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也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人类的一份礼物。”—屠呦呦
《功勋》中第七单元《屠呦呦的礼物》聚焦我国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故事,在《功勋》的八个单元中,有两个单元讲述的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两位女杰的故事,一是蒋欣饰演的申纪兰,而另一个是周迅饰演的女科学家屠呦呦。
这个单元的导演正是这部电视剧的总导演郑晓龙。编剧是郑晓龙的夫人王小平女士,而主演是著名演员周迅。
有意思的是,郑晓龙导演的《甄嬛传》和《芈月传》编剧都是他的夫人王小平,而《甄嬛传》最初请周迅饰演女主角甄嬛,只是因为周迅的档期问题,两人没有能够合作,不过,几年后,郑晓龙导演的《红高粱》,两人合作了,可是,《红高粱》的编剧不是王小平女士。
而《功勋》中,《屠呦呦的礼物》中,王小平、郑晓龙与周迅合作,让屠呦呦的形象鲜活地出现在观众面前。
《功勋》的每个单元起名很有意思,比如《黄旭华的深潜》、《申纪兰的提案》、《孙家栋的天路》、《屠呦呦的礼物》、《袁隆平的梦》都与他们从事的行业,他们的业绩有关。
而《屠呦呦的礼物》这个剧名源于屠呦呦在诺贝尔医学奖颁奖礼上的发言,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中国献给世界人类的礼物。”
而发现这个礼物的人,正是屠呦呦。
故事从世界性疾病疟疾在东南亚肆虐开始。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陷入拉锯,严重的疟疾席卷战区,在位于东南亚丛林的越南,小小蚊子传播的疫情杀伤力远胜于美军炮弹。
越方心急如焚,亲自写信,向中方求助支援抗疟药物和良方。在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全国多家科研单位、数百名科研人员集体协作、通力攻关,希望尽快找到抗疟新药。
虽然疟疾爆发在东南亚丛林,但是,它却威胁着全世界,而我国医学界刻不容缓地接受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于是,我们的女主角出场了。
她一头齐耳短发,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穿着白大褂,目不斜视地走过来,她直接就撞到一位身穿军装的男士身上,这个男士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领导,革委会主任章建光,而她连对不起都没有一个,如此骄傲自大让另一个领导老徐很不满意,如此傲气大牌的女人,谁给她的底气啊。
而他们没有想到,这个傲气的女人正是他们要请的医学专家屠呦呦。
而屠呦呦与他们的第二次交锋是在办公室,章建光看她不肯坐下,以为她面对领导有些紧张,于是。让她别紧张,结果她怼一句:“我不是紧张,就是不想坐。”
让两位领导一愣一愣的,章建光正在给她布置任务,屠呦呦打断他的话,开始超强纠错。还说自己是在补充领导的话。
这次见面,让两位领导对屠呦呦有了深刻的印象,而观众也对周迅的屠呦呦有了深刻印象,这是谁呀,是九儿还是如懿。
屠呦呦怎么可能这样呢?虽然屠老这样搞技术的人不会圆滑,不懂人情世故,在今天的人看来就是情商很低,但也不至于这样拽吧。
然而,屠老认可了周迅的屠呦呦。
我们看了也觉得真实,因为屠呦呦是近视眼,而且沉浸在医学研究工作中,很难得与领导打交道,眼里也没有什么人情世故,更不懂什么政治。
撞到领导和撞到其他人差不多,而且,她很忙,事情多,对于礼节性的东西也不在意,对于领导,她既然无求于他们,也就用不着紧张。
她不坐,更是一种习惯,因为她的心思在实验室中,只想很快听领导说完,然后继续进实验室忙碌。
而当她听到有人在她面前的讲话出现知识性错误,或者不完整,出于职业习惯,她必须超强纠错,这是她作为医学家的职业习惯。
因此,章建光也看中她这一点,觉得这个小个子女子是能够担大任的女子。
而老徐也是逐渐从屠呦呦的傲气中,看出她内心对医学事业的执着,因此,当屠呦呦因为研究青蒿素而错过打饭时间,被食堂大厨刁难时候,立刻站出来,给屠呦呦解决吃饭事情。
《屠呦呦》立足于屠呦呦为人类寻找青蒿素这个抗击疟疾的线索上,而屠呦呦为什么会聚焦青蒿素呢?
故事从屠呦呦的青蒿素情结讲起。
而这个青蒿素情结源于童年时代的屠呦呦因为每个端午节采集艾草时候,对艾草和青蒿傻傻分不清楚,每次采艾草都把青蒿采回家。
而当她长大了,能够分清青蒿与艾草的时候,却因为时代的特殊原因,人们虽然还能够吃粽子,但却不能过端午,因为端午是封资修。
也许,童年时代的屠呦呦,心中就有青蒿的翠绿。
而当她研究抗击疟疾的中药的时候,青蒿就在他眼前摇曳,散发出独特的药香。
而青蒿的香气并不是所有人能够接受的,它很强烈,很冲,恰似屠呦呦的个性。当她在北京郊外荒草丛中发现青蒿时候,立刻心动了,她让组员量了那株青蒿的高度,做了记录,然后让组员将整株青蒿连根采实验室,分段进行处理,然后煎煮,分析。
他们这个叫“523”的科研小组每天到后勤领取大量的青蒿,让后勤以为他们在喂驴。
屠呦呦土法上马,用几口大咸菜缸子来科研,让其他人以为他们要制作泡菜,或者喂猪。屠呦呦研究青蒿素的年代也正是政治运动最疯狂的时代,而他们的课题组下马了,她也被下派去搞她最不愿意的工作。于是,她不得不阳奉阴违,继续研究她的青蒿素。
屠呦呦就这样契而不舍地为着给世界奉献最珍贵的礼物,为天下受苦受难的病人解除病痛而努力工作。
在她身后,有一个强有力的后盾默默支持她,这就是张颂文饰演的李廷钊,屠呦呦的丈夫,屠呦呦一心扑在工作上,把家里的一切都扔给丈夫,而李廷钊把屠呦呦宠成女儿,在她无微不至地照顾下,屠呦呦在生活中成为小迷糊。
比如,屠呦呦回家总会忘记带钥匙;丈夫在家到没有什么,可是,丈夫去了五七干校,虽然走之前对她千叮咛万嘱咐,但是,她依然会忘记带钥匙,幸好邻居家刘大娘中有备用钥匙,每次她忘记带钥匙,刘大娘都会笑着给她开门。
说好的接孩子放学,却因为工作被抛诸脑后。好容易在海南出差后回家接女儿,都是很晚了,女儿趴在她背上,说妈妈已经有182天没有接她了。
这个细节让观众泪奔。
因为忘我工作,疏远了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让父亲一直耿耿于怀;父母在大姑姐陪伴下,千里迢迢赶来带着大外孙女见女儿一面,结果扑空了。父亲怨气发出了,算是白养这个女儿了,母亲却帮着女儿收拾凌乱的家,洗女儿留下的碗筷,心里却同情女儿过的日子太惨了。她好不容易有时间看望小女儿,却买错鞋、让女儿穿着一顺风的鞋子。
火车上,因为一对母女的话启发她的科研,结果她糊涂地下车,火车开走了,她的行李也被带走。
显然,这样的屠呦呦是观众难得一见的,也是郑晓龙和王平最想表达给观众的有烟火气的屠呦呦。
屠呦呦看起来柔弱文静,但却是一个大女子,青蒿素研制出来后,通过在小动物身上做实验,接着在大型动物上做实验,可是,要运用到临床上,必须要在人身上做实验,于是,她主动承担第一批试药志愿者。
在这种情况下,她的丈夫更是主动承担试药,就像他说的话:“我就是你的小白鼠。”什么是爱情,两人能够携手并肩仰望星空,还能够为对方承担家务,默默做对方的后盾,却不认为牺牲,更关键是,做对方的小白鼠。
他们没有天天说“我爱你。”但是,李廷钊每次临行前对妻子嘱托再三,知道妻子直脾气,虽然也会提醒妻子注意说话,但是,却理解妻子,为对方的事业而高兴,更有为对方做小白鼠的勇气与担当。
屠呦呦在其他试药志愿者服用3毫克的青蒿素的时候,自己却加大剂量,服用比别人多一倍的药量,这也让她的肝脏受到损伤。
虽然,他们自己服用青蒿素,证明青蒿素无毒,但在临床使用中,还是出问题了,屠呦呦他们又继续研究找出问题,直到实验完全成功。
在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几十年不懈努力下,青蒿素终于研制成功。就像屠呦呦说的,青蒿素是中医为世界献出的礼物。
而屠呦呦也因之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屠呦呦的杰出贡献被国家和人民认可,她获得共和国勋章。
而《功勋》中《屠呦呦的礼物》是艺术家们献给屠呦呦和她的家人,以及她的团队的礼物。饰演屠呦呦的周迅得到屠老的认可。
在六集篇幅中,我们不但看到周迅不俗的演技,更有于荣光、宋佳伦、张颂文、奚美娟、白志迪等人的精彩表演。
还有饰演屠呦呦女儿的两个小演员也很有灵气。
而只有一个或者两个镜头的李文玲,陈宝国也奉献精彩一瞬。
也难怪这个单元播放后,豆瓣评分上升到9.1.,我们为屠呦呦几十年如一日研究青蒿素感动,为她和李廷钊的夫妻情深感动,更为屠呦呦与父母和女儿的亲情感动,当然,也为支持和保护她的章建光,老徐等干部的高风亮节感动。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屠老的名字取于《诗经 小雅 鹿鸣》,而青蒿也在《诗经》中有它的身影。
青蒿,原本一株不起眼的植物,却被屠呦呦发现了它的价值,让它成为攻克疾病的利器,让中草药中有它独特的香气。
而青蒿与屠呦呦的个性也非常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