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数风流人物丨夏明翰:丹心永照“后来人”;周文雍、陈铁军夫妇: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

作者:上观新闻

“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回顾我们党走过的百年历程,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模范,一代又一代奋斗者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5月6日起,中国文明网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系列报道,一起来感悟英雄模范的崇高品格,汲取精神力量。

数风流人物

丹心永照“后来人”

夏明翰

数风流人物丨夏明翰:丹心永照“后来人”;周文雍、陈铁军夫妇: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

青山碧水、青砖黛瓦,位于湖南衡阳县洪市镇明翰村的夏明翰故居,参观者络绎不绝,有的还在故居前坪上起了“微党课”。如今,这里成为当地热门的党史学习、红色旅游目的地。

衡阳县渣江镇村民杨华娥带着5岁女儿,已经是第三次来到夏明翰故居。她说:“看到他们受过的苦,再看我们享受的福,更加感到要大力弘扬革命先烈的精神,让更多人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出生于父亲居官的湖北秭归,12岁时随全家回到家乡衡阳。少年夏明翰贴近劳苦大众,表现出对国外列强的强烈不满。有一次他和母亲途经汉口时,看到滔滔长江上悬挂外国国旗的船舰横冲直撞,心中无比愤慨,当即写下“国耻恨难消”的诗句。

1917年春,夏明翰违背祖父意愿,怀着“工业救国”梦想,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和同学们走出校门,开展了抵制日货等一系列爱国运动。

1920年,夏明翰在长沙结识了毛泽东。1921年,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夏明翰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夏明翰在长沙从事工人运动,参与领导了人力车工人罢工斗争,代表人力车夫向当局严正表明“我们反加租,我们要活命”立场,领导工运取得胜利。

1924年,夏明翰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负责农委工作。1926年2月,他到武汉任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兼任毛泽东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秘书。1927年6月,夏明翰回湖南任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部长。同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他参与发动秋收起义。10月,湖南省委派他兼任平(江)浏(阳)特委书记,领导发动了平江农民暴动。

1928年1月,党组织决定调夏明翰到湖北省委担任领导工作。1928年3月18日,由于叛徒出卖,夏明翰不幸被捕。3月20日清晨,被押送刑场。行刑之前,敌人问夏明翰还有什么话要说,他大声道:“有,给我拿纸笔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年仅28岁的夏明翰写下了那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牺牲后的3月22日,弟弟夏明震在湘南暴动中英勇献身。同年6月,妹妹夏明衡面对敌人的抓捕,殉身成仁。弟弟夏明霹、外甥邬依庄也先后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新中国成立后,夏明翰的妻子郑家钧专程赴武汉凭吊,满怀深情地作七律一首,其中写道:“白骨推波卷巨浪,丹心永照后来人。喜见今朝乾坤赤,英魂含笑看朝晖。”

近年来,衡阳县以“高扬主义真,当好后来人”为主题,举行了一系列群众性纪念活动。在夏明翰故居不远处,新建的“夏明翰党性教育基地”庄严大气,里面有“信仰是光”“信仰是铁”等主题展览。大厅里,红砂岩雕塑的革命先辈群像迎面“走来”,上面是六个浮雕大字——“铁一般的信仰”。

中共衡阳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汤志春说,夏明翰用生命谱写了一首信仰赞歌,是共产党员永远的榜样。学习夏明翰,正是为了不忘初心,开创美好未来。

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

周文雍、陈铁军夫妇

数风流人物丨夏明翰:丹心永照“后来人”;周文雍、陈铁军夫妇: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

什么样的爱情,是世界上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

广东佛山市禅城区,铁军公园内,陈铁军汉白玉雕像昂然挺立,她右手执卷,左手握拳,坚毅的眼神中透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雕像下,一群年轻人正举拳宣誓。

距此不远处的佛山市铁军小学门口,也矗立着一尊陈铁军的半身塑像,其双目炯炯有神。“凡新生入学,第一课就是学习陈铁军烈士的事迹。”铁军小学校长张丽琴说,引导学生传承以铁军精神为内核的红色基因,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已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

陈铁军,原名陈燮君,1904年出生在佛山一个归侨富商家庭。1920年,陈铁军进入季华两等女子学校(现佛山市铁军小学)就读,逐渐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的启蒙教育。

1924年,陈铁军考入广东大学(现中山大学)文学院预科就读,积极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当中。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爆发后,陈铁军参与了广州六二三反帝爱国大游行。面对国民党右派的种种谬论和帝国主义的凶残面目,她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把自己的名字由陈燮君改为陈铁军,表示与旧我的决裂以及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

1926年,陈铁军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广东妇女解放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省港罢工劳动妇女学校教务主任。她脱去学生装,换上大襟衫、阔脚裤,深入基层开展革命工作,并到“平民夜校”为工友们上课。

1927年4月15日,国民党反动派在广州发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陈铁军不顾个人安危,化妆成贵妇潜入广州柔济医院,及时将反革命政变消息通知正在住院的中共广东区委妇委书记邓颖超,使其安全撤离。

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陈铁军被学校开除,来到香港。同年8月,陈铁军接受组织安排,与周文雍假扮夫妻,一起返回广州恢复党的工作,并为广州起义作准备。

周文雍,1905年出生于广东开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广东区委工委委员、广州工人纠察队总队长、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部长兼市委工委书记等职。

周文雍和陈铁军在广州租了一间屋子,建立党的秘密机关,开展革命工作。1927年11月1日,周文雍率领数千工人包围汪精卫公馆,要求释放被捕工人。在请愿示威游行中,周文雍被捕入狱。广东省委随即成立营救小组,陈铁军直接参与筹划和营救行动,并顺利将周文雍从监狱中营救出来。在共同的革命工作和营救行动中,两人的感情日益加深。

1927年12月11日凌晨,广州起义爆发,并于当日上午宣告“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周文雍被选为广州苏维埃政府人民劳动委员兼教育部部长。但因反动势力迅速反扑,敌我力量悬殊,广州起义最终失败,周文雍与陈铁军撤离到香港。

1928年初,周文雍当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常务委员兼广州市委常务委员,并再次按照组织安排,与陈铁军扮成夫妻回到广州,重建党的机关。因叛徒出卖,周文雍与陈铁军同时被敌人逮捕。

在狱中,敌人使用了“吊飞机”“老虎凳”等酷刑,但周文雍和陈铁军始终坚贞不屈,没有透露党组织的任何秘密。在牢房里,周文雍在墙壁上写下壮烈诗篇:“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被押赴刑场前,周文雍提出一个要求:与陈铁军拍一张合照。照片中,两人立于牢门前,神情自若,视死如归。

1928年2月6日下午,两人被押往广州东郊的红花岗刑场。一路上,两人沿途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

行刑前,他们决定将深埋在心底的爱情公布于众,并庄严宣布结婚。刑场上,两人并肩屹立,英勇就义。刑场成为礼堂,反动派的枪声成为他们结婚的礼炮。

在陈铁军的家乡佛山市禅城区,近年来大力弘扬新时代的“铁军精神”,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学铁军、做铁军、建铁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全区党员干部自觉把铁军精神融入血脉,并与群众工作结合起来,不断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禅城区委书记黄少文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