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半文半痞的郭德纲,《过得刚好》读后感

人生在世就是让人笑笑,偶尔也笑话笑话别人。

郭德纲《过得刚好》

初看《过得刚好》前几页,我被郭德纲这些个短句子所吸引,和说相声一样的腔调,咬文嚼字,文言典故,幽默与自嘲。

他在自序中,最后一句说:“如果,这本书您没看懂。那么,再买一本。”

从文法上看,倒是一个转折好写法,从语言上来讲,也显得风趣幽默。但按照传统惯例,一般会用“请多多海涵”、“鄙人才疏学浅,难免... ...望您雅正”,等等自谦的语句。而不是“那么,再买一本。”的转折,给人浮夸的错觉,不明就里、寻章摘句的人看了,或许会生出几句暗骂。

书中讲,郭德纲不断受到来自曲艺界和相声界的排挤和打压,甚至有人不停的推算,并预告他何年何月会突然做不下去了。

结果,他一路走来,风雨飘摇中,辗转腾挪20多年,从小茶馆到德云社,他在北京城立稳了脚跟,在世界各地宣传了中国相声。

半文半痞的郭德纲,《过得刚好》读后感

图片为:德云社在新西兰的表演馆场景

或许正是因为他力排众议独出心裁,有了新思想,才没有循规蹈矩,没有按照传统的惯有的旧套路出牌,终究有了今日之成就,方见人生之 “花团锦簇”。

《过得刚好》前半部分讲自己的人生经历,后半部分,有点拾遗补缺的味道。选取了微博和个人过往生活记录中的小片段,有个人工作感慨,也有日常生活记录,还有吟诗作文附庸风雅的兴致。虽然出版商把这本书介绍为自传,但实际上,却是过往文章的摘录和集结。

郭德纲1973年出生天津,父亲是警察,母亲是老师。他打小就泡剧场和茶馆,对舞台没有恐惧感。唯一的爱好是相声,“不会喝酒,不会抽烟,不会打扑克,不会跳舞”。他把相声当成自己的命,寸土不让,分毫必争。他讲,不说相声那就等于没了活路,好比鱼儿离开了水。

愿好许,事难办。要想在某个行当取得成功,都会经历非常人可以忍受的磨难。

郭德纲也不例外,最艰难的时候,面条煮糊糊放大葱,每天热了吃。不过还有比这更苦的,他书中没有讲,这里也就不提了。他三下北京,1995年往后才慢慢扎下根。总结过往,他用了一个“熬”字。

中国有句俗话,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同样一个“熬”字,会有多种写法,比如煎熬,熬炼,还有熬过来,熬过去的说法。一直在煎熬中的人,容易放弃;一直在熬炼中的人,慢慢就熬过来了,被锻炼出来。百炼成钢,终成正果。

半文半痞的郭德纲,《过得刚好》读后感

图片为:德云社在湖南省长沙站表演的舞台场景

没看《过得刚好》之前,我对郭德纲的印象是:一个精明强悍的文人书生,却有着满脸正经的痞子气,他是肚子里有货,脑子里有事的人。不论是坐还是站,四平八稳。但见他眼观四方耳听八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与人交谈时,伶牙俐齿,嬉笑怒骂,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句会讲什么。

看过之后,对他的文化学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说:“我家的书房比剧场还大,你说得出来的书,我能立刻从书房拿出来给你看。”可见藏书之多,自己读的书,定然也是不少的。

前两年,我曾经追过郭德纲在爱奇艺的单口相声《坑王驾到》节目,喜欢他讲故事的风格,更佩服他熟知历史典故的本领。现在看了《过得刚好》,方明白他是一个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的人。腹中无墨,何来好段子?

半文半痞的郭德纲,《过得刚好》读后感

图片为:穿风琴褶白衬衣的郭德纲

至于他的痞气,我倒认为,这是与生俱来的。至少是自打小时候时常混迹剧场就有了的习性,又或者在同行不停的围攻中,练就痞的本领。他在书中,不间断地提起同行间的龌龊之事,就彰显了他个人的戾气与不满。

更令人愤怒的是百分之八十的阻挠来自相声界内部,自己人打来的黑枪除了剧痛之外,更多的是寒心…

还有一句:"艺人的嘴,澡堂的水。"

这让我想起胡师兄的话:“男人要成事,一要文人气,二要痞气味道,缺一不可。”而郭德纲,是二者皆有,文人气尚未满,而痞气则外露,正在收敛。郭德纲说,之前有外界传言他像个黑社会,那是有人在故意误导,让不知情的人误以为是。

而说到郭德纲的俗和雅,就不难理解了。能把相声说好,还能说的几十年都红火,那一定是把握好了俗和雅的火候,拿捏得恰到妙处。你若文绉绉的,高高的端着,估计也没有多少观众听的明白;你若入乡随俗,没有了底线,估计也就会被有关部门请去喝茶。

就连早期在乡下唱二人转的赵本山都喊冤,说大家不懂民间艺术,误解了农村里的那些唱词。其实,在农村里能逗乐乡亲们的那些句子,无下限是流氓,有节制是艳词,谁不明白呢?

对于郭德纲来说,他自然是明白的,而且比赵本山还明白。他在雅俗之间,荡起优美的曲线,一张一合,一迎一送,方寸之间,尽在掌握。

他在书中文章,以反讽的口吻调侃别人攻击他的相声有三俗的嫌疑,是这样说的:

你们要提升品位,要高雅。记住了,天网恢恢,肥而不腻。对演员来说应该要自重啊,我就知道有个演员一点儿都不自重,最后终于吊儿郎当入狱,这个演员叫吊儿。走在街上,迎面来的人都让我觉着睁不开眼。有的人穿着背心短裤就上街,是人吗?还有的人穿着睡衣睡裤就出来了,不自重啊。还有到游泳池你看看,还都穿个游泳衣,要脸吗?露着胳膊,露着大腿、太三俗了。现在泳衣也做得很不好,过去那个泳衣,扒开泳衣才能看见屁股,现在的泳衣扒开屁股才能看见泳衣。

他还说:

现在很多人喜欢看黄片,喜欢看苍井空、饭岛爱、小泽玛利亚、武藤兰、波多野结衣、麻仓优、吉泽明步、西野翔、小泽圆等等。我是批判性地看,我要看看他们到底要堕落到什么地步,我熬点儿夜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反三俗”

当一个人,能够以这种自嘲自省的态度,去反讽他人时,实际上他已经在掌控全局了,稳稳地去引导有利于自己的言论。

半文半痞的郭德纲,《过得刚好》读后感

图片为:郭德纲和师父侯耀文

另外,书中也讲述了郭德纲与师傅侯耀文、前辈张文顺,郭德纲和搭档于谦,郭德纲和徒弟岳云鹏的故事。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重情重义有担当的男人。

我在写本文之前,想到豆瓣去查看有没有相关的评论,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大多对这本书持批判的意见,甚至有许多账号留言建议大家不要买, 不要读。

这倒让我有了尽快写一篇读后感的文章来。

什么样的人适合读《过得刚好》呢?纲丝粉,有点年纪的,有挫折经历的,想了解郭德纲的。

最后,我想借用书中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也正好借此诠释和总结郭德纲为什么能把相声说好,还说得这么红火,这么有希望。

《茶馆》里有这么一句话:我爱大清国,我怕它完了。我同样用这句话:我爱相声,我怕它完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