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经济学家郎咸平:中国保险和传销没什么区别,全都是骗人的01 为何出现02 迎来新面目03 弊端显露04 提出问题总结

作者:清竹雅韵

“保险的意义,只是今天做明日的准备,生时做死时的准备,父母做儿女的准备,如此而已。”

这句话阐明了保险的最基本意义:就是为未知的一切做好准备。

其实保险有着长久的历史,保险只不过是一个统称,其种类繁多,不同的保险针对不同的人群使用。它能够保存至今肯定有它的过人之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保险,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

经济学家郎咸平:中国保险和传销没什么区别,全都是骗人的01 为何出现02 迎来新面目03 弊端显露04 提出问题总结

有的赞同购买保险,认为这是一个保障。但有的人却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尤为突出的便是著名学者郎咸平提出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保险都是骗人的,和传销没什么区别。

这一观点出来后,引发了众人的热议,保险的话题再次出现在风口浪尖,那么,保险存在的真正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5">01 为何出现</h1>

不少人会好奇,保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非要深究的话,还要回到公元前2500年,当时,古巴比伦王国国王为了社会能够更好地运转,他规定,为居民服务的官员们办事后,需要收取一定的税款,由于当时发生火灾的情况较多,所以税款主要用于救灾的活动当中。

经济学家郎咸平:中国保险和传销没什么区别,全都是骗人的01 为何出现02 迎来新面目03 弊端显露04 提出问题总结

而古埃及的石匠当中,则组织了一个关于丧葬互相帮助的组织,每个会员都可以交会费给组织,若以后哪一位会员不幸离世,这笔费用便会成为安葬该成员的费用。

古罗马帝国时代也用了类似的方法,先收集资金,日后将士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以用来保障他们家属的日后生活。

随着这些先付费,后保障的活动越来越多,保险的模式也渐渐成形。到了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时代,为了保障商品交易,商品保险也应运而生,后来到了古罗马时代,商人更是有了帮助军人运输物品的习惯。

经济学家郎咸平:中国保险和传销没什么区别,全都是骗人的01 为何出现02 迎来新面目03 弊端显露04 提出问题总结

然而,海上的风险是无法预估的,商品最后落到军人手中可能会有破损等情况出现,为了能够减少损失,军人会要求商人支付一些费用,以此来保障军人的权益,这便形成了海上保险,而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保险的呢?

中国引入保险一词,主要来自《海国图志》,里面记载了关于西方商业保险的内容。后来,随着民营企业的大规模兴起,中国也成立了专属于自己的保险企业。

本来发展得还是很不错的,毕竟社会上有很多需要得到保障的地方,可遇到了战争,企业基本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经济学家郎咸平:中国保险和传销没什么区别,全都是骗人的01 为何出现02 迎来新面目03 弊端显露04 提出问题总结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7">02 迎来新面目</h1>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保险行业迎来了大改造。先是规范保险行业,尤其是充斥着官僚资本风气的保险机构,这些机构极大部分存在于上海,所以上海成了重点改造的城市,关于航海方面的保险大部分都恢复正常经验,其他类型的保险还有待恢复。

如果资金充足的条件下,或许会很快恢复中国的保险运作。然而,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受到局势影响,制定了很多关于保险的法律,规范该行业的行为。

新中国成立不久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便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属于国有的保险公司,为了能够扩大知名度,还和全国各地的银行合作。渐渐地,百姓们越来越了解保险,也愿意花时间去了解保险的相关知识。

经济学家郎咸平:中国保险和传销没什么区别,全都是骗人的01 为何出现02 迎来新面目03 弊端显露04 提出问题总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保险很自然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例如学生险,医疗险等,这些保险在日常中都会被人们提及到。这些现象都证明保险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毕竟保险在发生一些不理想的事故过后真的会起到补偿的作用。

可每个行业在它发展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弊端的存在,保险行业也无法幸免。像郎咸平先生,他公开表明,中国的保险是骗人的,到底他为何如此有底气说出这番结论呢?其实这并不是空穴来风,他列举了自己所研究的结论,顿时让那些高喊支持保险的人陷入了沉思。

经济学家郎咸平:中国保险和传销没什么区别,全都是骗人的01 为何出现02 迎来新面目03 弊端显露04 提出问题总结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9">03 弊端显露</h1>

一家公司能够发展起来,他的资金链肯定是要雄厚的。因为他需要雇员工做事,需要给员工发工资,尤其是这个行业发展得越来越成熟,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只有更多的人愿意去购买,保险公司才能够生存下去。

于是就衍生了这样一种状况:夸大保险的作用。归根结底,人们为何会愿意自掏腰包去购买保险呢?因为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先到来,万一哪天遇到意外,一个家庭很可能随时都会失去经济来源。

如果这家人提前购买了保险,保险会对这个意外进行资金的补偿,这笔资金可以帮助这家人度过这段日子,不至于一下子就陷入困难当中。因此,顾客购买的时候,会忽略很多保险的其他注意事项,只关注利益方面的补偿。

经济学家郎咸平:中国保险和传销没什么区别,全都是骗人的01 为何出现02 迎来新面目03 弊端显露04 提出问题总结

最后找保险公司理论的时候,大多数都会给出这样一个答复:该保险人员涉及诈骗行为,已被公司辞退。如果这个公司只是一个工作人员出现这样的状况,或许真的就是这个人员有问题,但如果是大批量出现这样的状况,很明显就是公司的问题。

还有一种现象——为了冲销售量,部分保险销售人员就会从自己身边人下手,家人、朋友等成了他们销售的对象。如此一来,家人、朋友都成为了受害的对象,和上述的情况一样,基本上买了保险就没有后续,没有什么回报。

还有一些更加狠的个例,那就是自己掏腰包买保险。因为只有数量达标,他们才能够拿到相对应的奖金,但这样的做法往往会功亏一篑。持续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死胡同,走不出来了。

经济学家郎咸平:中国保险和传销没什么区别,全都是骗人的01 为何出现02 迎来新面目03 弊端显露04 提出问题总结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1">04 提出问题</h1>

而郎咸平学者把这样的状况与传销行为相挂钩,认为这样卖保险和搞传销没有什么区别。传销的实质便是,钱出了但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相当于把钱扔进了大海一样,虽说这个比喻有些夸张了,但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

问题的提出不过是想要得到解决,由于这样的问题越来越盛行,对保险行业自身的发展也不理想,因此,该说法出现之后,存在这些错误的保险公司相对于做了改善,不再避重就轻,光是说一些浮夸的得益,还会详细说明什么样的状况之下,才能得到这些补偿费用。

足以看出,郎咸平并非普通之人,他说话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力!这些观点是他在一个财经节目提出的,这个节目主要是把经济平民化,用百姓可以接受的话语解说出来,让大家对财经有一个认知。

经济学家郎咸平:中国保险和传销没什么区别,全都是骗人的01 为何出现02 迎来新面目03 弊端显露04 提出问题总结

1978年,他完成了在台湾东海大学的学业,毕业后,前往美国继续修读自己的经济学专业,凭借他自己独有的天赋,短短两年半的时间便夺下了硕士和博士两个学位。

他担任过许多国际大学的讲师,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也位列其中。回国后的他十分关注中国的经济状况,被邀请到很多经济节目上解说经济,在此期间,他凭借自己解说经济的才艺,让很多人对经济提高了警惕之心。

尤其是个案的分析,他手到擒来,于是便有了他痛斥保险骗人的结论。除了提出保险和传销极为相似的观点之外,他还说出了另外一些保险行业的弊端,用以警示人们和保险公司。

经济学家郎咸平:中国保险和传销没什么区别,全都是骗人的01 为何出现02 迎来新面目03 弊端显露04 提出问题总结

保险的数据过于保密,不是公开透明,最容易看出的一点是,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投保人所提供的身份证,从而查到很多相关的身份信息。这些信息用来评判该人是否适合购买保险,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就侵犯了人们的隐私权。

对此,保险公司会说,如果顾客存在着隐瞒,保险公司不调查清楚的话,到后来被骗的将会是保险公司,只有掌握清楚信息,才能够更好地服务顾客。

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看来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够解除这些忧患的存在。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3">总结</h1>

过去,人们并不是没有发现这些问题的存在,只不过他们的力量比较渺小。只有像郎咸平只有极具影响力的学者讲话,才能敲响人们的警钟,我们应该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但同时也要有辨别的双眼,病急乱投医可不是一种正确的做法。

经济学家郎咸平:中国保险和传销没什么区别,全都是骗人的01 为何出现02 迎来新面目03 弊端显露04 提出问题总结

因此,在购买保险的时候,要多看看合同,多了解保险的条例,能避免很多问题的发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