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孟获”其人

作者:作者文杰

作者/文杰

去了趟云南,认识了“孟获”。

其实,“孟获”,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历史人物,只不过是我去云南,去云南的曲靖,去云南曲靖的陆良县一个叫彩色沙林的地方,一个过去我们常说的南蛮的地方。

“孟获”其人

从昆明去曲靖的路上,看到有个叫陆良县的名字,后来经朋友推荐,并带着我们去了彩色沙林,颇有些感慨。

——陆良彩色沙林,是为国家4A级旅游区,该区占地25平方公里,是云南旅游线路上的重要景区,距石林40公里,昆明130公里,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十分便捷的交通条件。这是一片形成于3亿4千万年以前,属世界级罕见的自然奇观。

“孟获”其人

彩色沙林是绿洲中的沙漠,是一个五彩斑斓、千姿百态的梦幻世界,是世界上最大的彩色沙雕主题公园。

陆良是云贵高原第一大坝子,据传说是三国时期南方少数民族首领“孟获”的故乡。

南北朝时期以“爨氏”为中心的“爨”文化就发源于此。在陆良,随处可见的只有一个一个字“爨”,在这里“爨”字贯穿陆良南北,“爨”字融贯东西,一开始,我们还没有理解这个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只是到了彩色沙林,却是完全懂了。

这里,有一片形成于3亿4千万年以前,具有较高旅游价值和地理研究价值,属世界罕见的自然奇观。其独特的地理构造,经过数千年风雨冲刷形成一个五彩斑斓、千姿百态的梦幻世界——“彩色沙林”。

“孟获”其人

云南彩色沙林在早、在晚、在雨、在晴。更是在春、在夏、在秋、在冬随着四季时光照射曲线的强弱。也是随着阳光投射角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色调构成的景观。酷似一幅幅微妙绝妙美妙的“国画丹青”。因时空呈纷出的色彩斑斓。时而呈红、黄、紫、蓝、青、灰、黛。时而呈现出灰蒙蒙、雾蒙蒙各色于一身的多彩沙带,实为世之罕见。

在沙林景区,有一处孟获府邸。

其实,对三国孟获我是很熟悉的,也是小时候熟读三国对诸葛孔明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也是背得滚瓜烂熟了,只不过对三国时期的故事里的地里位置不是很懂,那时候只是听故事,听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南中地区收复南蛮首领的故事。

事情是大约在公元225年。南蛮,也就是云南少数民族,不服蜀汉的南方少数民族,起兵反叛,被诸葛亮率领蜀汉大军七擒七纵而后降服,此后不再叛乱的故事。

据记载:“《三国志》本传中未记载孟获事迹。史书《汉晋春秋》、《襄阳记》、《华阳国志》有记载。小说《三国演义》讲述了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孟获”其人

历史推进到三国时期,说是先帝刘备在白帝城驻扎时,第二年因关张问题病死,托孤于诸葛亮。此时的蜀汉政权元气大伤,内外交困,确实是“隆中对”中所描写的是“益州疲弊”了。诸葛亮按照刘备心愿,实行休养生息方略,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终于在夷陵之战后的第四年,即公元225年,恢复到国力可以对外出兵扩张的程度,老诸葛同志决定集结川蜀大军南征,彻底解决“南蛮”问题。

按小说《三国演义》的描述,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反叛了,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汉人和彝族人中极得人心,也就是汉族人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老诸葛同志因此决定把他争取过来。

“关于孟获其人”,学界一直是有争议的。民国时云南地方史志专家张华灿作《孟获辩》一书称孟获是“无是公”,即历史上是没有其真人的一个历史人物。他认为:“陈寿志(指陈寿著《三国志》)于南中叛党“雍闿”“高定”之徒,也就是“雍闿”和“高定”的下属单位的伙计。因是书中故事情节需要而无故安插的故事线索,其目的实有汉夷共服之大统一之“孟获”,一个形象而已。那有省略而不实记载的道理“安得略而不载”?!其人身被七擒,而其名即为‘获’,“孟获”———“梦惑”、“梦获”,因“梦而获”。天下那有如此凑巧之事呢?

著名学者黄承宗先生认为:虽然孟获的生卒时间无法考证,但孟获是实有其人的。孟获的籍贯和家世,多与南中大姓有关。云南昭通第三中学内著名汉代“孟孝琚碑”,是为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在昭通县城南十里“白泥井”出土的。该碑记载汉代孟姓在历史上是南中的最著名的两个大姓之一。

“孟获”其人

“孟获到底是汉族人还是彝族人”

前天回到西安,与胡勇强师傅谈论起孟获其人,胡师傅也认为孟获其人是真有其人,也是认为孟获是彝族人。

以下借鉴一点史料:

“关于孟获的史料记载非常简略,《汉晋春秋》仅记载他是一位“为夷汉所服”的首领。

孟获到底是汉人还是彝人。

长期以来形成两种观点。

一派史家的观点认为,孟获的民族是汉族。

而另一派史家的观点认为孟获是彝族。

支持汉族一派的理由是孟姓虽为南平历史上的大姓,但孟氏有朱提孟氏和建宁孟氏之分。朱提孟氏自西汉时就有在内地为官者。而建宁孟氏是朱提孟氏南迁而来的。三国时有孟琰(朱提)、孟获、孟干、孟通等。彝族中虽有祖先是孟获的传说,但也有彝族帮助诸葛亮打孟获的传说。所以,孟获可能是南迁的汉族。

而支持彝族一派认为,历史上少数民族首领被赐汉姓者历代都有,因此不能以姓氏来判断其族别。至于少数民族受历代统治者挑动而互相残杀,或奉命征剿。所以彝族帮助诸葛亮打孟获并不能作为孟获是汉族,而非彝族的证据。”

孟获的族别的确应当是彝族,在贵州整理彝文典籍时,也发现了孟氏的谱系记载。“既笼络了地方首领为他效力,又得到了金、银、丹、漆、耕牛、战马。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使他能专门从事北伐中原,而后方南中境内保持安定。”

在云南曲靖马龙区,吃饭的时候,一位彝族的朋友一曲民族传唱感动了我们“祝酒歌”,那时一曲欢迎远道朋友热情洋溢的迎宾曲。

孟获是彝族人,孟获的夫人祝融氏也是一个能征惯战,驰骋沙场的女中豪杰,随时能领兵出战,随时能征战沙场,随时能替夫出征。

祝融夫人的模拟自然雕像在景区尚在,只不过,孟获只能是画像了。

“七擒孟获”是三国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里说:一擒是于白崖,是今赵州定西岭。二擒是于邓赊豪猪洞,是今邓川州。三擒于佛光寨,是今浪穹县巡检司东二里。四擒是于治渠山。五擒于爱甸,是今顺宁府地。六擒是于怒江边,是今保山县腾越州之间。七擒是以火攻,是擒于山谷,即怒江之蹯蛇谷。也即是七擒六纵,逮了七次,放了六次,最后一次,孟获彻底感恩,不再反了,彻底是心服口服的归顺了。

“孟获”其人

由此,也是感慨一下。诸葛南征,七擒六放,擒的是智,放的是度,收获的是心,按现在的观点:

一带一路,带和路的观点;在建国之初,我们援建亚非拉:第三世界划分;感恩的心态和感恩的做为,对米国,对周边,对远临,均是如此。

那个不是亲与疏的关系,“不是看他能跳三米远,而是看我绳能舞几尺”。

也是,孟获能有如此大度,还不是因了诸葛先生,“七擒七纵”,确切地说应该是“七擒六放”。大中国,大智慧的故事里的故事吗?

“孟获”其人

农历庚子年七月

文杰书于西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