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独行侠如何才能不浪费东契奇的红利?

从东契奇证明了“NBA比欧洲篮球更好打”那一刻开始,独行侠就确定拥有了一个光明的未来,今年夏天他们跟东契奇完成了提前续约,又把这个光明的未来延长了很多年。独行侠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很直观的事实——T0级的开发进攻核心会如何带飞一支球队。19-20赛季,独行侠进攻效率历史第1,这是二年级东契奇所处的位置,身边是尚没能完全摆脱伤病烦恼的波尔津吉斯,周围环绕了最优质的的射手与副攻手团队,背后是老道的卡莱尔和坚定的库班。

独行侠如何才能不浪费东契奇的红利?

从一年前,独行侠遗憾败北的系列赛出发,你所能憧憬的未来除了用“光明”形容,再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几个月前,独行侠对决快船的成绩单又提升了分数。如果每一个历史级巨星的成长道路上都会有一支“活塞”或者“凯尔特人”,那么快船作为东契奇称霸路上的道标石,亦可留下精彩的篇章。

可惜的是,还没等快船这个拦路虎领到一个够分量的头衔,卡莱尔已经告别了达拉斯。东契奇和独行侠的称霸之路并不顺畅。如果我们简单粗暴一些去总结20-21赛季,独行侠没能实现突破的理由,可以尽量往波尔津吉斯身上推——不管是那轮系列赛,还是常规赛,波神都成问题:

7场季后赛,波神17次背打得14分,无法惩罚快船小个换防,作为二当家回合占有率15.7%,戏份之低堪比单功能3D射手;

常规赛,波尔津吉斯防守崩盘,把提升的得分效率带来的收益赔了回去。我们可以赞叹大伤前的波神拥有与身高不相符的机动性,能护筐又不笨重,非常现代化。我们在19-20赛季可以说,波神作为大中锋固然不能面面俱到,还有偏瘦的弱点,好歹护筐依然是强项。但到了20-21赛季,我们就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波神的防守了。

独行侠如何才能不浪费东契奇的红利?

客观地说,波神只是独行诸多问题中的一个,如果独行侠能把其他方面做得好一些,他们也就在“波神不确定”上有了更高的容错率。但我们把他拎出来单讲,也的确是因为他不给力是独行侠的核心矛盾:

波神依然是独行侠薪资最高的球员,从现在开始三年分别拿3160万、3380万和3600万,独行侠在获得他时放弃了2个首轮签,同时,他也是独行侠目前阵容里,东契奇之外唯一有潜力打出25%+高回合占有率的球员。

从薪资到独行侠获得他的代价,再到球队定位,波神都是毫无疑问的球队二当家,而当今联盟的一个特点是,几个T0级球星固然也不是完人,但只要围绕他们建队合适,他们都能实现或者展示出争夺总冠军的能力,在我们讨论他们身边的团队时候合适时,问题往往就先出在二当家身上——各位想想,哪个二当家不挨骂?

开拓者有CJ;西蒙斯就不用谈了;雄鹿夺冠不影响米德尔顿的神鬼莫测;戈贝尔是常规赛大当家季后赛二当家,季后赛还真就不给力了;乔治今年逆转口碑,有一半功劳还得归功于后面升格大当家。

仿佛魔咒一般 ,二当家成了谁都hold不住的角色。

当然,每支球队每个球星的状况不一样,有人受困于伤病,有人受制于权限,不能100%发挥出水平。但更多的情况却是这样的——除非是巨头型球队,不然二当家是个天然溢价的角色,因为巨头级别的球星总是有限的,如果你不想组单核球队,就只能再弄一个“好又不够好”的球星,他们往往配不上3000万级别的大合同,可你不给自然有人给。

于是,二当家就只能溢价,溢价的结果,也自然是挨骂。

波神是那些溢价挨喷的二当家中的一员,也可能是他们之中问题最大的一个,除了能力不够之外,他还有严重的出勤问题,这又降低了一些性价比。如果不是小哈达威意外的交出了高水平,那么独行侠当初豪赌波神那笔交易,很可能就成了他们葬送东契奇新秀红利的一步臭棋。

独行侠如何才能不浪费东契奇的红利?

事实上,波神的表现不佳,对独行侠的影响并不局限于赛场、薪资和选秀权,关键是,这让他们当初选择的建队时间线显得操之过急。把时间拉回到2019年,当独行侠意识到东契奇绝对是个狠人的时候,他们有两种建队策略可以选择:

第一种,保守建队,继续摆烂积累天赋;

第二种,追求球星,抓紧享用东契奇的合同红利。

独行侠选择了第二种,从当时的期待看,也是把波神看做了球队的另一巨头,那么双核建队对于配角团队的要求就可以适当放宽,因为两个球星基本能把进攻开发这个核心问题搞定,独行侠的双核又是一内一外,只需要围绕两人填充3D工兵和射手,一套不错的阵容框架就能搭起来——别忘了,在东契奇到来之前,独行侠的阵容底子就还行。

波神没能达到预期,就让他们当初的选择显得步子迈得有点大了。今年季后赛,东契奇明显呈现出上半场无人能阻,下半场体能不支,他39.1%的回合占有率,49.3%的助攻率都是季后赛联盟最高,配合着40.1分钟的出场时间,这种透支式使用无疑没法保持续航。可独行侠没有办法,除了东契奇,他们没有稳定凿开快船防线的手段,小哈达威的一锤子买卖纯粹看脸,布朗森中低端局可以当个小号东契奇,高端局无法持续破防。

独行侠如何才能不浪费东契奇的红利?

为什么说季后赛是巨星的舞台?

因为季后赛防守强度下,平时好使的开发进攻球员,到了这种场合下就不见得能发挥出来——快船没有路威让你找了——看看跟独行侠同样打快船的爵士,平时没有米切尔也能靠他们多副攻手的优势,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把分砍了,可遇上高强度换防局,他们也只能指望米球王的一己之力。

季后赛,总有那么1~2轮,你必须把目光投向那些拿着3000万以上合同的狠人。东契奇之后,这个任务自然落在波神身上,他不行,那你就不能批评其他人也不行。

季后赛高端局,开发进攻吃天赋。天赋也只能靠培养高潜力新秀或者从市场上追求巨星获得。独行侠没有足够的原始积累,他们当初就是按双核开启的建队路线,只要一核不灵,自然是瘸腿走路。

当然,回到独行侠当时的状况,你又很难不按下加速按钮。他们在摆烂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很难输,不得不靠拙劣的演技在比赛最后时刻强项送分。球队替补席厚度极佳,老将和球队从各种渠道挖潜获得的即战力,让他们从球队第6或者第7人往后,都是联盟最有竞争力的资源。再配合卡莱尔的执教和成熟的东契奇,这支球队想跨越式前进,能讲出一定的道理。

不说俩王,你有俩2带34567一套顺子,你也自信——手牌顺溜,只需要一次机会就能起飞。

可2+10+34567呢?

这10你顺不出去,34567又说不上话,靠个2打天下——说小王也可以——哪哪都别扭。

这就是独行侠的现状,他们顶层有巨星,中低层还有一套顺子手牌,可在这之间却没有面值够大的单牌,波神没能跟东契奇打出双王哪怕双2的效果,让独行侠感受到省下的时间都变成了伤害。

独行侠如何才能不浪费东契奇的红利?

我们把独行侠其余球员拎出来看,基本都是这个情况:

小哈达威。独行侠跟他签了一份4年7500万的合同,而且是递减合同,按市场价来说,独行侠没签贵。可如果你球队第二高薪的球员在季后赛当主攻手费劲,第三高薪的球员亦不是这个球路,那么就需要其他惊喜才能弥补这个遗憾;

鲍威尔。他在上赛季后半程逐渐回暖,在独行侠内线里综合实力仅次于波神,有终结,防守尚可,但既不能取代波神的护筐位,也不能贡献空间保持独行侠的5-out特色。他拿1100万还是不便宜。作为潜在的交易筹码配平倒是可以;

雷吉·布洛克。优质射手,上赛季投出了41%的三分命中率,作为一线防守者可能比小哈达威好一些,但他的回合占有率只有14%,没有开发能力,季后赛肉眼可见的无法惩罚特雷·杨,而他一年拿950万是独行侠的第五高薪——季后赛波神、小哈达威、鲍威尔、布洛克,都是典型的功能性球员,他们是东契奇之外,独行侠拿着最多钱的球员。

再往后面,克勒贝尔、考利·斯坦、马扬,分别提供空间、高机动性的挡拆防守和核弹式终结,是三个非常好的功能性内线。芬尼·史密斯是3D前锋,斯特林·布朗是3D侧翼 ,布朗森和伯克的主攻表现在防守高端局未必可靠,后者过几天还在不在独行侠都是问题。

独行侠的配角群有希望比过去更加攻防均衡一些,但本质没有改变。回想他们在崛起之前少篮板,现在也少快攻的数据单,就能看出这支球队跟那些天赋溢出型球队的巨大差别(也有执教风格的影响)。他们手里的几个年轻人,彩票尼利基纳有当没有,约什·格林、小特里、摩西·布朗看起来都有机会成长为不错的拼图型球员,但往核心向发展都不现实,依然很难突破独行侠“组顺子可以,拼单牌不够大”的局面。

凭借东契奇高超的球技和快速的成熟,配合着一票极具特色的中低顺位轮换,独行侠来到了季后赛中段班,连续两个赛季跟争冠热门快船打出了悬念,非常了不起。

独行侠如何才能不浪费东契奇的红利?

可如果把他们看做一支志在争夺总冠军的球队,你可以说,他们的建队缺少了关键的一步,也就是组建一套实力过硬的核心班底,相比第一球星一枝独秀的19年猛龙和21年雄鹿(一王+10JQKA),他们差在了核心轮换的实力。也可以说,他们在第二球星引入上完全失败,相比双王的20年湖人,他们另一核心一言难尽。

这最后一口气不管差在哪,现实都落在了波神身上——不管最后选哪一条路,要么靠波神爆发,要么也得靠交易他获得的成果。

跟这个联盟里的很多球队一样,掌握命运的关键人物,其实就是他们天天骂的那个二当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