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棠依依。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书是《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
初看书名,只觉得这么奇怪的书名,肯定是那种毫无营养的畅销书吧,那些俗套的不能再俗套的情节,简直就是通用的呀。
但是,当我翻开书的那一刻,我就发现我错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新人作家——玛丽·安·谢弗,作品尚未完成,就因病住院,无法写作。后由其外甥女美国著名童书作家——安妮·拜罗斯接手修订工作,遗憾的是,本书出版前夕,玛丽便不幸病逝。《出版家周刊》还特为她刊出讣闻,能接受如此高规格待遇的新人作家,可想她在出版界的影响力。
后来,本书出版,第一周便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并且以毫无争议的优势成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等美国几乎所有重要媒体的“年度好书”,同时在英、法、德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出版,引发了全球读者的无限回响和深深共鸣。
本书以书信体的方式,讲述了二战时期根西岛被德军占领后,岛上居民充满酸楚与温暖的监禁生活。
本书中的主角是一名幽默专栏的女作家朱丽叶,故事从她收到的一封来自根西岛陌生人来信展开,一本漂洋过海的二手书,成了朱丽叶与根西岛文学俱乐部成员相识、相知、相爱的信物,他们在一来二去的信件中,分享着他们的文学俱乐部以及各自在德军占领小岛时所经历的百态人生。
书中最不可思议的主线,是身处战争年代,人人都想着怎样自保,他们却创办了文学俱乐部一起读书?
然而,究其原因,才发现文学俱乐部的诞生其实是一次偶然,为了掩盖超过宵禁时间的一次聚会,伊丽莎白灵机一动向敌军撒下了一个谎。当时,敌军管制非常严格,为了谎言不被拆穿而受罚,他们只能将戏做足。
而土豆皮馅饼,只是俱乐部成员在根西岛极度缺乏食物的情况下自创的一道美食,为聚会而生的食物,所以也加入了俱乐部的名字中。
文学俱乐部正式成立了,他们开始购书阅读。起初只是怕敌军指挥官来检查,但是后来,纯粹因为自己的乐趣,他们开始轮流谈论各自读过的书,一开始还能保持客观冷静,但慢慢就不一样了。发言者会尽力唆使听众去看自己的那本书,一旦有两个人看一样的书,他们就会争辩,其形式犹如现在的读书会。
就这样,他们聚在一起读书、谈书、辩书,在艰难的日子里相互取暖,相互鼓励。这期间,他们是快乐的,快乐到可以暂时忘却外面的黑暗世界。
但黑暗又确实是存在的,在本书中,有一个从未真正出现,却一直活在别人记忆里的女人,是作者埋下的一条暗线,也是对抗黑暗世界的勇者。
这个女人叫伊丽莎白,因为爱上了德军军官而被误解,因为救了敌军奴隶而被关入集中营,因为狱中难友而被残忍杀害。她这一生是充满坎坷的,但是却不乏爱与正义。
在所有的信件描述中,她就是爱与正义、勇敢的化身,她像周围的人传递着生的希望,不管是在根西岛还是集中营,她都能勇敢的直面邪恶力量,不惧不怕,不卑不亢。她就像一束光,人已逝,却能永远活在俱乐部成员的心里。
有人说,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看他读过的书。这句话放在伊丽莎白身上同样合适,因为她有满坑满谷的书,摆满了起居室的书架,还溢到了厨房的橱柜上。俨然,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博学的人,书就是她的精神食粮,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不仅是她,对于俱乐部每一个成员而言,书都是向往而生的力量来源。不管是失去孩子的母亲,还是嗜酒成性的酒鬼......他们都因书而改变,变得热爱生活,变得勇敢坚强,变得充满力量。
书也是他们面对黑暗生活的武器,作者以书为线索贯穿全文。我想,这应该是与作者玛丽自己的经历有关的,她曾任出版社编辑、图书馆员、书店店员,一生与书相伴,曾经因为天气原因,滞留在根西岛的机场,在男厕所就着烘手机取暖,看完了机场书店所有的书。我想,书,于她而言,一定影响深远。
总体而言,这部小说的文字是温暖的,内容是治愈的,爱由书外的亲情延伸到书内的爱情与友情。以至于读完之后感触良多,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现在,我将这部豆瓣评分8.6分的高分小说推荐给你,希望它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