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好险!京山坪坝差点划归安陆

好险!京山坪坝差点划归安陆

坪坝镇处在京山市和安陆市的接壤部位,但无论是物理距离还是方言民俗,坪坝更接近安陆。因此,长期以来,坪坝在两市之间以一种尴尬的方式存在着。

坪坝离京山远不说,交通还十分不便;离安陆很近,道路也是一展平阳。

坪坝的方言、民风和安陆完全相同,却和京山大相径庭。安陆、坪坝的方言,属于江淮方言黄孝区(黄陂孝感)。京山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天沔区(天门沔阳),二者的方言互不相通,交流时恨不得需要翻译。

坪坝历来田少人多,经商为业,形成了精细的民风,和京山农耕为主的率性民风大不一样。

尽管从北宋起,坪坝就属于京山管辖,但坪坝人在文化上、心理上对安陆的归属感更强,坪坝由安陆管辖,在建国初期几乎形成了定局。不过,最后还是因故没有实现。为坪坝的最终归属,曾经掀起过巨大的波澜,当年还有坪坝本地的干部因此坐牢。据《坪坝史话》记载:

1949年下半年,建国伊始,原来传统的县域区划面临调整。坪坝的干部为此开会讨论,工会主席简道全主持会议,有街道干部参加。简说:“上面在划县,行政区划有可能变动,大家讨论一下,坪坝是不是划归安陆管辖为好?”

“坪坝离京山县城远,九十当一百,一天走到黑。”

大家认为:坪坝由京山管辖,将来搞建设,即将三岭挡道(即燕家岭、卷子岭、六坡岭),公路难修,交通不便利……。

而坪坝离安陆城只有77华里,又无山岭,公路好修。加之,早年就通过汽车。坪坝人的语言也与安陆相同。大家一致同意,申请上级把坪坝划到安陆,安陆一定会重视,发展前途一定会大些。

于是,请原任坪坝小学校长孙宜淦综合群众意见,写成一份申请材料,落款是坪坝人民群众,由简道全亲自送到京安应县政府。不久,材料转到区政府,被杉庙村的村长陈志祥知道了,他急忙带人把简道全捉到区政府,关在严家祠堂。街上人听到这个消息,一片哗然。有的人觉得莫名其妙,认为,这犯了哪一条?有的人就去探望简,想问个究竟。

简说:划不划县,是由县里决定的事,我们只是提了点意见,有什么错?!这是陈“胡子”在作怪。大家说:“陈胡子狐假虎威,要在坪坝玩人!”就到区里讲理,区政府说:“坪坝没有划给安陆,各县地方归各县。提意见是民主,关人是错误的。”就把简放了。

1956年,行政区划变动,省里意见:坪坝划归安陆,皂市划归京山。当时县里也传达到乡,宋河区把在坪坝晏店工作的人员,包括财贸干部,都作了调整。群众说:“能力强的人都调到宋河去了,水平低的都留在坪坝、晏店。”

这时,一些单位都去安陆做了新衔牌,只是没有挂起来。凑巧!天门突然提出意见,说皂市划归京山他们同意,但要把永隆划归天门。京山县的干部说:皂市没有什么搞头,只划进来一堆人口;永隆是经济作物区,我们不能忍痛割爱。省里没表态,京、安、天三县的重新划片就搁置下来了。

可是坪坝、晏店的干部还正在宣传:坪坝划到安陆,马上有汽车坐,物资运输也方便,价格便宜一些。也有群众这样议论:京山的政策稳定一些,安陆的征购太狠!总的来讲,赞成划到安陆的人占多数。

时过不久,划县这件事,又掀起了波澜,竟然出现晏店乡乡长谢守成被抓坐牢的事件。

谢守成,晏店人,时任晏店乡乡长。在晏店乡的归属上,他是主划安陆者,而且行动积极。正当人们为“划县”的事,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县里来了通知:“停止!”

谢觉得开会宣传花了这么大的功夫,怎么能“熄火”呢?认为还应当坚持。恰恰这个时候,安陆的王县长想得到坪坝,又通知谢去安陆六合店开会,支持谢向县里提意见,将坪坝、晏店划到安陆。并说,坪坝划到安陆后,要在坪坝办几个大公司……。

好险!京山坪坝差点划归安陆

这时,京山县领导看到这件事制止不下来,就通知公安局抓人,然而几次扑空。过了很长时间,才把谢逮住了,关在京山看守所,责成预审股长某某审讯。经过几次审问。

某某出来对询问此案件的人说,谢讲的道理比我讲的还多些。他说:是你们省、县要把坪坝划归安陆,我们是执行者,积极做工作、搞宣传,群众发动起来了,都支持拥护!我按县里的意见办事有什么错?还把我捉到县里关在看守所有什么道理?

某某感到审不下去了,就想对策,猛然记起有一口小箱子,是捉谢时一起带来的,于是去打开箱子,寻找能制服谢的“东西”。

一直翻到箱子底下,发现有一位姑娘的相片,某某马上转忧为喜,但又想着,这女的与谢是什么关系呢?又拿不准,恐怕出偏差,只有拿去试他一试。再次审谢时,某某两眼注视谢的动态,默不作声,只用两个指头夹着这张小照片在谢的面前晃来晃去。谢开始看不清楚,就弯着腰,探头细看,果然,神情有些变化。

某某当机立断,对谢大声说:“你是个好东西?!”谢辩解了几句,开始心虚了。后来某某以谢有男女作风问题为由,将此案报检察院起诉,县法院将谢判刑五年。执行到三年时,荆州中院清理案件,认为此案是错案,一是划县宣传,二是照片引出的作风问题,都不能构成犯罪,不能作为判刑的依据,定性完全错误。县法院当即对谢宣告无罪释放,1984年京山县落实政策办公室给予平反,恢复公职,分配谢在坪坝镇信访办负责。

谢乡长明显是受了委屈,好在坪坝还在京山,要不,京山现在就会失去一个明清古镇。

来源:一品京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