:“演得好,演得好!”
當得知自己的作品讓毛主席感到高興和快樂時,左大玢頓時覺得心裡暖乎乎的。
圖丨他在叢中笑——毛主席
左大玢初見毛主席時僅13歲,她當毛主席的舞伴時僅16歲,1975年毛主席病重時仍聽她的湘劇……
後來左大玢回憶道:“那年我13歲,跟着田漢先生和省湘劇訓練班的小演員們去北京彙報演出,在懷仁堂,我們躲在幕布後面偷偷地看到了毛主席端坐台下看戲。”
親眼看到共和國偉大的領袖,讓少年時的左大玢激動不已,也成為了她一生中最寶貴的财富和最寶貴的經曆。
圖丨晚年時的毛主席
直至現在,即将從古稀之年前往杖朝之年的左大玢,在湘劇舞台上追求了半個世紀,塑造的藝術形象光彩奪目。
使她感到自己非常幸運的是,自己一生與湘劇結緣,又因湘劇而有緣見識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