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功勳》中的《屠呦呦的禮物》鄭曉龍和王小平與周迅都是王炸

作者:如水蓮子
《功勳》中的《屠呦呦的禮物》鄭曉龍和王小平與周迅都是王炸

“青蒿素是人類征服瘧疾程序中的一小步,也是中國傳統醫藥獻給人類的一份禮物。”—屠呦呦

《功勳》中第七單元《屠呦呦的禮物》聚焦我國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的故事,在《功勳》的八個單元中,有兩個單元講述的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兩位女傑的故事,一是蔣欣飾演的申紀蘭,而另一個是周迅飾演的女科學家屠呦呦。

這個單元的導演正是這部電視劇的總導演鄭曉龍。編劇是鄭曉龍的夫人王小平女士,而主演是著名演員周迅。

有意思的是,鄭曉龍導演的《甄嬛傳》和《芈月傳》編劇都是他的夫人王小平,而《甄嬛傳》最初請周迅飾演女主角甄嬛,隻是因為周迅的檔期問題,兩人沒有能夠合作,不過,幾年後,鄭曉龍導演的《紅高粱》,兩人合作了,可是,《紅高粱》的編劇不是王小平女士。

而《功勳》中,《屠呦呦的禮物》中,王小平、鄭曉龍與周迅合作,讓屠呦呦的形象鮮活地出現在觀衆面前。

《功勳》的每個單元起名很有意思,比如《黃旭華的深潛》、《申紀蘭的提案》、《孫家棟的天路》、《屠呦呦的禮物》、《袁隆平的夢》都與他們從事的行業,他們的業績有關。

而《屠呦呦的禮物》這個劇名源于屠呦呦在諾貝爾醫學獎頒獎禮上的發言,屠呦呦說:“青蒿素是中國獻給世界人類的禮物。”

而發現這個禮物的人,正是屠呦呦。

《功勳》中的《屠呦呦的禮物》鄭曉龍和王小平與周迅都是王炸

故事從世界性疾病瘧疾在東南亞肆虐開始。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20世紀60年代,越南戰争陷入拉鋸,嚴重的瘧疾席卷戰區,在位于東南亞叢林的越南,小小蚊子傳播的疫情殺傷力遠勝于美軍炮彈。

越方心急如焚,親自寫信,向中方求助支援抗瘧藥物和良方。在這樣特殊的曆史背景下,全國多家科研機關、數百名科研人員集體協作、通力攻關,希望盡快找到抗瘧新藥。

雖然瘧疾爆發在東南亞叢林,但是,它卻威脅着全世界,而我國醫學界刻不容緩地接受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于是,我們的女主角出場了。

她一頭齊耳短發,戴着一副近視眼鏡,穿着白大褂,目不斜視地走過來,她直接就撞到一位身穿軍裝的男士身上,這個男士不是别人,正是他們的上司,革委會主任章建光,而她連對不起都沒有一個,如此驕傲自大讓另一個上司老徐很不滿意,如此傲氣大牌的女人,誰給她的底氣啊。

而他們沒有想到,這個傲氣的女人正是他們要請的醫學專家屠呦呦。

《功勳》中的《屠呦呦的禮物》鄭曉龍和王小平與周迅都是王炸

而屠呦呦與他們的第二次交鋒是在辦公室,章建光看她不肯坐下,以為她面對上司有些緊張,于是。讓她别緊張,結果她怼一句:“我不是緊張,就是不想坐。”

讓兩位上司一愣一愣的,章建光正在給她布置任務,屠呦呦打斷他的話,開始超強糾錯。還說自己是在補充上司的話。

這次見面,讓兩位上司對屠呦呦有了深刻的印象,而觀衆也對周迅的屠呦呦有了深刻印象,這是誰呀,是九兒還是如懿。

屠呦呦怎麼可能這樣呢?雖然屠老這樣搞技術的人不會圓滑,不懂人情世故,在今天的人看來就是情商很低,但也不至于這樣拽吧。

然而,屠老認可了周迅的屠呦呦。

我們看了也覺得真實,因為屠呦呦是近視眼,而且沉浸在醫學研究工作中,很難得與上司打交道,眼裡也沒有什麼人情世故,更不懂什麼政治。

撞到上司和撞到其他人差不多,而且,她很忙,事情多,對于禮節性的東西也不在意,對于上司,她既然無求于他們,也就用不着緊張。

《功勳》中的《屠呦呦的禮物》鄭曉龍和王小平與周迅都是王炸

她不坐,更是一種習慣,因為她的心思在實驗室中,隻想很快聽上司說完,然後繼續進實驗室忙碌。

而當她聽到有人在她面前的講話出現知識性錯誤,或者不完整,出于職業習慣,她必須超強糾錯,這是她作為醫學家的職業習慣。

是以,章建光也看中她這一點,覺得這個小個子女子是能夠擔大任的女子。

而老徐也是逐漸從屠呦呦的傲氣中,看出她内心對醫學事業的執着,是以,當屠呦呦因為研究青蒿素而錯過打飯時間,被食堂大廚刁難時候,立刻站出來,給屠呦呦解決吃飯事情。

《屠呦呦》立足于屠呦呦為人類尋找青蒿素這個抗擊瘧疾的線索上,而屠呦呦為什麼會聚焦青蒿素呢?

故事從屠呦呦的青蒿素情結講起。

而這個青蒿素情結源于童年時代的屠呦呦因為每個端午節采集艾草時候,對艾草和青蒿傻傻分不清楚,每次采艾草都把青蒿采回家。

《功勳》中的《屠呦呦的禮物》鄭曉龍和王小平與周迅都是王炸

而當她長大了,能夠厘清青蒿與艾草的時候,卻因為時代的特殊原因,人們雖然還能夠吃粽子,但卻不能過端午,因為端午是封資修。

也許,童年時代的屠呦呦,心中就有青蒿的翠綠。

而當她研究抗擊瘧疾的中藥的時候,青蒿就在他眼前搖曳,散發出獨特的藥香。

而青蒿的香氣并不是所有人能夠接受的,它很強烈,很沖,恰似屠呦呦的個性。當她在北京郊外荒草叢中發現青蒿時候,立刻心動了,她讓組員量了那株青蒿的高度,做了記錄,然後讓組員将整株青蒿連根采實驗室,分段進行處理,然後煎煮,分析。

他們這個叫“523”的科研小組每天到後勤領取大量的青蒿,讓後勤以為他們在喂驢。

屠呦呦土法上馬,用幾口大鹹菜缸子來科研,讓其他人以為他們要制作泡菜,或者喂豬。屠呦呦研究青蒿素的年代也正是政治運動最瘋狂的時代,而他們的課題組下馬了,她也被下派去搞她最不願意的工作。于是,她不得不陽奉陰違,繼續研究她的青蒿素。

屠呦呦就這樣契而不舍地為着給世界奉獻最珍貴的禮物,為天下受苦受難的病人解除病痛而努力工作。

《功勳》中的《屠呦呦的禮物》鄭曉龍和王小平與周迅都是王炸

在她身後,有一個強有力的後盾默默支援她,這就是張頌文飾演的李廷钊,屠呦呦的丈夫,屠呦呦一心撲在工作上,把家裡的一切都扔給丈夫,而李廷钊把屠呦呦寵成女兒,在她無微不至地照顧下,屠呦呦在生活中成為小迷糊。

比如,屠呦呦回家總會忘記帶鑰匙;丈夫在家到沒有什麼,可是,丈夫去了五七幹校,雖然走之前對她千叮咛萬囑咐,但是,她依然會忘記帶鑰匙,幸好鄰居家劉大娘中有備用鑰匙,每次她忘記帶鑰匙,劉大娘都會笑着給她開門。

說好的接孩子放學,卻因為工作被抛諸腦後。好容易在海南出差後回家接女兒,都是很晚了,女兒趴在她背上,說媽媽已經有182天沒有接她了。

這個細節讓觀衆淚奔。

因為忘我工作,疏遠了和父母之間的關系,讓父親一直耿耿于懷;父母在大姑姐陪伴下,千裡迢迢趕來帶着大外孫女見女兒一面,結果撲空了。父親怨氣發出了,算是白養這個女兒了,母親卻幫着女兒收拾淩亂的家,洗女兒留下的碗筷,心裡卻同情女兒過的日子太慘了。她好不容易有時間看望小女兒,卻買錯鞋、讓女兒穿着一順風的鞋子。

火車上,因為一對母女的話啟發她的科研,結果她糊塗地下車,火車開走了,她的行李也被帶走。

《功勳》中的《屠呦呦的禮物》鄭曉龍和王小平與周迅都是王炸

顯然,這樣的屠呦呦是觀衆難得一見的,也是鄭曉龍和王平最想表達給觀衆的有煙火氣的屠呦呦。

屠呦呦看起來柔弱文靜,但卻是一個大女子,青蒿素研制出來後,通過在小動物身上做實驗,接着在大型動物上做實驗,可是,要運用到臨床上,必須要在人身上做實驗,于是,她主動承擔第一批試藥志願者。

在這種情況下,她的丈夫更是主動承擔試藥,就像他說的話:“我就是你的小白鼠。”什麼是愛情,兩人能夠攜手并肩仰望星空,還能夠為對方承擔家務,默默做對方的後盾,卻不認為犧牲,更關鍵是,做對方的小白鼠。

他們沒有天天說“我愛你。”但是,李廷钊每次臨行前對妻子囑托再三,知道妻子直脾氣,雖然也會提醒妻子注意說話,但是,卻了解妻子,為對方的事業而高興,更有為對方做小白鼠的勇氣與擔當。

屠呦呦在其他試藥志願者服用3毫克的青蒿素的時候,自己卻加大劑量,服用比别人多一倍的藥量,這也讓她的肝髒受到損傷。

雖然,他們自己服用青蒿素,證明青蒿素無毒,但在臨床使用中,還是出問題了,屠呦呦他們又繼續研究找出問題,直到實驗完全成功。

《功勳》中的《屠呦呦的禮物》鄭曉龍和王小平與周迅都是王炸

在屠呦呦和她的團隊幾十年不懈努力下,青蒿素終于研制成功。就像屠呦呦說的,青蒿素是中醫為世界獻出的禮物。

而屠呦呦也因之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屠呦呦的傑出貢獻被國家和人民認可,她獲得共和國勳章。

而《功勳》中《屠呦呦的禮物》是藝術家們獻給屠呦呦和她的家人,以及她的團隊的禮物。飾演屠呦呦的周迅得到屠老的認可。

在六集篇幅中,我們不但看到周迅不俗的演技,更有于榮光、宋佳倫、張頌文、奚美娟、白志迪等人的精彩表演。

還有飾演屠呦呦女兒的兩個小演員也很有靈氣。

而隻有一個或者兩個鏡頭的李文玲,陳寶國也奉獻精彩一瞬。

也難怪這個單元播放後,豆瓣評分上升到9.1.,我們為屠呦呦幾十年如一日研究青蒿素感動,為她和李廷钊的夫妻情深感動,更為屠呦呦與父母和女兒的親情感動,當然,也為支援和保護她的章建光,老徐等幹部的高風亮節感動。

《功勳》中的《屠呦呦的禮物》鄭曉龍和王小平與周迅都是王炸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屠老的名字取于《詩經 小雅 鹿鳴》,而青蒿也在《詩經》中有它的身影。

青蒿,原本一株不起眼的植物,卻被屠呦呦發現了它的價值,讓它成為攻克疾病的利器,讓中草藥中有它獨特的香氣。

而青蒿與屠呦呦的個性也非常貼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