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情提要:在第38次越冬队迎来越冬期的第一项大工程——大气观测所落成时,队员们决定举行一次宴会以示庆祝。西村大叔决意制作一道在国内不容易吃到的鮟鱇火锅来满足大家。然而,由于食材并不齐备,这道火锅料理的味道低于预期,反而是川村队员的散寿司颇受好评,让西村颇有些失落。
米泽牛排
日历上的日期已经进入二月了。每年的2月1日是昭和基地进行越冬轮换的日子。所谓轮换,并非只是单纯的勤务轮换,从基地建筑物到酒吧的运营,所有的一切都要交给新年度的越冬队。新队员们睡觉的地方也从由自卫队管理的别称为“湖畔酒店”的“夏季宿舍”,搬迁到正式的基地宿舍内,可以形容为从“农民工工棚”转移到“带有柜子、桌子和床的单间”内。仅仅是这样我已经觉得非常幸福了,而且听说昭和基地新建了两层队员宿舍,还带有地暖设备呢!我们在圆顶基地住的也是单间,但是无论墙壁,还是桌子,都是胶合板制作的,显得很是简陋,与昭和基地的单间相比实在有天壤之别。
圆顶基地的起居室都是折叠门,我的房间靠内,有两块榻榻米大小,内部非常局促。身处高原地带,本来就氧气稀薄,现在又住在靠内侧的狭小房间内,我感觉不多的氧气都被其他人吸走了,有种随时会窒息的感觉。在越冬生活的初期,我常常在夜里因为呼吸困难而突然“哇”的一声从床上跳起来。究竟睡多长时间才会出现缺氧现象?我没有勇气去尝试,更没有那种耐心。不过,我好不容易来到这里,绝不能在房间里因为氧气不足而缺氧而死。后来,我索性选择在食堂的地板上打地铺。
■ 影片《南极料理人》中表现的圆顶基地队员的单间。
在昭和基地迎来越冬轮换的时候,我们圆顶基地实际上已经提前完成了轮换,第37次越冬队早已离开,只剩下第38次越冬队的九个人,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再搞什么轮换程序了。但是,我却有些不甘心,在那次失败的宴会后,我一直希望找机会弥补一下,因此,我悄悄地为今天的晚餐准备了一顿轻奢牛排大餐。
我走出屋外,从停放在极地天然冰库内的处于“野生”状态的食材车里取出“米泽牛”,这可是从日本小心谨慎地运到南极的高档牛肉,是由日本国内超一流的肉类生产企业“中央畜产”生产的,这家企业还是皇室御用肉类供应商,品质上是绝对有保证的。这次晚餐我使用了大约10公斤冷冻牛肉,经过解冻处理后减少到6~7公斤,尽管这样,每个人都能吃到近800克超高级品牌牛肉。如果在国内吃的话,这份牛排的价格必定贵得离谱,岂止可以吓掉眼珠,恐怕吓得连肠子都要从屁眼里掉出来了。然而,让我颇为失望的是,明明是如此高级的牛肉,诸位队员在品尝时却没有表现出一点感动的样子。
■ 品质上乘的米泽牛肉,是日本最高档的牛肉品牌之一。
当然,我并没有期待他们吃上一口,便会双目湿润、眼神迷离地说:“啊!我的人生就是为了这一瞬间而存在的!”但是心底还是很期盼能得到赞美,可是队员们在餐桌上的评语实在让我大失所望。福田医生边吃边说:“这牛排怎么这么软啊?像是糕点一样,我个人更喜欢稍有嚼劲的。这牛是不是不健康啊?基本不怎么运动吧。”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死牛的健康状态上面了。平泽队员像连珠炮似地说个不停:“依照现在的饮食环境,这块牛排真是太好吃了,是人类美食的最高等级了吧,虽然我也觉得很好吃……balabala”来自极地研究所的野人本山队员只是埋头吃肉:“‘咀嚼咀嚼’……‘咀嚼咀嚼’……肉,这是肉……‘咀嚼咀嚼’”金户基地队长的评语是:“……好软……”一个小点代表15秒钟。
■ 使用米泽牛肉制作的高档牛排,肉色红嫩,非常诱人。
我重新看了一遍当天的值班日志,想确定一下是不是早餐和午餐过于丰盛,以至于抢了奢华牛排晚餐的风头。然而,菜单表上冷冰冰地写着:
早餐:面包、米饭、味增汤、盐烤鲑鱼、烤马鲛鱼;
午餐:咖喱饭、裙带菜汤;、
晚餐:牛排、蒜蓉炒饭。
当天的值日生是堪称说书界日本第一的平泽队员,所以表现力绝对不会贫乏,但对于这顿牛排大餐,诸位队员的高评如下:
食材:OK
味道:第一次吃到=与未知的相遇
感想:还有这样的牛排?
分数:及格,因为没有吃过。
“这些穷鬼!只配吃便宜货!”虽然我绝不会那样想,但确实有那么一会儿非常郁闷。可是,我自认是“世界最强极地料理人”,就此泄气的话未免太没有出息了。我要让他们见识见识我的厉害!首次自助“超高级牛排”晚餐就这样平淡安静地闭幕了。
遗忘的食材
作为圆顶基地唯一的专业厨师,我负责全体队员的一日三餐,不过一周下来我也需要休息时间,所以我们商定,每周日的晚餐由当天值日生负责。1997年2月2日星期日,第一位周日值日生是西平队员。由于运到南极的食材不是经过脱水干燥处理,就是处于冷冻状态,所以要提前向负责做饭的队员说明,在前一晚或当天早上出去寻找食材。
西平队员还是单身,但在房价腾贵的东京23区拥有一套寓所,平时也自己做饭,不知道他今晚会给我们准备什么料理,心里充满了期待。等他把菜单拿给我一看,我发现全是日式料理,有土豆炖牛肉、炒羊栖菜、煎柳叶鱼、海胆海蜇酱菜以及味增汤。
■ 日式炒羊栖菜,羊栖菜属于藻类植物。
之前,我在队员们面前打过包票:“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筹集的食材什么都有。从鹅肝酱到食用色素、琼脂什么的都有,尽管提要求。不过,这不是游戏,这是大家伙的食物,低级的和没有用过的就算了。”在这句话中,“不过”后面的内容实际上被我不小心给忘掉了,而且怎么也找不到替代的食材。这这番话就是为了掩饰我的失误,我感觉自己就像某位国会议员在蹩脚地进行答辩,或者像一个挑事的人企图用极力刁难来蒙混过关。
这次的食材筹备作业有超级专业的东京港船食参与,在为南极观测事业提供食材方面经验非常丰富,堪称专家的千叶先生和稻田先生都对我的细致要求表示意外,送给我一个“疯子”的绰号。所以,我对这次食材筹备的全面和多样还是相当有自信的。然而,仍然有东西被忘掉了,而且还不少。我在烹饪的过程中经常发现少了什么,如果在日本的话,根本就不是问题,跑一趟超市或便利店就能解决。然而,这里是荒无人烟的南极,食材短缺成为登天难事,只能在找到代用品和不予使用这两个选项中选择其一。
■ 日本便利店里货品丰富,很容易找到想要的食材。
以下就是一些遗忘食材的例子:
1、从一开始就没有列入计划的食物——豆腐(除了粉末豆腐)、鲜鸡蛋、蔬菜(洋葱、卷心菜)、瓶装啤酒、魔芋和魔芋丝等不能冻结的食品;
2、遗忘的食物——高野豆腐、紫菜盐、魔芋粉、薯条。其他的,保密。如果你们肯帮我保密的话,我就告诉你们一个,比如举行庆祝会时会用到的以唐培里侬香槟王为代表的香槟酒以及红酒。这些酒类在澳大利亚都是免税品,价格十分便宜,也装了不少上船,但是卸货时,Just Forget!全都忘得一干二净!
下期预告:尽管存在食材短缺的问题,西村还是想方设法帮助西平队员准备首次周日晚餐,用珍贵的伊势龙虾制作了一道远远超出预算的豪华味增汤,大受欢迎。不过,让西村大叔始终念念不忘的还是成吉思汗烤肉,经过一番准备,圆顶越冬队的大叔们在酷寒的南极举行了一场户外烤肉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