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政局回应"社工编个案活在说谎世界"

作者:CSR环球网

导读

近日,媒体曝光了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过程出现的新问题和瓶颈。广州市民政局主动予以回应,称将加大社工行业培育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于近期制定出台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系列制度规范,改进和规范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招投标工作,以及加强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资金预算和使用管理。

民政局回应"社工编个案活在说谎世界"

据介绍,市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工作起步于2007年,经历了试点探索、逐步推广和规范的历程。目前,广州共有综合性的购买社工服务项目171个(街镇和社区家综);专项的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20个,常年财政预算稳定在3.3亿元/年左右;共提供就业岗位3800个,其中社工岗位2500个;可承接服务的社工机构达267个。

与内地主要城市相比,广州市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工作实行市场化的项目购买,自2007年试点发展至今7年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1亿元,民办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年均增长率达到54.8%和62%。

据了解,为加大社工行业培育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市民政局联合各部门出台了扶持发展办法。目前,全市共有民办社工机构267家,社工行业组织8家,数量居内地首位。市民政局联合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出台《广州市扶持发展社会工作类社会组织实施办法》,通过提供专业指导、实施“一次性资助”及“以奖代补”财政支持等举措,大力扶持民办社工机构发展,2011-2014年,广州市财政已累计投入1730万元对114家社工机构进行一次性资助;对8家社工机构给予71.5万元的“以奖代补”奖励。

加快推进社工立法工作

据透露,广州将制定出台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系列制度规范。进一步规范完善社会工作服务政策体系,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其一,是加快推进社工立法工作,实现广州社会工作法制化管理。其二,是加强对全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评估工作的统筹力度,打破各区评估标准不统一、评估质量参差不齐的局面。其三,是统一全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招标标准,为民办社工机构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

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改进和规范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招投标工作,提高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机构准入门槛,建立社工机构等级评估和淘汰退出机制。制定统一的社工服务标准,出台广州市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指标和工时标准体系。

此外,还将加强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资金预算和使用管理。加大统筹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拓宽社会资源投入渠道,通过公益创投、项目推介对接等形式,引导基金会、慈善组织、企事业单位等支持街道家综开展服务。

【广州社工发声】

皇帝的新装:由今天某报关于社工的调查评论想到的

作者:@David_张伟

报道中虽有可圈可点之处,如:做了采访和调查……但是整体分析还是停留在表面。

从2009年6月开始在广州政府购买的社工服务项目里做社工,个人有几点观察:

1.现在的社工有名无实。一方面,社工服务是购买方要的服务,而不是服务对象需要的服务。另一方面,社工教育滞后,没有几个老师做过社工,交出来的学生是所谓的社工。没有具备社工的基本工作能力。

2.现在是政府要发展社工,而不是社会需要社工。政府在做这件事旨在在探索其职能转变,社工是一枚棋子。客观地带动了社工行业和专业的发展仅仅是副作用。所以,才会六七年后仿佛春天到来的时候,此刻却再陷入此困境。

3.政府,社工机构,市民处于不对等的关系中。政府是老板,机构是包工头,社工是打工仔,包工头和打工仔一起硬派老板需要和认可的服务给市民。

有能力的打工仔能找准服务对象,派的专业性强些。没有能力的打工仔就只是派服务啦。不少项目,连服务对象是谁都搞不清楚。

4.社会真的需要社工服务,但是不是现在这样的面上铺开,拿政绩的服务。社工的土壤来自社区,来源于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然而,这样的项目太少。还有这样的项目吗?

5.真想做社工的人越来越少。真的做社工生意的人越来越多。

综上所述,目前病态的行业留不住人也是正常。这绝对不仅仅是钱少的问题,而是本质上不是真正常的社工服务。没有做到立于社区,源于需求。一切都是假像。

===============

CSR环球网——连动企业社会责任

更多前沿公益、CSR行业资讯,尽在CSR环球网!

快快关注我们吧!

CSR环球网微信公众号:csrworl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