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招华:从模范警察到“世纪毒枭”,天资聪颖,为何走上不归路?

2006年,一名记者在通过了警方的层层安检以后终于进入了监狱内部。见到了自己今天将要采访的主人公。只见他穿着一身橙色的囚服,坐在记者的对面接受问话。一副肥头大耳的“福相”很难让人相信,记者面前坐着的这个人就是传说中的中国第一毒枭。

面对记者的镜头这个肥胖的中年男人倒是显得十分平静,因为他已经是上过几回电视的“模范人物”了。当摄像师刚刚开始录制采访,他就用非常平淡的语气说出来一句震惊全中国的话:当年英国人可以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我觉得现在我也可以用冰毒打开美国的大门。那么,这个中年男人到底是谁?面对记者的镜头,他为何会这样说?像他这样的毒犯又为何在过去会被宣传为“模范人物”呢?

刘招华:从模范警察到“世纪毒枭”,天资聪颖,为何走上不归路?

这个肥胖的中年男人叫刘招华。他被称为中国第一大毒枭。众所周知,因为我国在近代以来饱受毒品的侵害。所以,我国的禁毒力度相当大。刘招华之所以会被宣传为“模范”可不是因为他对美国贩毒。这一切都得从刘招华年轻时候的经历开始说起。

1965年,刘招华出生于中国福建省福安市。与许多恶贯满盈的罪犯不同,刘招华从小就表现出了极强的天赋。很多在别人看来一头雾水的题目,他却能够轻轻松松地解开。但是,除了接受过最基础的识字和算数教育,刘招华从小就没有接受过太多正规的教育。这也让他对知识充满了渴望。

刘招华:从模范警察到“世纪毒枭”,天资聪颖,为何走上不归路?

按照这个剧本发展下去,其实刘招华在改革开放初期考一个大学,逆袭改变人生是完完全全有可能的。可是他偏偏就走上了一条邪路。

1989年,从部队转业回家的刘招华又在中专技校里上了几年学,最后被分配到了福安市人民法院当一名司法警察。在这里,刘招华还被单位评为了“先进工作者”,荣立了“个人三等功”。

但是,即便是这样。刘招华的生活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清闲,每天闲得没事干的他开始研究起了化学。这时候,刘招华异于常人的学习天赋就展现了出来。他自学成才,很快掌握了许多化学合成物的制作方法。而他这么一研究,也为他自己的未来打开了“罪恶之门”。

刘招华:从模范警察到“世纪毒枭”,天资聪颖,为何走上不归路?

很快,在平时无数次的实验当中刘招华发现:如今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毒品“冰毒”。而这种毒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甲基安非他命。市场上很多的冰毒纯度其实都不是很高。大约只有10%~20%。但是他却通过自己的实验找到了一直办法可以制作出纯度高达99%的冰毒。

刘招华想到的这个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其使用的原材料甚至就是我们在中学生的化学课本上都能看见的普通化学原料——麻黄素。

刘招华:从模范警察到“世纪毒枭”,天资聪颖,为何走上不归路?

为了验证自己的这个方法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厉害”刘招华还亲自跑到西安找到了当地大学里的一名化学系的退休老教授,让他帮忙看看自己的“成品”。面对老教授的质疑声,刘招华只是笑了笑称:我是法警嘛,我研究这些东西当然也是为了打击毒品犯罪嘛。就这样,他不费吹灰之力地获得了老教授的“专业鉴定”。事后为了表示感谢,他还专门给这位老教授送去了两万块钱。

有了一门看家本领在手的刘招华看见现如今外面满地都是房地产商人和工厂老板,自己也干脆辞掉了法警的职务,跑到福安市的一个小镇子里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制毒工厂”。靠着这个工厂,刘招华生产出了30千克纯度超高的冰毒。并且很快将这批毒品偷偷地卖往了美国。有意思的是,刘招华反复对自己的手下吩咐说:“我们生产的毒品,只能卖给外国人,不能卖给中国人。”

刘招华:从模范警察到“世纪毒枭”,天资聪颖,为何走上不归路?

很多人都以为他这是出于中国人的民族情怀。其实,这仅仅是因为,中国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太大了。如果刘招华他们往国内贩毒,用不了几个月他就会被中国警方抓起来审判了。而大洋彼岸的美国虽然表面上打着“反对毒品”的旗号,但是,美国国内关于要求政府将毒品“合法化”的声音从来没停过。不光如此,有资料显示美国中央情报局甚至都有高层人员间接参与了贩毒行动。这属于是最高级别的“监守自盗”了。

不过,虽然刘招华没往国内卖毒品,中国警方还是迅速根据线索找到了刘招华在福建的制毒工厂,并且一举捣毁了他的制毒窝点。不过,刘招华自己也是做过多年法警的人,他非常清楚警察的调查手段,具有很高的反侦察意识。因此,在警方还没有抓到他的时候,他就已经跑路到海南去了。

刘招华:从模范警察到“世纪毒枭”,天资聪颖,为何走上不归路?

在海南三亚,刘招华继续遥控远程指挥着自己的贩毒团伙。1998年,刘招华又在宁夏建立了一个制毒工厂。并且,他和另一个大毒枭陈炳锡商量着先在宁夏生产冰毒,再通过广州的港口将毒品运出去。

但是,他们还没干几个月又被中国警方给侦查到了。缉毒警察顺着已经被抓获的毒犯顺藤摸瓜很快就挖出了刘招华本人的线索。这下刘招华可算是急坏了。1999年,刘招华在朋友的帮助下跑到了广州,然后他在这里化名为“李森青”。随后,他又辗转到了广西的南宁和桂林等等多地。在这里他办起了“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当时,他瞅准了国家推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口气在当地种植了大量的红豆杉,成了模范企业家。

刘招华:从模范警察到“世纪毒枭”,天资聪颖,为何走上不归路?

不仅如此,刘招华平时在生活中也丝毫没有流露出毒犯的凶狠。他甚至还在街上当街制服了三名小偷。因此,他还登上了《桂林晚报》和当地电视新闻成为了当时的好人模范。

不光如此,之前刘招华跑到过山东青岛在当地改名换姓又做起了彩票生意。刘招华为了表示自己的实力,他一口气买下了十几台彩票机。因为他的彩票站中奖率高、玩法新颖装修还十分不错。刘招华还上过山东卫视,向大家分享自己的“致富小窍门”。

刘招华:从模范警察到“世纪毒枭”,天资聪颖,为何走上不归路?

刘招华以李森青的名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树木培育项目,他用贩毒赚来的钱多次资助了高校的相关研究项目被认为是“热心企业家”。不过纸里终究还是包不住火的。

2004年,公安部通过中央电视台发布了悬赏公告,以20万元的高价悬赏关于刘招华的线索。此时,刘招华的处境也变得微妙起来。不过他还是常常以“李森青”的名义和朋友们一起出去吃饭,席间当他看到自己的悬赏公告时还会笑着问朋友:“你看看我和电视里的那个人,长得像吗?”

朋友完全没有想到面前的人就是刘招华,他大手一挥回答道:“怎么可能?你别开玩笑了,李总!”

刘招华:从模范警察到“世纪毒枭”,天资聪颖,为何走上不归路?

而在这一段时间里,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大毒枭墨西哥人古兹曼也派人来到中国。他们希望找到刘招华“拜师学艺”,想要从刘招华手上学到他制作冰毒的本领。但是,古兹曼的人只是找到了刘招华大老婆的老家湖南邵阳。

在这里他们并没有见到刘招华本人,刘招华的大老婆对于制度方法一无所知。不过,墨西哥的毒犯也不是一无所获。古兹曼的手下只给他带回去了一瓶中国的老干妈。古兹曼一高兴大大地犒赏了他的这个手下,还在墨西哥出了一款墨西哥本土的“山寨老干妈”。

刘招华:从模范警察到“世纪毒枭”,天资聪颖,为何走上不归路?

墨西哥山寨老干妈

2005年,此时公安部已经加大了搜捕力度。警方得到情报此时的刘招华就藏在广州市的一个酒店内。这一回,刘招华也是刚刚准备逃跑。刘招华刚刚跑出酒店,发现自己的制毒工具忘在酒店的房间里了。于是,他又折返回去,恰好碰到了前来抓捕他的警察。双方在电梯里相遇了。刘招华看着警方按下了八楼的按钮,他自己非常淡定地按了一个七楼,随后,从消防通道跑路了。

刘招华:从模范警察到“世纪毒枭”,天资聪颖,为何走上不归路?

刘招华知道,这一回自己大概率是插翅难飞了。于是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了福建老家,他希望自己能在逃出国以前到父母的坟前看一眼。不过,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福建警方闻风而动,赶到刘招华在海边的别墅将他抓获。至此,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毒王”刘招华的犯罪生涯彻底结束了。

被抓以后,刘招华钻了法律的空子,他对法官说:“我研制的只是甲基安非他命的中间体,并不属于毒品。”结果,法官也不听他狡辩,直接给他判了一个死刑。随后,刘招华又提起上诉,不过没有改判成功。

刘招华:从模范警察到“世纪毒枭”,天资聪颖,为何走上不归路?

2009年9月15日,刘招华在广州被执行了注射死刑。在他临死之前他选择了一首《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题曲作为背景音乐。最后,他也在这充满童真的音乐中结束了自己罪恶和生命。

刘招华虽然表面上看上去一副憨厚老实的样子,但是他的犯罪事实清楚无疑。他的毒品也给全人类的禁毒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他的罪行可以称得上是十恶不赦。至于他自己的那句所谓的“爱国言论”在今天看来也不过是他的一种自我讽刺罢了。在这里,我们还是要提醒大家:远离毒品,珍爱生命!