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茶祖原来是他竟然不是神龙

澜沧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万物争嵘,,连绵不尽的大山都被森林密盖,上万种植物生长于此,上百种动物柄身于此。当人类还处在原始社会,以采集活动和狩猎活动为主要生存方式时,这一地区无疑是最适于人群生存之地。临沧、保山、普洱、西双版纳各地的出士文物和洞穴遗址证明还在旧石器时期,澜沧江两岸的大山上已有人群活动,这些族群就是后来史书上记载的“濮人” ,又因为这些族群所讲语言属于孟高棉语系, 史学家们为了将他们与湘、桂、黔地区的濮人相区别,于是将他们称为"准濮"。

这些操孟高棉语的永昌濮是澜沧江中下游地区最早的原住民,他们在澜沧江流域活动了数千年后,氏羌系民族才从青藏高原迁往云南。商、周时期往云南方向迁徙的氐羌系民族主要还在金沙江流域的川、滇、藏交界地带活动生息,已进到金沙江南岸的氐羌系(彝族及各支系哈尼、拉祜、傈僳、纳西、基诺,普米族等)民族直到东汉以前仍主要居住在滇西北一带,进入澜沧江中下还很少。

东汉时期,中央政权在云南永昌(今保山)地设永昌郡,永昌郡辖地3000里,南北4600百里。今临沧、普洱、西双版纳、保山、德宏各州市完完全全地都在其内。永昌郡辖地内的澜沧江两岸有几条海拔超过3000公尺的大山脉,邦马山、无量山、哀牢山,这三大山脉纵横千里,雄奇透迤,因其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物种条件适宜,自山中生木时就生长着大量的茶科植物。经过上亿年的进化繁衍,野生茶树在三大山脉的原始森林中广散而生。进入20世纪后,从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几十位架叶专家对这一地区进行了多次考察,断言世界茶树原产地就在这一区域,此结论现已被国内外茶界专家公认。

云南的古濮人(永昌濮)及他们的后裔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期到如今一直都在这一区域生存活动。古濮人是最早看见茶树、认识茶树、吃茶叶、吃茶花的族群。

茶祖原来是他竟然不是神龙

旧石器时期古濮人还不事农牧,他们的生存来源主要靠采集和渔猎、山花、野菜、树叶,野果,野蜂蜜,虫,鱼,鸟都是他们充饥的食物。长期的采集活动必然会使他们逐渐认识哪些花、哪些叶、哪些果能吃,哪些不能吃。野生茶树在邦马山、无量山、哀牢山的始森林里到处都有(今天仍是这样) ,茶花又

引人注目,古濮人在进行采集活动时,茶花、茶叶必然就会进入他们的视线。

到过云南山区的人都知道,云南的山上一年四季都有各种山花、野花盛开,可以食用的花有好几百种。古濮人有采集各种山花、野花、各种树上的花作食物的习俗,这种吃山花、野花、树上开的花的习俗,古濮人的后裔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现今仍然保持着,而且现还居住在山区的布朗族、佤族、德昂族几乎仍然是天天都在将各种花当菜食用,这是远古时候留下的食俗。

《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 “永昌那其地有大竹名濮竹"。大濮竹生南至少已有一万年。五千年前云南还没有出现金属器具和陶土器具时,比碗口还粗的大濮竹就是古濮人煮食物的锅,布朗族今天还保持着用大竹筒煮茶花、茶叶水加野蜂蜜喝的习惯,这应该是原始社会时期,还没有出现陶士器时留下来的遗风。

有大量的洞穴遗址证明,新器时期古濮人已普遍使用火,有火塘还有大濮竹,古濮人完全有条件煮茶汤喝。古濮人从懂得煮新鲜茶花、新鲜茶叶到懂得煮干茶花、干茶叶吃就很容易了,当古濮人从采集经济时代进人到特猎经济时代时,茶叶更以其特有的作用和功效成为古濮人健康的保护神。

茶祖原来是他竟然不是神龙

古濮人至少五千年前已在澜沧江两岸的原始森林中进行狩猎活动,捕到野兽、野禽就用火烤着吃。狩猎经济时代古濮人的主食就是烤肉,而吃烤肉一定有汤水伴吃,天天吃那烤得半生不熟腥膽味很重的兽肉禽肉,没有一种解热去腻消食的汤水伴吃,人的肠胃是受不住的。古濮人在吃烤肉时一定要寻找一种能去油腻、去热积、助消化的汤水喝,在喝过各种野花、野菜、枝枝叶叶煮的汤水后,会发现茶汤去油腻、去腥膻、去热积、助消化的效果当数最好。茶汤、茶水以它特有的功效自然会被古濮人在吃烤肉时作为首选汤饮、必备汤饮。茶叶容易采得,澜沧江两岸的大山上一年四季都有不凋落的茶树叶片,古濮人无论何时吃烤肉都能采到茶叶煮汤水喝。

云南的古濮人煮茶叶吃,煮茶汤喝不是神农所教,说孟高棉语的古濮人没有去过大渡河以北,他们不知道神农在哪里,也听不懂神龙部落的语言,云南古濮人称茶为“腊” ,吃腊、饮腊是古濮人还在采集经济时代,还在狩猎经济时代,还在以烤肉为主食时代就已懂得的生存方式、饮食方法,是他们从生活实践中感知出来的。

古濮入古老的饮食习俗流传至今,双江地区的布朗族现在还保留着吃烤肉、喝竹筒茶的习俗,每当他们要去较远的山上干农活,出门时就用芭蕉叶包上一包饭,再带上一块腊肉和一只活鸡,休息吃饭时,将鸡杀后与腊肉一道放在火上烤熟,吃饭前又从茶树上连枝带叶的折下几根茶树枝然后放在火上烤,待茶枝上的新鲜叶片烤干烤焦后再抹下来放在竹筒里加水煮汤。

茶祖原来是他竟然不是神龙

布朗族这种将新鲜茶叶用火烤干烤焦后用竹筒煮汤而伴烤肉吃的方法,传递的是远古的生存方式信息,是布朗族还处在游猎经济,还没有使用瓦陶用具时,就已懂得的一种饮食方式。

可以保守地断定至少五千年前澜沧江流域的古濮人在火堆边吃烤肉时,就已经在喝用竹简煮的茶水,否则他们如何能保持几千年的吃烤肉的习惯,如何能一代一代地健康地延存下去,如何能度过上千年的游猎生存方式。古濮人在上干年的时间里以火烤肉为主要食品,在这背后一定有辅助食物,那就是茶和盐,盐巴佑助古濮人走完游猎经济时代。古濮入长期吃茶,经常吃茶,对茶叶具去热解毒、解腻消食等的功能和作用必然就会非常清楚。

当古濮人从游居到定居,开始刀耕少种,进入半农耕半狩猎的时代时,自然要将已认知的野生茶树引为家种。古濮人定居就种茶留下了明显的遗迹,在云南管哪个地方只要发现特大型人工栽培的古茶树(树围2米以上) ,细查那个地方的历史,那地方一定有布朗族、德昂族、佤族居住过。反过来只要是古濮人刀耕火种过的地方,那附近总能找到人工栽培的特大型古茶树。古濮人一定居建寨就种茶,说明他们已认识到茶叶不仅有食用价值而且还有药用价值,是他们健康生存的必备食物。

德昂族和布朗族有族源关系,同是古濮人的后裔。德昂族对茶的认知、记忆和敬重堪称溶入血脉,他们将茶与整个民族的生命连在了一起。

德昂族的创世古歌《达古达楞格莱标》中记叙了德昂族曾在山洞里居住过,又说德昂族的始祖是由102片茶叶变的。古歌唱的是对远古时候生活的记忆,从德昂族的创世古歌中可以看出,德昂族还在居洞穴时已知道茶叶。德昂族称自己是茶叶变的,说明还在远古时候德昂人的生活就与茶叶连在一起,茶叶一直在他们的记忆中。茶叶与德昂人的生存繁衍有关系。德昂人的先祖留下遗训告诫后人世世代代不要忘记茶叶,德昂族的先人对茶叶如此敬重,折射出他们对茶叶的深刻记忆和认识,可隐约读出远古时候饮茶、种茶曾经是濮系民族的族群标志。

茶祖原来是他竟然不是神龙

云南的古濮人知道茶能吃那至少是1万年前的事,知道茶有清热解毒、去腻消食的作用,有保健、治病功能至少是五干年前的事。古濮人生活在茶树原产地,游住在野生茶林里,从采集经济时代就开始吃茶叶、茶花,茶叶伴随他们走过采集经济时代、狩猎经济时代、农耕文明时代,这一过程不会少于1万年。

澜沧江流域的古濮人吃了上万年的茶,种了3000茶却因为没有文字,没能记下他们吃茶、种茶的历史。古濮人讲的是孟高棉语,东汉时中央政权在云南设了永昌郡,但那些会写汉文人们不知是听不懂孟语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也没有为永昌濮留下几行有关茶叶的文字。只有邦马山、无量山、哀牢山原始森林中的野生茶树及原始森林边的濮人住过的古寨旧址上那一棵棵入工栽培的古茶王在为古濮人发现茶、吃种茶的历史作证。

最早发现茶,最早吃茶、种茶的澜沧江流域的古濮人没有人为他们的茶事写书作传,而比古濮人吃茶晚几千年的神农却有人为他撰文、著书、编神话。

东汉《神龙本草经》记载说:“神龙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根据这段记载于是便有人说茶是神农发现的,神农是茶祖。仔细分析,这个说法起推敲,有疑点。古代的茶字到底如何写有多种说法,神龙尝到的那种能解72种毒的植物到底是不是茶无法考证。一天只有24小时,还有8小时为黑夜,神龙只有16个小时看得见百草, 16个小时内遇了72种毒得茶而解,茶能在短时间解72种毒吗?茶不是什么毒都能解的。神农发现茶能解毒,说明他是在寻找药,茶所含的药用功能被他感觉出来,神农把茶作为药来看待,并没有将茶当做充机的食物看待。当人类已知道寻找治病的药时,那说明人类已经进入了定居农耕时代,神衣发现茶是在为他的族群找药时发现的,说明他的部落当时已进入农耕文明。而云南的古濮人最初寻找茶、采集茶、吃茶是将茶作为一种能充饥、能入口的食物来看待,人类寻找食物的历史远远早于寻找药物的历史。

茶祖原来是他竟然不是神龙

甲骨文里不知是否有茶字,但汉文史书中讲茶的不少,却没有哪一页说在神农之前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有谁知道菜可食用,有谁在吃茶,是当时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没有茶树还是茶树太少,人们没有发现茶树,不知道茶叶既可生吃,又可熟吃,最后还是神农在找药时发现了茶树,摘几片茶树叶进口里就解除了身上所中的72种毒神农放进口里的那几片树叶是不是茶值得怀疑,世界上有可以解72种毒的新鲜茶叶吗?

茶有一定的药用功能,但发现禁叶的药用功能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某一时刻遇到什么毒突然发现的,应该是人类,尤其是那些生活在茶树原产地野生茶树较多的地区的先民们首先发现了茶能食用,食用的时间长了才感觉出认识到茶还有健和治病的功能。茶的药用价值是古人经过许多年许多代人的生活实践,感悟来认识到的,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某一瞬间发现的。

说神农因为某日遇到72毒得茶解,从而始知茶,从而为茶祖的说法神话成分太重,有明显的汉文化的祖师文化的痕迹,凡是重要的行业都要找个祖师爷来供着。

茶叶到今天为止也没有被列入药 品,它仍然在食品的范围,所以只最先发现茶叶无毒能食用,有食用价值的人才有资格当茶祖,生活在茶树原产地的云南的古濮人最先发现茶、采集茶、吃茶、种茶,古濮人(永昌濮)才是真正的茶祖。(古濮人的后裔即今布朗族、佤族、德昂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