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ql-align-justify">1蔡澜的美食奥义</h1>
最了解蔡澜“好吃”程度的,莫过于相伴几十年的太太张琼文。
她不止一次一边叹气一边好笑地对丈夫说:“要害你简直太容易,直接在美食里下毒就好。因为就算知道有毒,你也一定毫不犹豫地吃下去!”
蔡澜耸耸肩,自嘲地辩解:“没办法,谁让我连名字都叫蔡澜蔡澜,听起来不像‘菜篮’吗?看来是命中注定要一生好吃的!”
蔡澜的好吃癖好颇有家学渊源。

1941年他出生于新加坡,父亲是诗人、书法家,兼职电影发行及宣传;
母亲是小学校长,讲究美食,善于烹饪,退休后每日吃燕窝喝XO干邑,90岁的时候皮肤比儿女们都红润白皙。
6岁时的小蔡澜就开始有自己的“美食标准”了:最爱吃妈妈做的油盐炒豆芽,每天吃每餐吃都不嫌多。
蔡澜十几岁时去日本留学。在那里他爱上了喝清酒和吃地道的海鲜。
一个人在国外生活,常常想起家乡的美味,那个馋劲儿可难熬!
于是只有“回忆”妈妈和奶奶下厨的情景,然后自己依葫芦画瓢,实习,失败,再实习,就那么学会了做菜。
日本人不吃猪蹄,蔡澜“讨”来猪蹄带回公寓,洗干净后放进锅里用清水盖住,加酱油和糖,旺火烧沸之后改用文火慢慢煮一个小时,然后香喷喷地上桌。
冬天的时候,把吃剩的浓汤放在窗外,第二天还有美味肉皮冻可吃。
<h1 class="ql-align-justify">2做菜是消除寂寞最好的方法</h1>
星期天蔡澜从不睡懒觉,因为要早起去买新鲜大龙虾吃。
先把虾头卸下斩成两半,在电炉上铺张锡纸放在上面,撒些盐慢火烤。
用特制的剪刀把虾身里的嫩肉取出,直切几刀再横切薄片,扔进沸水中,即卷成嫩红色的花朵状。
接着剁碎辣椒、中国芹菜和冬菇,红绿黑层叠地摆放在中间当花心,然后倒壶日本酱油点山葵生吃。
虾壳和虾须虾脚也不能丢,加豆腐、芥菜和两片姜去滚汤,这时候炉上正好飘来虾头膏的浓郁香味。
用小匙吃虾脑、虾刺身和虾汤。
在大啖美味的时候,蔡澜往往不忘开一瓶好香槟,放一张贝多芬的音乐作背景,满足地噫一口气:生活多完美啊。
就这样,蔡澜爱上了做菜。
他的名言就是:“做菜是消除寂寞最好的方法。一个人要吃东西的时候,千万别太刻薄自己,做餐好吃的东西享受,生活就变得充实美满。”
<h1 class="ql-align-justify"> 3美食对于我而言,是命中注定的劫数
</h1>
1963年定居香港后,“馋人”蔡澜开始着意发展自己的美食兴趣。
他写食评,推介全港乃至全东南亚值得尝试的美食地点;
当电视台美食栏目主持人,游历八方,吃遍四海,把装在胃里的美食文化反刍成轻快的文字短章;《蔡澜叹世界》、《蔡澜提菜篮》深入人心,大家都称他为“美食家蔡生”。
十年前,蔡澜牵头组织了“蔡澜美食旅游团”到世界各地去品尝美食。
有次去澳洲墨尔本著名的Vlado餐厅,店主华拉度先生亲自用拳头打松牛排的外表,再拿去烤,味美多汁,肉质细腻。
团员们吃得赞不绝口,那一次真是吃得酣畅淋漓,尽兴而归。
如今的蔡澜一天的美食路线图是这样的:早晨吃面食,中午吃不同的馆子,晚上一般自己在家里亲手做几道小菜。
蔡澜最拿手的菜是韭菜豆芽,作料里则特别喜爱大蒜。
有一次一位美女记者毫不留情地追问他:“蔡先生爱吃爱做的这些菜,吃过后口臭怎么办呢?”
蔡澜哈哈一笑,说:“这个副作用与我无碍,是别人的事情呀。美食对于我而言,是命中注定的劫数,就像爱上一个人一样,无法自拔,永生不渝。”
“人生中吃到最好吃的菜,喝过最好喝的酒是什么?”这个问题已有无数人问过蔡澜。
他的答案永远是:“和好友一起吃的菜,是最好的菜;好朋友一起喝的酒,是最好的酒。”
<h1 class="ql-align-justify"> 4因为吃结交朋友</h1>
因为好吃,蔡澜对朋友的评价标准也很独特:和自己一样爱好美食美酒的,都可以做我的好朋友。
值得庆幸的是,蔡澜的身边一直都不缺少这样真性情的“酒肉朋友”,他和他们的友谊,从美食美酒开始,直到天长地久。
港岛四大才子,除了蔡澜,另外三个是金庸、倪匡和已故的黄霑。
金庸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美食家,和蔡澜意气相投。
倪匡是几十年的老友,不光自己爱吃,一家人都爱吃。
黄霑则是蔡澜的酒友,两人常在一起把酒高歌。
一来习惯了,二来可以互相悄声说些席上旁人不中听的话,共引以为乐,三则可以闻到一些蔡澜所吸的烟气酒香,过过干瘾。
金庸对蔡澜的欣赏不止于厨艺,更重要的是美食背后蔡澜那种率真潇洒、轻松活泼的心态。
蔡澜喜欢吃馆子,倪匡则最喜欢跟蔡澜一起吃馆子。
因为第一,蔡澜对香港台湾的特色菜馆了如指掌,跟着行家永远不会错;
第二,倪匡和蔡澜一样都对“旧时风味”情有独钟,而很多老字号菜馆正逐渐变更和消亡,只有跟蔡澜一起,才有可能尝到最正宗地道的美味。
在娱乐圈中,蔡澜也有不少谈得来的“好吃朋友”。
成龙严格说来不算美食家,但他对红酒颇有研究,时常拿出自己个人珍藏来和蔡澜品评;
曾志伟曾和蔡澜一起旅行过两次,他点菜之老到之“精”连蔡澜都佩服;
而张学友、刘德华等大明星们是蔡澜的“忠实粉丝”,以至于“追星”追到了蔡澜在上海开的“粗菜馆”,他们光顾过的包厢一一被命名为“学友家”、“德华家”……
<h1 class="ql-align-justify">5美食的香和红袖的香</h1>
蔡澜自称一生只馋两种香:美食的香和红袖的香。
人家都羡慕蔡澜这一辈子交过的女友少说有四五十个,也几乎尝尽了天下美食,应该知足了吧?
可他谈到这个就拼命摇头:“天下美食,再给我三世都吃不尽,而女友嘛,再多一百倍也不够啊!”
在蔡澜的眼里,美食排第一,美人排第二。
以美食为主,美人为辅,就可以炒出人生最美味的一道菜。
蔡澜对女友的要求第一是养眼,即使笨一点也无所谓,男人聪明能干就够了嘛。
如果有幸遇上一个美女,而且是一个喜欢吃的美女,那就接近完美了。
从年轻时起,蔡澜结交女友,第一件事就是请她们去吃饭。席间可以偷偷观察此女是否“爱吃”,“吃相”如何。
有一次在吉隆坡,蔡澜和三个女孩子一起去吃大排档,其中有一位皱着眉,大有“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你们怎么敢吃”的样子。
蔡澜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跟这个美女来往。
活到老,吃到老,乐到老
<h1 class="ql-align-justify">6懂得大吃的女人最诱人</h1>
几十年和女人交往的经历下来,蔡澜总结出自己最欣赏和最讨厌的女人吃相:
“懂得大吃的女人最诱人;什么都不敢冒险去碰,或者尝了一点,不会说好吃或不好吃,只懂得用‘还好’两个字来形容的女人最令人反感。”
做美食节目主持,无论走到哪里,蔡澜身边总是有两三个娇艳可人的美女相伴,跟着他四处寻找美食,品评美食,在他手把手地指导下亲手烹饪美食。
蔡澜对女搭档向来十分体贴照顾,像一个亲切的兄长和长辈一样教她们每样东西最地道的吃法,在她们把嘴贴近外凉里热的鸡汤粉的时候及时提醒:“小心啊,这个非常烫嘴的!”
无论走到哪里,蔡澜随身总挎着一只明黄色的“和尚袋”,有时候女搭档接过碗筷品尝食物的时候,手里的一些女人的零碎小东西没地方搁,蔡澜总是周到地帮她们“代存”。
这样的细心和体贴,赢得了女人们交口一致的感激和赞美。
蔡澜对女人的尊重、体贴和温存名声在外,加上擅长烹饪,会吃懂吃,在女人的心目中简直就是接近“完美男人”的形象。
娱乐圈里的如花美女们甚至有一句公认的名言:“如果能上蔡澜的饮食节目,吃蔡澜的手艺,增重也愿意。”
大美人李嘉欣不止一次当众赞美蔡澜是“很能让成熟女人心动的那一类男人”;林青霞说:“爱吃会吃又会做美食的男人最有品位”;白韵琴说:“蔡澜最懂女人心!”;
蔡澜自己说:“年纪大了,吃过了很多美食,交往过很多女人,懂的事情自然而然会多一点,学会了吃东西不要贪多,谈恋爱不要伤害别人的感情,这是像我这个阶段的男人应该明白的人生道理。”
如今的蔡澜,对美食的心还是一如初恋,但在口味上是越来越喜欢简单和清淡了。
口味跟他的心境其实大有关系,蔡澜现在的心境是安详淡然,凡事不勉强自己,也不勉强别人。
有得玩就玩,有得吃就吃,保持好奇心和欢喜心,凡事适可而止就好。
就好比他最爱吃的“日本银鱼饭”。
原材料和做法都极简单:买那湿湿的日本银鱼,抓一把放在碗底,盛上热腾腾的白米饭,然后切点葱花,淋上酱油。哇,那种美味真是很难形容。
其实这碗无上美味的银鱼饭里隐藏的道理就像过日子一样:简单从容才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