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够糯才够香!一口让你找回儿时的味道糯米,被神话了!碳水结合,完美!国家非遗,绝了!

都说“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处暑一过,本以为炎热的天气就这么过去了,谁知秋老虎正虎视眈眈,杀了个回马枪。

够糯才够香!一口让你找回儿时的味道糯米,被神话了!碳水结合,完美!国家非遗,绝了!

在南方,流行这个时节要吃点糯米,最基础的做法就是煮点糯米粥,喝下一口身心温暖,老福州则喜欢吃白丸子,白丸子就是糯米丸,味道清甜可口。

北方的小伙伴要不服了,谁说吃糯米是南方的特权,在北京著名的商业街上,就藏着地地道道的国家级非遗——都一处烧麦。

够糯才够香!一口让你找回儿时的味道糯米,被神话了!碳水结合,完美!国家非遗,绝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5">糯米,被神话了!</h1>

我国种植糯米的历史非常悠久,大约有7000多年,当时人们的主食就是稻米,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种植技术逐渐升级,便将糯米普及到了全国。

够糯才够香!一口让你找回儿时的味道糯米,被神话了!碳水结合,完美!国家非遗,绝了!

那时候在民间有种说法,是说糯米做出来的饭比较黏,能够将那些晦气与邪气都粘过来,牢牢贴在糯米上,所以在古代的祭祀场合糯米是必不可少的一样美食。

后来因其香糯粘滑,流传至民间之后,就常被用以制成风味小吃,深受大家喜爱,所以现在逢年过节很多地方吃的年糕,包括正月十五的元宵都是糯米来制作的。

够糯才够香!一口让你找回儿时的味道糯米,被神话了!碳水结合,完美!国家非遗,绝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9">碳水结合,完美!</h1>

一说到碳水配碳水,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韩料和日料,其实我们国家才是碳水界隐藏的王者,甚至没有日韩会噎死人的感觉,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哪儿都不会少的——烧麦。

够糯才够香!一口让你找回儿时的味道糯米,被神话了!碳水结合,完美!国家非遗,绝了!

烧麦又称捎卖,它是土生土长的中华传统小吃,明末清初起源于元大都,后流传至京、津称为烧麦,史料就有关于元大都即现在的北京出售“素酸馅捎卖”的记载。

早年的烧麦都在茶馆出售,食客一边喝着浓酽酽的砖茶或各种小叶茶,吃着糕点,一边就着吃热腾腾的“捎卖”,意思“捎带着卖”,而后传到江浙一带,人们就把它叫做烧麦。

够糯才够香!一口让你找回儿时的味道糯米,被神话了!碳水结合,完美!国家非遗,绝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0">国家非遗,绝了!</h1>

说起烧麦的祖师爷不得不提在北京的都一处,这家坐落在北京著名的商业街——前门大街的烧麦馆子,看上去平平无奇,其实距今已有250年的历史。

始建于乾隆三年的都一处,起初是山西人王瑞福开设的小酒店王记酒铺,乾隆十七年才更名为都一处,老店最初就是以猪肉馅、牛肉馅、素馅和三鲜烧麦而闻名北京城。

够糯才够香!一口让你找回儿时的味道糯米,被神话了!碳水结合,完美!国家非遗,绝了!

数百年来,都一处形成了精湛的烧麦制作工艺,从烫面、和面、走锤到蒸好上桌,需要经过14道工序,其中,除了和面和压面都是纯手工制法。

尤其走槌压皮技艺独到,用走槌压出的皮呈二十四个花折,代表二十四个节气,缺一不可,成形的烧麦外观上独特,封口露馅不干,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

够糯才够香!一口让你找回儿时的味道糯米,被神话了!碳水结合,完美!国家非遗,绝了!

如今的都一处烧麦已经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还获得了一系列评选的优胜和荣誉,但是制作技艺依旧面临传承危机,希望非遗能被人越来越重视,让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够糯才够香!一口让你找回儿时的味道糯米,被神话了!碳水结合,完美!国家非遗,绝了!

品尝都一处吃烧麦,别忘了配些饮品,虽然吃馅时不觉得干,但吃到这些花边时就会感到口渴,由糯米酿造的米酒就不错,买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