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8亿质押担保”谁在说谎?渤海银行南京分行深陷“罗生门”

作者:江苏金融观察

渤海银行南京分行28亿元银行存款被挪用大案,引爆周末财经圈。

据《中国经营报》23日晚间报道,在企业不知情的情况下,其28亿元存款就被用作贷款质押担保,而被担保公司与企业毫无关联。

事件曝光后,渤海银行南京分行火速于24日凌晨发布声明,称“发现企业间异常行为”,并已报警。

巨额存款遭质押担保,到底是银行违规挪用,还是如银行所言是企业间“异常行为”所致?整个案件堪称一出“罗生门”。

银行角力医药巨头

回顾整个事件之前,先来看一下其中涉及的几位主角的身份。

所谓的“担保方”有两家,分别是无锡济煜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禾药业”)和其关联方南京恒生制药有限公司(简称“恒生制药”)。

天眼查显示,山禾药业是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济民集团”)控股80%的子公司,恒生制药是济民集团旗下西藏德容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也即济民集团的孙公司。

“28亿质押担保”谁在说谎?渤海银行南京分行深陷“罗生门”
“28亿质押担保”谁在说谎?渤海银行南京分行深陷“罗生门”

被用作贷款质押担保的28亿元,即是两家企业在渤海银行南京分行的存款。

而济民集团则是中国知名的现代化大健康产业集团,在2019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中排名第11位。公司创建于1999年,业务覆盖医药、能源、投资等领域,现有员工12000余名,总部位于中国南昌。2020年,集团营业收入突破390亿元。

华业石化南京有限公司(简称“华业石化”)是山禾药业和恒生制药的“担保对象”,2019年3月1日才注册成立。从股权穿透及股权比例来看,华业石化理应是100%的国有企业。公司成立后,曾向渤海银行南京分行进行票据融资。

“28亿质押担保”谁在说谎?渤海银行南京分行深陷“罗生门”

而渤海银行南京分行,成立于2009年,是渤海银行下辖34家一级分行之一。根据渤海银行2020年年报,南京分行的员工人数仅次于天津分行和北京分行,其在渤海银行系统内的地位可见一斑。

“28亿质押担保”谁在说谎?渤海银行南京分行深陷“罗生门”

28亿存款遭截胡

由于“质押担保”事件比较复杂,加上相关报道已被删除,我们再根据时间线来捋一捋事件过程。

2020年11月,渤海银行南京分行以山禾药业的存款对华业石化的票据融资进行了质押担保,银行给华业石化开具了半年期承兑汇票,第一笔开票金额为3亿元。此后,山禾药业及恒生制药陆续存入该行的28亿元存款,都被用于质押担保。

2021年8月19日,山禾药业法人代表於江华接到南京分行工作人员来电,称有人正在柜台将电子存款转为纸质存单,以此为他人贷款办理质押,并询问於江华“企业是否有办理存单质押业务的真实意愿?”

於江华感到十分意外,于是赶紧向济民集团资金管理部汇报情况。资金管理部致电向南京分行核实后,当即声明,企业从未准许任何人办理存款质押事宜,并要求银行立即报警。

但此后,济民集团发现恒生制药和山禾药业的28亿元存款均已无法支取,询问渤海银行总行得知,所有存款都被质押。

值得一提的是,山禾药业与恒生制药在渤海银行南京分行的存款总计33亿元,其中未被质押的5亿元,正是8月19日银行柜台向於江华核实意愿时未办成的那笔。

8月21日,在上海某酒店,渤海银行南京分行营业部总经理胡兆峰、总经理助理管鹏程与华业石化资金部总监董某等人,和济民集团财务人员见面,商谈事件的解决方案。

根据当时的录音材料,管鹏程和董某均表示,没有和山禾药业以及恒生制药交流过担保质押事宜。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管鹏程一方面承认“这是(渤海)银行的漏洞”,一方面又希望济民集团能够允许银行继续用山禾药业5亿元存款,为华业石化提供存单质押。

如此要求自然不会被济民集团接受,双方不欢而散。

8月24日,山禾药业与恒生制药向渤海银行南京分行送达通知函,告知该行必须保障两公司的存款安全和自由提取,不得进行划扣和其他违规违法操作。

8月25日,因华业石化未能在还款日偿还贷款,南京分行继续划扣了恒生制药5亿元存款,后因发现华业石化的账上还有5000万元,于是向恒生制药户头又退回5000万元。

8月26日,济民集团资金部工作人员前往渤海银行南京分行柜台查询,希望调取公司在该行所有办理业务的资料,但并未如愿。

9月3日,山禾药业、恒生制药选择向无锡警方报案。

担保对象背景成谜

此事经曝光后,迅速在财经圈发酵。24日凌晨,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发布了已经报案声明:

“28亿质押担保”谁在说谎?渤海银行南京分行深陷“罗生门”

从声明内容来看,银行认为担保质押事宜,属于企业之间的“异常行为”,并未提及银行责任。

但这份声明,在《中国经营报》相关报道的记者看来,可谓“贼喊捉贼”:

“28亿质押担保”谁在说谎?渤海银行南京分行深陷“罗生门”

24日晚间,济民集团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出一份措辞严厉的声明,针对报案时间、解决方案、划扣资金、萝卜章等问题,并贴出相关录音、录像资料,向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发出“灵魂拷问”。

“28亿质押担保”谁在说谎?渤海银行南京分行深陷“罗生门”

其中最让人不解的是,在替华业石化质押济民集团存款后,渤海银行南京分行还向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虚假询证函。

根据济民集团的表述,2021年3月,无锡方盛会计师事务所对山禾药业进行例行调查时,向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发出询证函。在函中“山禾药业在渤海银行的7笔存款共计10.1亿不存在冻结、担保或其他使用限制”的内容下,南京分行作出如下回复:“经本行核对,所函证项目与本行记载信息相符。”

但该行营业部总经理胡兆锋8月21日却承认:每笔存款存入后的几天内即遭质押。

此外,华业石化的“国字号”背景也值得商榷。

根据天眼查提供的工商信息,作为华业石化的母公司,江苏华之业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华之业能源”)成立于2021年7月9日。而在当时,它的股东正是华业石化。当年7月22日,华业石化退出,中石油的全资子公司北京华昌置业有限公司(简称“华昌置业”)成为新股东。

简单概括下:7月9日,华业石化还是华之业能源的100%股东;7月22日,华业石化转让华之业能源股权给华昌置业;7月26日,华之业能源接手华业石化100%股权。

经过一番股权腾挪,华业石化和华之业能源一个月内就实现了“母子易位”,华业石化也摇身一变成了中石油旗下的曾孙公司。只是,这层匆忙穿上的“国企”外衣究竟是真是假?

就在今年9月23日,华昌置业曾发表声明称,公司并没有设立下属企业:

“28亿质押担保”谁在说谎?渤海银行南京分行深陷“罗生门”

截至目前,渤海银行尚未对济民集团的“六问”作出回应。

风控漏洞谁之过?

根据前文所述,包括未遂的5亿元存单质押,华业石化至少从渤海银行南京分行票据融资了33亿元。

33亿元是个什么概念?我们来看一看渤海银行的财务信息。

该行2020年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底,贷款余额共计8875.38亿元。按行业划分来看,其中,批发和零售业贷款余额合计466.95亿元。

“28亿质押担保”谁在说谎?渤海银行南京分行深陷“罗生门”

从华业石化的经营范围来看,其主营业务为危险化学品经营、石油制品销售等,因此其所在行业应该归类为批发和零售业。

这就意味着,南京分行向华业石化发放的贷款,占整个渤海银行向该行业客户发放贷款总额的比例,至少不低于7%(33亿元/466.95亿元)。

虽然渤海银行“傍大户”的行为并不稀奇(2020年,该行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高达8.1%),但像南京分行这样敢于向一家成立不过一年多、且背景成疑的初创企业放发巨额贷款,在业内实属罕见。

而在华业石化的贷款逾期之后,南京分行又为其积极张罗,不惜得罪百亿医药巨头,半路截胡其银行存款,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借贷双方是否存在某些利益关联。

事实上,渤海银行南京分行的风控漏洞由来已久。

早在2011年,该行就曾曝出亿元贷款被卷事件。这在当时是其开业两年来发放的最大一宗贷款,然而却成了一名老板“跑路”时带走的昂贵细软。

“28亿质押担保”谁在说谎?渤海银行南京分行深陷“罗生门”

2017年以来,该行及下辖二级分行又因“贷款资金回流用于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等多项违规行为,被江苏银保监局累计罚款超过200万元。

至于这一次的28亿元担保事件,是否会给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带来新一轮的重创,就有待警方和监管部门的进一步调查取证了。

而对于山禾药业和恒生制药来说,这么大一笔钱直接没法用了,下一步又该怎么走?作为生产型企业,与下游销售商签订的合同没法履行,责任算谁的?如果原料供应商因为欠款而拒绝后期继续供货,责任又该落在谁的头上?

“28亿质押担保”谁在说谎?渤海银行南京分行深陷“罗生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