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活过的证据,因为好不容易生而为人。
每个勇敢去爱的灵魂,都本该被世界温柔相待。
她,被家人嫌弃,弟弟要与她断绝关系。
她,被喜欢的人嫌弃,信赖的人一次次让她失望。
她,被陌生人嫌弃,被人以玩乐般的态度终结了她的生命。
松子的一生,是荒诞的一生,是失败的一生,却也是不放弃希望的一生,是认真活过的一生。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讲述的是从小自觉缺爱的松子的故事。
53岁的松子死在自己简陋的租屋内,侄子笙因为负责整理遗物而开始认识并理解这位从未谋面的姑姑…
松子曾经是受人尊敬的中学教师,却因错误处置学生偷钱事件而被革职,她冲动地抛下一切,离开故乡和家人。此后的人生便每况愈下,弟弟和她断绝关系;松子为了养活男友进了风俗店;合作伙伴逼松子吸食冰毒被松子杀害,松子因此坐牢…然而不论生活怎样破碎,松子都始终心怀美好,从未停下追逐幸福的脚步。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但是真正美好的相遇少之又少。
松子,一个“缺爱恐惧症患者”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一次次去追求爱,又一次次被爱所利用,一次次失望,最后得到悲伤的结局。
但她的选择是把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给每一个路过她生命的人。
松子的一生是不幸的,她用一生时间在追寻爱与归属。
可其实她并非是一个被全界抛弃的弃儿,她也曾拥有成功的事业、纯真的友情和真挚的爱情,只不过老天跟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所有大言不惭声称爱自己的人,都是满口谎言的伪君子;所有真正爱她的人,又过于吝啬,只肯将这份爱藏在心中。
松子曾经热烈爱过的人,大都也爱着她,只是她不自知。
她把自己给予爱的能力放大,而忽略了去捕捉别人体现爱的细枝末节。
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在这条寻找爱与归属的道路上,松子虽跌跌撞撞不断向前,却始终未曾抓住最终的那份幸福。她的徘徊与彷徨,也正是许多行走在这条路上的人——无论男女,也无谓老少,正面临着的抉择与境遇,就像是上天开的玩笑,我们为其付出全部爱的人,往往对我们的爱不屑一顾,而我们太关心我们自己爱的去向,却忘记了接受我们得到的爱。
心中有爱,此生无悔。
回顾松子的一生,不难发现她的病结在于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爱,为此她甚至可以抛弃所谓的尊严,乃至生命。
松子的一味妥协都是因为她给的爱十分纯粹。
她只是想要得到爱而已。
就像是小孩子一样,她只要得到别人的一句承诺,就自愿付出一切,哪怕在朋友或者读者眼中,看起来有点傻。
当她被殴打被虐待,只要对方对她有一点点好,她就仍然死心塌地地追随下去,读者气她执迷不悟,可松子却乐在其中。
因为她享受爱,更享受被爱。
恰恰是因为爱得太纯粹,不计较得失与回报,所以她宽恕别人给过的所有创伤,就像所有疼痛从来没有出现过,既往不咎地爱下去。
想要被爱,先要学会爱自己。
可在当今的社会中,我们更提倡理性不自贱的爱,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自尊心。
自己都不爱,怎么相爱?
如果从一开始,松子爱自己,有着正确的价值观。她就不会包庇自己的学生,说是自己盗窃的,而是查出真相,教育好自己的学生。
如果她爱自己,就不会信赖不值得的男友,不会被强迫去卖身,不会坐牢,不会被卷入贩毒事件,不会对爱失望…她也许会正常的恋爱,正常的结婚。
如果她在童年被塑造了很好的情感价值观,如果她足够自尊自爱,如果她足够爱自己…也许她还会活下来,和侄子笙成为朋友…
有一句话是爱人八分满,留两分爱自己。
一个被别人爱着的人,首先是自爱的。她在爱别人之前有自己的底线,她有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她不依附于别人而活。
一个人只有足够的爱自己,才能真正的爱别人。
这不是自恋,也不是自私。
爱自己是对自身内在以及外在的一种无条件的接纳。
接受自己的外表,接受自己的平凡,接受自己能力有限,接受自己潜力无限。
我们要能够对自己的优缺点产生清晰的认知,不会骄傲自己的所得,不会难过自己的所失。
能够静静地注视着自己拥有或者失去的一切。在正视自己的基础之上,逐渐跳脱出一些问题,解决问题,坦诚地面对自己,感受自己。
如果你现在就能爱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满意,也就能爱和接纳别人。
生而为人,我们不需要感到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