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用行动诠释南丁格尔精神

作者:南方日报

■王梓佩

“用人道挽救生命,用博爱点燃希望,用奉献守护健康”。9月2日,广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成守珍获颁第48届南丁格尔奖。这枚代表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的奖章,成守珍当之无愧。

成守珍是谁?在生死考验面前,她是白衣天使,也是开路先锋,永远冲在医护工作最前线。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成守珍三度请缨,带队奔赴武汉,与病毒展开生死较量。72小时内将普通病房改建为收满危重症患者的高级生命支持单元,61天共收治246名危重症患者,她和队员夜以继日,为生命争取时间。守在最危险的救治一线,把医护联合查房等经验带到武汉,她倾尽心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凭借经验与勇气成为团队中的“定海神针”,带队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零意外”的目标。她出征塞尔维亚40天,和专家组成员每天长途跋涉,指导当地抗疫,塞尔维亚成为欧洲重症率、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从抗击非典到迎战新冠,从昆明到汶川,从雪域高原到茫茫戈壁,她步履匆匆,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救死扶伤的身影。她说,“当有人需要我时,我职责所在,责无旁贷”,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在成守珍身上得到延续与发扬。

在日常工作中,她是技艺精湛的领路者,全身心投入护理事业发展建设。

“护理不是简单地执行医嘱、打针发药。”护士是最贴近患者的医务工作者,护士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医疗工作的效果。从业40多年来,成守珍不断以更高的专业标准自我要求,对护理技术精益求精。她组织同事对疑难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鼓励年轻护士发展为专业型护理人才。援鄂期间,有新冠肺炎患者急需气管插管,操作难度较大,感染风险极高。成守珍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隔着已经起雾的护目镜,手法娴熟地完成插管,使患者转危为安。行云流水的操作背后,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努力付出。“务谋患者之福利,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她一直记得诵读南丁格尔誓言时许下的承诺。

在患者眼里,她是温暖亲切的提灯人,帮人们恢复健康、重拾希望。

在病房中,人们总能看到成守珍的身影,听到她和患者问好,聊一聊家常。在她看来,患者心理与身体的疗愈同样值得关注。了解患者感受、鼓励患者勇敢战胜疾病、认真帮助患者完成进食翻身等基本需求……护理人员这些举动看似事小,但对病床上的患者来说,却可能是莫大的安慰。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照顾好每一位病人,是护理事业先驱南丁格尔立下的示范,也是成守珍始终坚持的工作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曾用十六个字评价医护人员的付出: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成守珍就是这样一位表率。用柔情的双手迎接生命的希望,用柔弱的臂膀擎起生命的坚强,用生命敬佑生命,用大爱呵护健康,成守珍用行动诠释南丁格尔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让我们向中国的南丁格尔致敬,向以成守珍为代表的广大医护人员致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