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紫竹林港--近代天津城市发展的引擎

紫竹林原为一小村落,位于天津城东南马家口海河西岸,有一古庙称紫竹庵。这里河阔水深,渤海的潮水经海河溯流至此,形成8至11尺的潮差,便于大型轮船进出和停泊,具有修建港口的优越条件。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1861年1月20日正式对外开埠。此后,英、法、美三国开始在紫竹林租界一带沿河筑港,紫竹林港区开始繁荣。由于外国航运业的侵入,使天津港口的规模和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传统的漕船运输逐渐被大型轮船取代;河运为主逐渐被海运取代;单一的漕粮为主货类逐渐被多样的外贸件杂货(洋货)取代;主权港沦为殖民性港口。此时,由于直沽港河窄淤浅,大型轮船不能上溯,兴盛了700多年的直沽港区逐渐失去了转运的功能开始衰落,港区中心开始东移至紫竹林一带。

随着紫竹林港区和对外贸易航运的发展,带动了天津各业的兴旺,拉动城市重心向租界地区转移,最终促成了近代天津城市的基本景象,即以租界中心地带解放路两侧为主的商务办公区;以五大道为主的豪华住宅区;以小白楼和劝业场为主的商业区。天津在开埠后的80多年间,一跃成为国内第二大城市,其发展的核心动力就是港口水运通衢五洲,广联四海功能的发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