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张世,很多人不一定知道他是谁。
但是提到电视剧版《神话》里那个喊着:“我要做赵高,我就是要一步一步一步爬得最高,我要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赵高!”大家一定印象深刻。

赵高的扮演者正是张世,他将赵高的野心、欲望、卑微、仇恨、不甘与痛苦表演得淋漓尽致,这段精彩的表演也被北京电影学院载入教材,为无数后来者树立典范。
除了赵高,他还是《粉红女郎》里好色又善良爱贫嘴的龚喜;是《汉武大帝》里攻于心计,善用阴谋诡计往上爬的奸佞小人田蚡。
张世扮演的都是不起眼的小配角,但他入木三分的表演,使每个角色都深入人心,被称为“戏精”,他的演技不输任何一线当红演员。
张世拿过三次最佳男配角奖
作为一名剧红人不红的代表演员,张世的名气严重配不上他的演技。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6">年轻时是“混世魔王”</h1>
1966年,张世出生于一个台湾军人家庭,父亲是一名军人。
因为是老来得子,张父对他很宠溺,也造就了张世活泼又叛逆的性格。
张世的童年和青春期是个“混世大魔王”,典型的叛逆男孩。不好好上学读书,整天惹是生非,打架和逃课都是熟门熟路。
他父亲看他实在是太调皮捣蛋了,没有办法只好把他送到国光剧艺实验学校,让他学个特长,让他将来不至于没有饭吃。事实证明张父的选择是正确的,张世天生就适合吃演员这碗饭。
1983年,侯孝贤的电影《风柜来的人》开拍,电影讲述的是海边几个叛逆少年的成长之路。
作为电影主演的钮承泽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张世,并且向导演推荐了他,张世糊里糊涂地进组,出演了人生第一部戏。
那一年他十七岁。
或许是叛逆少年的角色与自己太像了,张世的表演自然又毫不费劲。
这部电影使张世在表演的天赋得到充分地展现,张世对角色的塑造的成功,受到了观众的认可与好评。
也正是出演这部戏激发了张世内心潜在的对表演的热爱,以前的他对演戏一无所知,漫无目的,而此刻他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成为一名演员。
叛逆的他开始沉下心,打磨自己。
认真磨炼6六年之后,1989年,张世与刘德华、吕秀菱合作《飙城》,饰演一个马仔,开始崭露头角。
同年又拍了王童执导的电影《香蕉天堂》,也许是出身军人家庭又跟父亲待过部队的经历,张世把老兵“李得胜”内心的挣扎和无奈都给演活了,这个角色给他捧回了金马奖最佳男配奖。
23岁的张世在台湾一举成名,走红影坛。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4">高峰后的低谷</h1>
一直饰演配角的张世,在拿到金马男配之后,也终于迎来了第一个男主角剧本。
1990年,张世出演了电影《第一次约会》。
这部电影在美国商业剧院上映,并且创下优异的票房纪录,而张世也因为这部电影应邀参加纽约影展、洛杉矶影展、多伦多影展等世界各类重要影展,均倍受肯定。
这使他满怀信心和梦想放大,萌发出到美国这个更高更大的舞台闯出一片天地的念头。
于是他选择在事业风生水起之时,放弃现有的一切去美国拍戏,这一走就是两年。
而残酷的现实给了张世一巴掌,没有名气、没有人脉、没有资源的张世在美国面临无戏可拍的局面,为了生存他甚至到餐厅当洗碗工,这强大的落差也使张世也开始思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1993年,在美国的他接到了导演黄建新历史剧情电影《五魁》的演出邀请。如之前义无反顾奔赴美国一样,张世接到了剧本几经思考之后,义无反顾地回到台湾参与拍摄。
事实证明,张世的选择是正确的。他凭着这部电影不仅拿到了金马奖最佳男主提名,还斩获鹿特丹影展观众票选最佳男主角。
这一年,张世28岁,年纪轻轻就能斩获这些奖项,足见他演技之精湛。
而后耿直的张世因为说话得罪了当时签约的公司华视,被封杀了六年,刚重新出现在观众视野的张世又带着他的作品沉寂了六年。
1999年,张世凭借自导单元剧《听彩虹的声音》入围金钟奖,并一举拿下最佳单元剧、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最佳音乐、最佳摄影等大奖。
至此,张世再次回到公众视野,演艺事业重回正轨。此时他对自己的演艺生涯又有了新的思考,他决定到大陆发展。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7">转战大陆,迎来巅峰</h1>
虽然张世在台湾影坛上是闪耀的明星,但是在内地却缺乏知名度。
2000年他来到了上海,在他初到大陆的头两年演的也都是不出名的剧,直到2003年,他参演的《粉红女郎》才为他打开了知名度。
《粉红女郎》爆火,他在剧中饰演爱管闲事,有点好色,又善良的房东龚喜在一众帅哥美女中非但没有逊色,反而凭借精湛的演技赢得了观众的注意。
2005年,张世被央视钦点出演《汉武大帝》里的田蚡,全剧只启用了两位台湾演员,窦太后用了归亚蕾,田蚡用了张世,在陈宝国、焦晃和归亚蕾等一众实力派演员面前,张世的演技丝毫不逊色。
张世将攻于心计、善于钻营、喜用阴谋诡计往上爬的田蚡演到真实又传神,他的表演精准又自然,使田蚡历史人物跃然于荧屏上。
2010,张世迎来了他的“封神”之作《神话》。
张世演绎的赵高,是一个悲惨到极致的人物,也是一个让人恨不起来的角色,张世在剧中把赵高塑造得有血有肉,让观众恨他恨得牙痒痒的同时,又忍不住怜惜他的遭遇,替他委屈。
“我要做赵高,我就是要一步一步一步爬得最高,我要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赵高!”在这幕表演中张世将赵高的野心、欲望、卑微、仇恨、不甘与痛苦表演得淋漓尽致,这段精彩的表演也被北京电影学院载入教材,为无数后来者树立典范。
之后张世又在《县令黄马褂》中,饰演黄马褂一角。2008年,张世出演电视剧《天平上的马尔济斯》,一举获得第44届金钟奖戏剧节目男主角提名。
此后的张世又出演了多部剧,但是,没有一部出圈的作品能盖过“赵高”的名头。张世陷入了剧红人不红的尴尬境地,人人都认识那个坏透了的赵高,却不知道演员的名字叫张世。
他又很长一段时间消失在观众的视野中。
为什么张世能把每个角色饰演得这么好?
他提到:
“你只要看看我拍过的剧本就知道了。”
“我从来不会只用荧光笔画几条就算了,通常都是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而且剧本都被翻得破破烂烂。”
“不管我的戏份多少,我都会用‘我是男主角’的心态来对待,即使只有一句话,我也会认真对待。”
因为用心。
张世最近的作品是在《唐探》里的一个小角色,但依然出彩。他现在基本处于半息影的状态,享受着幸福平淡的居家生活。
去年6月他接受采访时,提到现在的低调生活,是因为老婆想回归山林,所以他在新竹买了900多坪的地给老婆种菜。
对于观众对他回归荧幕的期盼,他只是说“一切随缘”。
纵观张世的演艺生涯,他总是在高峰和低谷中起起落落,在“在红与不红”中,学会了坦然面对,而他也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天赋与努力,很好地诠释了一句话:只有小人物,没有小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